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笔谈)
发布时间:2022-11-08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第10期

编者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也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研究生教育应如何调整发展方向,改革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国家各项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和长远需求?面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的现实,研究生教育研究应如何提高理论水平,聚焦研究问题,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此,我们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围绕“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进行了笔谈。现将部分笔谈文字整理发表,供广大读者共同思考和研究。

一、赵沁平:关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认识

作者: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我从事研究生教育三十余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计算机学科博士72名,硕士百余名。把每一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都培养成为所属学科领域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是我始终探索追求的育人实践。同时,由于多年参与教育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因此,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常思考一个重要的质量相关问题,即:研究生教育理念、原则相对于一般性教育理念、原则所应当具有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我对此问题逐渐形成了若干心得和认识,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来,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同事们对研究生教育理念、原则和规律的持续深入研究,广泛讨论,以期逐步形成共识。文中所涉及我国古圣先贤们对教育理念、原则的论述均参考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规律读本——育人三十六则》。

教育作为面向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必然与人的成长规律和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密切相关,有许多应当遵从的理念和原则,亦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级,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是:均已成人,都受过本科教育,大多博士研究生已获得硕士学位,是未来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或领军人才。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理念、原则必须显著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

一、依材选育VS有教无类

“性相近,习相远”,语出《论语•阳货》。“性相近”指人的天赋秉性相近,实际上含有人人平等的意义。“习相远”指人由于不同成长环境和经历,在道德、兴趣、知识和才能等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差异。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指出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分类别、身份、天资禀赋等。孔子之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方面是他认为“性相近”,人性先天相近,通过后天学习也可以改变;另一方面孔子秉持“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从“仁”的观念出发,主张要对所有人都实施教育的原则。

研究生都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和基本的专业训练,博士研究生大多已获硕士学位,具有一定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其兴趣爱好、知识领域、专业水平,以及对未来发展目标的追求千差万别,“习相远”。因此,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要根据学科专业、研究潜力,包括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方向等,进行“依材选育”。

二、因愿施教VS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语出宋代理学家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意思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依此教育理念,教育者应当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秉性,知其长短,因人施教,各尽其才。因材施教的主导者是教师。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皆已是各学科领域的基本人才,而且对自己的长短、兴趣都有认识,对欲求目标也有自己的意愿,因此导师首先应当尊重研究生对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选择,最大程度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经验判断给予引导,实施“因愿施教+因材施教”。因愿施教的主体是学生。

三、激发自驱VS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授业解惑”,语出唐代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根据这样的教师职责定位,教师须“传道”,即在思想品德、行事风范、事物发展规律、做学问的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启示;要“授业”,即传授专业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并在上述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答疑解惑。

对于研究生群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自驱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探索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四、鼓励尝试VS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意思是教师要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发扬其优势,强长处;克服其缺点,补短板。

对研究生来说,更宜鼓励其亲自尝试。从无知到有知起于尝试,但同时会体味困惑、痛苦。尝试后会得到许多经验体会,快乐的、痛苦的、成功的、失败的,酸甜苦辣全被雕刻在心。从无知、好奇,经尝试、有知,便堆叠起人的成才历程。

受教育者获得教育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被动地或主动地接受有知有能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二是通过自己观察、体验、分析,感悟社会和自然事物,从而获得经验和认知。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第一种方式的作用更大,学校教育是主渠道。随着受教育者年龄的增长,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第二种方式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第二种方式的作用更大,因此更要鼓励其“尝试”。

五、正三观端四识VS立德树人

“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树人”,语出《管子•权修》;立德树人,意为修立高尚之德,培植品学兼优之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任务。立德教育是有其规律的,因学段而施德教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立德树人主要可着力于科学素养、国情教育、三观教育三个方面。

科学素养: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理性批判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严谨立说的科学方法。

国情教育:要让研究生了解我国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了解我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三观教育:正三观端四识。要对研究生进行生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然。

六、科学精神、理性批判思维和计算思维

研究生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科学真理。追求科学真理就是要发现、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并使我们的行为遵从这些规律,进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发展。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复杂,唯有理性批判思维才能引导我们客观洞察、冷静思索、脚踏实地,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

怀疑是求真的起点,批判是求真的手段。马克思说他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研究生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其基础上继续进步,但更要相信自己亲自研究、亲自实践中的发现,要敢于超越前人,突破权威,无论他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科学家的怀疑和批判应当是理性的。怀疑的目的是求真,批判的结果是揭示真理。博士学位论文是青年学子在其人生求学阶段,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的学术巅峰之作,要在其所研究的学术前沿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拓展人类的认知和知识边界做出贡献。这决定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都应当具有理性批判精神。要使得研究生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就必须倡导并使他们具有进行实证和思想实验的能力,具有运用逻辑和理性批判思维的习惯,成为科学道德高尚的人。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算力成为人类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各学科高层次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现在各学科、行业领域均有许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研究生应当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软件系统,有效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可以掌握一定的算法设计和编程方法,自行或与计算机领域专家合作开发本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为本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做出贡献。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习惯。

二、马永红:从精英到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新挑战

作者: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将迎来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发展浪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研究生教育处于何种阶段、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是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和重大研究议题。研究生教育研究不仅要有历史观,还要有现实观、未来观,深刻认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致力构建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应用新视域新思想来引领实践。

我国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与同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相对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这显然与不同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时点、强度和质量取向的差异有关,也与不同国家在类似时空所选择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力度、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有关,同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是否存在共同性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议题。

一、从历史反思出发,正视国际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特征,积极探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理论,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正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

鼓励学者开展探索性研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例如我们通过对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的观察,发现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推进速度的不同使得研究生教育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呈现同步、超前、滞后等三种不同发展趋势,而各国“在学研本比”(the graduate—to—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ratio,GUR)变化则呈现相对稳态。依据GUR的变化可以尝试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构成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理论的核心:精英化阶段,

GUR低于15%;大众化阶段,GUR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GUR应超过50%。如果以此分析,英美法德等多国进入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也已迈入研究生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期待不同学者提出新理论新判据,共同推进理论构建。

二、从现实需求出发,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元发展形态研究,以及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型带来的滞留问题消解和补偿性问题研究

随着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学生群体将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优化结构变革系统以满足学生个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国内实践表明,研究生教育的参与主体、学习形态和时空分布、学位层次类型等各有不同,各有其应用需求和价值认同,研究生教育多元多样化发展成为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明显特征。

研究者应尊重各国研究生教育实践探索,关注其制度设计、系统嬗变及变革缘起、环境、目标和阶段效果,探索内在共性和国别差异性,关注我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实需求和不断变化着的制度选择和系统调整。如何在理论应用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研究生教育大众化多元发展理论具有紧迫性。

三、从未来持续性出发,探索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环境约束和质的规定性,战略设计研究生教育未来角色定位

研究生教育具有研究和创新的基本特质,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也应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推进过程,我国所提出的2035年要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正在其中。在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阶段所追求的高质量既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学术与实践训练、多元知识生产模式应用、创新与服务等引发的研究生教育新范式和成体系的“质的规定性”要求,也体现在条件和环境供给方面具有保障新质量或“质的规定性”实现的可比约束,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过程性和稳定性、终结性与发展性的理论研究或预测研究会向研究者提出更多的难题。

三、别敦荣: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大主题

作者: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体系,面向未来,研究生教育研究需要在两个主题上用力,以更好地发挥学术研究服务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理念与规律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且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相提并论的。普及化不只是本专科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发展也是其应有之义。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将继续向中高级阶段发展,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还会增加,研究生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还将更加多样化,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也会适时得到丰富,包括更多更好地服务国际需求。根据预测,当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基本稳定、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高级阶段水平的时候,研究生教育总规模将达到400万人以上。如此超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上是罕有的,这样的研究生教育应当有什么理念?应当秉承哪些规律来指导其发展?需要学术界予以关注和研究。显然,研究生教育发展不能采取盲人摸象的方式,不能拿二三十年前指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规律来指导今天和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更不能采取脚踩西瓜皮、无理念和规律指导。

学术界有责任直面现实,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要出发,研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论,探讨超大规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规律,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现实和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实践发展呼唤理论创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需要有新思维指导,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必然表现出新特点,其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都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它所涉及的内外关系会更复杂更多样,它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方式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创新研究生教育理念,探究其规律,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需求。

二、破解研究生培养越来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流弊

教育具有人文性,研究生教育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但人文性仍然是其底色。规模的扩大给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教育规模增长必然带来学科专业容量增加,教学班额扩大。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人才培养越来越工业化、越来越流水线化。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入学后按照统一的上课—考试—拿学分的节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过,最后提交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即完成学业,准予毕业。这是一种工业化、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好处是有利于大规模、大批量培养人才,以适应社会生产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可以保证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最突出的不足就是消解了教育的人文性,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性薄弱,对人性与人格的熏陶和塑造被弱化到很低的程度。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师生之间的精神互动和心灵相通对研究生成长发展有重大影响。研究生教育的人文性体现在多方面,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关键的意义。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相对而言,经过中小学和大学本科教育后,研究生的个性更鲜明,人格更成熟,教育和改变难度更大。我国发展超大规模研究生教育,不能不采用工业化、流水线培养模式,但同时必须破解工业化、流水线式培养的积弊,解决人性和人格塑造养成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研究生精神和灵魂的完善。这就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心理学研究,将研究生教育心理、导师影响及其心理作用方式、研究生心理及其个性与人格养成等纳入研究范畴,积极开展学理与现实问题研究,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焦虑、抑郁、无助等心理现象,以及导师的倦怠、与研究生之间的心理紧张等现象,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的个性与人格发展上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使研究生教育的人文性得到弘扬,为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四、陈洪捷: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与多样性

作者:陈洪捷,北京大学博雅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自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的内部分化趋势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模也在迅速扩张,国内许多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了本科生。所以有人提出应该建立独立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探索研究生教育自身的规律和问题。

关于是否应该建立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问题,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是有目共睹的。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前提似乎已难以适用于研究生教育,比如从教学和学习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差别巨大,从科研训练的角度看,二者也是大异其趣。本文不想全面讨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只想从一个方面来说明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即研究生群体的构成。

当我们说本科生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群体的大致特性。本科生的年龄大约是从18岁到22岁,没有任何的社会职业经验,他们学习和毕业的节奏大致相同,他们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也具有很大的同质性。但当我们说研究生时,我们则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无论从年龄还是从社会经历来看,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本科生。以下从五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复杂性。

首先从教育层次来看,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学生虽然都被称为研究生,但两个层次差异十分明显。不同层次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参与研究的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从学位类型看,研究生教育包括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两种学位同等重要,但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培养计划也有很大的差别。

第三,从年龄跨度看,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二十多岁到四五十岁,年龄差距会高达10~20岁。

第四,从社会经历看,研究生群体存在较大内部差异,既有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在职的干部、管理人员、企业人员、研究人员等;既有单身小青年,也有已婚者,还有已做父母的。

第五,从学业时间看,有两年毕业的,有三年毕业的,有四年毕业的,有五年毕业的,还有六年、七年毕业的。研究生在时间各异的学业中,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也很不相同。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研究生群体,培养方式不可能是统一的。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在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年龄、社会经历、家庭状况等方方面面差异很大的群体,无论是培养过程的制度安排,还是导师的具体指导,都应当考虑到这些差异。这对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对研究生导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研究生教育制度如何适应这一群体内部的多样性,导师如何恰当地指导如此异质化的研究生,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我们构建研究生教育学时,必须从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群体出发,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研究生教育学的独特性,更无法建构与这个群体相适应的培养制度。

五、李志民: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应关注的议题

作者:李志民,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在教育规模扩大、互联网技术推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面临着亟须改革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研究生教育研究应予以关注的议题。

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带来新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强本科通识教育,强化立德树人导向。

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考承担的社会筛选职能逐渐转移到了考研上。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学生在毕业后不是以就业为主,而是以继续深造为主。这意味着在本科阶段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通识教育,为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探索学位分层,同时落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如何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第一,通过学位“分层”调动学生内生动力。当前针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都集中于包括体系、模式、教师科研层面的外部力量上。但我们不能只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管理的对象,要真正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内生的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适度的学位“分层”设计并延伸到毕业、就业阶段,将会有效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积极性。英国等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也应该有类似的设计。

第二,切实落实好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如今,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这就要求,要建设好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产学融合和双师指导,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整个培养过程。

二、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变革,要深刻理解教育要素变化

互联网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正确认识、理解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变化,对于我们改进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这四大要素都产生影响和冲击。在线教育形式和种类多样化发展,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势在必行。

其次,新的学习渠道和教学方式逐渐形成。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结构与课堂形态等都发生着变化,知识的扩散和获取渠道、知识内化的途径和方式等都与传统方式渐行渐远,新的学习渠道和教学方式悄然形成。在信息技术行业等领域,一些工作岗位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就可受聘上岗,因为大学的相关学科和专业还没形成,企业率先开展在线培训,成绩合格发资格证书直接就业。再如外语学习,社会力量办学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会延伸到其他公共基础课。

因此,研究生教育要注重产教融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专精人才。学习渠道和知识来源的增多,正在逐步打破大学的围墙。今后专精某一领域的专家一定是来自实践一线,来自企业和社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高校要主动适应变化,瞄准科技前沿,与行业产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三、研究生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要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必然要求掌握研究生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国际一流,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中国研究生教育卓越品牌。

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要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大学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与教育优质资源,在推动中外文化深层次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和学术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秦惠民: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关注细节

作者:秦惠民,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暨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会长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逐步走向个性化研究的过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是个体的,是面对千姿百态、充满个性的一个个研究生而因材施教的过程,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都是具体的。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离不开导师和研究生的互动过程、研究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具体学科平台和培养环境对研究生的各种显性的以及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博士生培养的关键是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明确要求,博士生要“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形成和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要质量要求和关键所在。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多层次、多侧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持续认知和实践以及相应的反复验证过程,必然涉及培养过程的具体细节,且面临的问题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性与个性化,常规性与偶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等不同问题均会存在。

什么样的导师指导才是有效的?是导师一贯正确、不容置疑的权威,还是导师和研究生操场漫步时的无拘束闲聊?是导师与学生经常的思想交流、观点切磋,还是在导师指导下一遍遍修改论文的启迪?抑或是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这里既有本质性的一般规律又有不同指导类型在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个体时的过程性、动态性和情景性的适切性问题,这可能取决于导师与博士生具体的互动过程和效果。在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中,疏离的或紧密的指导风格,都不乏成功的案例。

博士生之间的互动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影响吗?有研究证明,博士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至关重要,有些影响是显性的,有些则是潜移默化的;有些影响可能是一次性获得的,有些则是反复影响积累形成的。

学科平台和培养环境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什么影响?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以及不同时空下的具体状态,都会导致影响的差异性,但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思想的自由表达和交流,无疑是形成创新能力的理性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养成前提。

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创新能力,相关制度规范和机制措施都要以此为核心,都应符合这个由法律确定的制度导向。有的培养单位在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开题通过后,就不再允许博士生修改题目甚至要求一个字都不能改,这是不符合对于博士生的创新要求的。实际上,博士生研究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突破、试错、纠正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创新过程,论文题目的修改和调整,恰恰反映了这种认识的发展、深化和创新,怎么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呢?显然,这种规定是不符合我国《学位条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的,应允许博士生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适当调整和修改论文题目。

适应博士生培养的特点,我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通过规定学位授予条件的方式,对博士研究生所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创新性的要求,并使之成为一种具体的导向性规定。这样一种立法思路、立法方法和立法技术,被几十年来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他教育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创新性要求上都没有这么具体。关注细节,已经成为我国学位法制的一个特点。据了解,2022年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项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在基本保持原有立法风格的基础上,在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与监督等方面,都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从而更加关注细节。

可以预期,对《学位条例》的修改完善,必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引导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从宏观和微观上保障我国学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行稳致远。

七、王战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特征与责任

作者:王战军,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在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特征有哪些?知识生产、忍耐“失败”、引领社会这三点是不是研究生教育的特征?

一、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知识生产

从不同的教育阶段来看,婴幼儿、小学低年级主要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知识学习为辅;小学高年级到高中是以考试导向的知识学习为主;本科生教育是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为主,实践活动、专业学习为辅;硕士生教育是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博士生教育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为主。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和创新正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生既是当前高校知识生产的“有力创造者”,又是未来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接班人”。研究生的知识生产活动主要有:各种科学实验、各种社会调查、各种科研课题、各种学术交流,等等。研究生的知识生产主要成果有:实验数据、调查报告、课题申报书、课题研究总结、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参编教材、咨询报告、专利申请、各级获奖,等等。

二、研究生教育要容忍“失败”

研究生培养过程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这对于研究生和导师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研究生教育提倡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研究,通过多做试验、多尝试新东西、多冒点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容忍“失败”也要培养研究生“失败中成长”的能力,对待“失败”的宽容环境可以让某些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意思。

研究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在不断“成长”,这也决定了研究生在不同阶段对学习形式的适应力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都是动态变化的,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部分研究生尤其是直博生也许会因为研究兴趣的转变、科研能力较弱等原因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感到力不从心,逐渐丧失科研兴趣,认识到自己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期望中途退出。

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相处就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一方面,研究生导师的培养方式、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研究生。师生之间也许存在着根本性的观念冲突。另一方面,少量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存在性格、脾气不和谐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不适应,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研究生来说,应该利用产生矛盾的这个契机,认真思考读研的意义与价值,放弃并非总是一件坏事。

研究生教育提倡创新、探索,鼓励研究生和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各种尝试,甚至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然而,“尝试”新事物就意味着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研究生教育容忍“失败”的关键是建立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分流退出机制,建立分流退出研究生的“救济”机制,做好研究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形成认同“差异”、开放包容的研究生教育社会文化。

三、研究生教育要引领社会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研究生教育全面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在我国科学研究中,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55.7万研究生导师带领、指导333万研究生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他们逐渐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研究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八、闫广芬:新阶段、新使命:构建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

作者:闫广芬,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一、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新发展阶段”

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动关系,站在新时代谈研究生教育,离不开对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理解,研究生教育实践包孕在三者的变化中,它们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走向。首先,国家战略目标变化要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转变。《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四个面向”,建立健全高新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研究生教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其次,知识生产模式迭代决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式转变。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我们正在经历着从追求学术卓越的“模式1”到注重问题解决的“模式2”、再到突出协同创新的“模式3”的重大转型。知识生产的转型改变了科研的模式,基于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或跨学科、跨领域集成性创新研究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研究生教育需要适应这种持续不断的演进并实现自我革新。再次,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演进牵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力转变。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更高需求的表现,意味着当代中国研究生教育必须在整体意义上实现深度转型,研究生教育研究寻求理论突破的诉求也就呼之欲出。意识到这一点,才足以表明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研究价值的高度清醒。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的构建

实践错综复杂之时,也是检验理论之际。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构建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理论极为重要。阐述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需要进一步把握三个关键词。

首先,“中国”强调了方法论。“中国”表面上是空间问题或地域问题,实际上是方法论问题,是对“如何研究中国”的提问,是构建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研究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为重要的研究资源,基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真实情境,提出地道的中国研究生教育问题,探索改进实践之道,并努力寻求中国研究生教育未来的理想图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研究生教育的本土概念,累积起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思想和理论,乃至创立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派。其次,“研究生教育”规约了对象。研究生教育研究应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建构基于研究生教育本体的理论。一方面要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独有的问题,也就是其他学科或领域不能提供答案的问题,不能被还原为心理学、哲学或社会学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研究生教育实践呈现出的内在逻辑,研究研究生教育要素和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研究生教育活动的内在关系,进而概括出属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的、一般的演化逻辑,包括深度把握什么是研究生教育,什么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分割的构成元素,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内在构成元素之间关系的特性等等。再次,“理论”体现了性质。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研究必须上升到基本理论上来。从目的上看,理论不是对研究生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超越具体的研究生教育活动、解释现实或揭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机制。从建构过程上看,理论不能停留在经验概括或归纳的认识层次,而必须上升到对事实联系的分析与概念逻辑的演绎,进而探索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实践间的必然联系与理论间的共鸣反应,必须经过经验与思辨的不断互动、彼此促进。因此,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必然蕴含深刻的、丰富的思想和理念,体现为对研究生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和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理性追求。

九、张淑林:加强研究生教育心理研究 构建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张淑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当前,教育心理学界的研究范畴虽已覆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终身教育诸过程,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以本科生为主的高等教育仍是其研究重心,研究生教育这个独立性更强且层级更高的教育阶段并未获得学界足够的学术关怀和研究投入。

研究生是我国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生力军,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储备力量,其在求学期间能否接受良好的课程教学、学业指导、人格塑造和思想引领,直接关乎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和成长成才水平,也间接影响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传承创新战略部署的实施质量。一段时期以来,在学业压力、就业竞争、婚恋问题、家庭及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学术道德、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导师在研究生的思想引导、学业教导、科研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中也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质量把关不严、师德示范不强等问题。由此引发的教育教学问题、学生发展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及个别极端现象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生教育界必须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和师生诉求,直面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着力研究研究生教育中的教与学、师与生心理等问题,以高质量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支撑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加速构建。

一要从研究生课程课堂入手,研究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其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而研究生的年龄、心智等特征及其所处的学习阶段,决定了其课程学习任务从本质上有别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因此教育者亟须把握好研究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致使部分任课教师主动建设课程、创新教学和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及教学规律不够,研究生积极修读课程、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导致了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和系统化不强,极大可能降低其在了解新前沿、研究新领域、解决新难题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要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入手,研究教师心理和指导规律。教师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他人”,其个体风格、言传身教和师道榜样作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学业表现、科研伦理、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质量。尽管教育部已于2020年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为导师指导活动确立基本规范,但这只是国家划定的基本底线,如何进一步发掘教(导)师心理原理和指导规律,展示导师指导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展示其个体风格和群体形象,推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学界的共同研究任务。

三要从研究生道德品质入手,研究研究生心理和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应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慧和个性的心理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面对研究生在培养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出现的系列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导研矛盾甚至冲突及其他极端现象,研究生教育界开展研究生的心理和发展规律研究已刻不容缓。研究研究生的心理和发展规律,应从研究生道德品质的可塑性、研究生发展阶段的节点性、研究生意识形态的引领性等多方面入手,立足研究生的未来发展及心理需要改革心理辅导体制机制,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传承创新战略部署,踊跃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