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小学期热”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多所高校尝试
发布时间:2010-04-3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09年8月30

暑假期间,已举办6年的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增加了两个新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和中学生暑期学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也开始了实行小学期的新尝试;从9月起,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也将全面推行以增加“小学期”为主要内容的学期制度改革。北大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评价说,新一轮“小学期热”已成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一个自发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新的学期制度改革,核心是将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制,改为春、秋和暑期的“三学期制”。这一改革始于2004年北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尝试,在2005年前后曾被许多学校效仿,形成第一次“小学期热”。

“小学期”的实施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的变化,而是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的改变。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告诉记者,该校推行“三学期制”总的方针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参照,全面修订本科生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着力推进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按各大学科门类、分校区逐步推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方案;设立专项资金,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夏季学期开设系列开放性课程和学术讲座,并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换生的培养规模;加大对实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机制保障,建立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合作与联动的机制等。

“小学期”的推行,必然要缩短原有学期的学时,这为各高校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北大的做法是,将原来的1学分对应17学时课堂讲授,改为1学分对应1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卢晓东告诉记者,课堂教学时间的长短,其实与本科教学质量并不成正比。学生结构化学习过多必然导致非结构化学习时间少,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另外,这一改革也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科研,有利于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到课堂上。

“小学期”的另一“重头戏”,是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平台。以“三学期制”高校为例,如果将“小学期”与暑期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近12周的教学时段,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据卢晓东介绍,北大暑期学校以教学为主,主要是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每年本校大概有2000人至3000人选择在校学习。其他的学生,可以参加院系组织的实践教学环节学习,参加校团委组织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

“小学期”所安排的课程,既有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的选修课程,也安排一些必修课,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相关高校同一类课程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北大每年都要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教授,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暑期学校讲课。同时,每年大概有近500名外校学生参加北大的暑期学校学习。“无论对北大还是其他高校,这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卢晓东认为,如何进一步发挥暑期学校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相关高校在学分互认、学期安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