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推进三网融合述评
发布时间:2010-09-03    文章录入:    点击:[]

推进三网融合述评之一:网络建设需要统筹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决定提出了近期必须加快网络建设改造的要求,但目前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互联网相比还存在规模较小、区域分散、市场主体复杂等缺陷,而后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实现了融合。从这个层面上说,三网融合更多的是指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不管是当前广播电视网的双向改造还是电信宽带网的技术升级,都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做到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首先,推进广播电视网建设是当前的难点。我国广播电视网目前面临着数字化转换、双向互动改造、区域整合等三大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2015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将基本实现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换,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突破6000万,但今后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工作将向县乡级延伸,工作难度要比在大中城市大得多。在有线电视用户能够实现双向互动还不足50%的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工作还面临双向互动改造的问题。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网市场运营主体过多,短期内形成全国一张广播电视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国家广电总局虽然已经设置了201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有线网络省内整合的阶段性目标,但目前也只有12个省(市、区)完成整合,今年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其次,构建光纤通信传输网是今后的重点。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从整体上看,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固话、移动和互联网用户群。随着3G网络建设、光纤到户的大范围推广,宽带光纤传输网络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受管理体制、标准建设、内容缺乏、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电信宽带网络建设速度还远远低于预期。光纤传输是所有网络的基础,不仅没有速度损耗,而且网速比铜缆宽带提升数十倍。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光纤到户工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等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加快建设电信宽带网络已经刻不容缓。

再次,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是关键点。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施,在建网络需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有线广播电视运营商在进行网络数字化、双向互动建设改造的同时,可以开展宽带业务、语音业务,但受其网络本身是局域网的限制,可以租借电信企业的出口带宽。有线广播电视运营商即使抛开电信企业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重新构建自己的网络也必须是基于光纤传输的新一代技术之上的,并要考虑电信企业是否已经完成光纤通信网络的铺设,从而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中,更需要国家有一个统筹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鼓励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联合参与,实现共建共享。

总之,三网融合不是简单地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问题,更不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简单延伸,这其中蕴含着重大的技术变革,也充满了各种创新的机会。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应用数字技术、光纤技术和IP技术,因为只有数字化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只有基于光纤的通信网络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只有基于IP技术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已经取得的技术成就,构造和实现多对多、便捷的通信网。

推进三网融合述评之二:业务应用瓶颈待打破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和相关政策出台不到两周,一个“以新闻融合为核心、视听为特色、网台联动为特点”的三网融合联动传播平台“中国时刻”就宣告成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和相关政策出台不到两周,一个“以新闻融合为核心、视听为特色、网台联动为特点”的三网融合联动传播平台“中国时刻”就宣告成立。深圳广电集团推出的这个网站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通过手机、电脑或电视的任意一屏收看和点播视频节目,并与记者互动的平台,这就是典型的三网融合业务。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三网融合的进程,将是一个新业务启动、调整、再启动、再调整的摸索过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中国现阶段的消费环境下,融合业务的开展面临不少挑战。

事实上,广电和电信双方多年来一直努力尝试双向进入。从2008年起,在技术、市场尤其是政策的推动下,双向进入的业务融合进程加快。据统计,中国是近年全球IPTV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截至2009年底,上海已建成全球最大的IPTV本地网,并且是唯一用户规模过百万的城市。在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方面,全国已经有28个省的337个地级市实现网络覆盖并开通信号。此外,广电企业通过对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既实现数字电视转换,也推进着互动电视、宽带接入等业务的发展。

尽管如此,目前这些业务的发展仍处于瓶颈期,例如IPTV遇到节目内容匮乏和业务模式单一的瓶颈;CMMB面临收费与发展受众的矛盾等。这些困难和困惑提醒我们:双向进入和融合业务带来的机遇十分明显——— 不仅给双方增加了业务种类,而且衍生出很多新的业务形态,但是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

推进三网融合,业务运营管理能力亟待提高。三网融合的新政策出台后,记者从广电领域听到的最多担心是“电信运营商市场化能力很强,同台竞争恐怕不是对手”,其实电信运营商又何尝能胜任多业务条件下的运营管理。记者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全新的融合业务带来了抹平已有管理差距的机会。时代华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其市场化能力和战略水平都是一流的。10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AOL)的举动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在多业务条件下,尤其是新业务模式下,网络管理、客户管理、企业内部管理都面临全新的改变,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持续推出好的业务,缔造自己在三网融合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推进三网融合,内容匮乏局面亟待打破。新政策明确后,记者从电信行业听到最多的议论是“内容为王,三网融合后,广电倚仗内容就足可以让电信运营商处于弱势”。虽然国情不同,但这里可以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Comcast来反驳上述观点。Comcast已经为渠道可以反过来掌控内容提供了成功案例。在我国,作为产业竞争来说,目前应该担心的恐怕不是谁拥有内容,而是谁都不拥有优秀的、足以让消费者买单的内容。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是目前提到最多的融合应用,这些应用脱离不了节目源,也就摆脱不了目前内容贫乏的弊端。这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目前的三网融合业务模式还比较单一,其以传统娱乐内容为主,信息消费模式还不够丰富。而三网融合的深层含义就是要大力培养我国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

当然,上述挑战并不是说融合业务很难成功。新兴的融合业务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谁想得早,更在于想得全、有明确的计划;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还知道要怎么做。三网融合给业界创造的不是谁兼并谁的机会,而是一起做新的蛋糕——— 新业务的大蛋糕。

推进三网融合述评之三:产业发展需配套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开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决定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相关产业企业也已逐步在所涉足领域进行了一些技术和服务的研讨、开发和部分部署。三网融合新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带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内容和服务提供商无疑将成为三网融合最大的受益者。从长期发展来看,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或服务应用显得尤为关键。三网融合将衍生出丰富的增值业务,如多样化的高质量视频、语音、图文等多媒体应用,这些应用将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同时,三网融合也是一场真正的“宽带革命”,丰富的节目内容或服务应用将推进宽带建设的飞跃发展。光纤通信以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等优点,在产业中逐步形成了“光进铜退”的趋势。不仅是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也开始应用光纤接入技术进行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以提供高清视频点播、3D游戏等高附加值互动服务。

三网融合还将为上游设备提供商带来收益。机顶盒是三网融合的必要设备之一。我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约1亿有线用户未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这1亿户的机顶盒开支约为350亿元。与此同时,三网融合也将推动关键元器件的发展。例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高性能网络处理器、射频收发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据转换器等产品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光纤接入将带动光收发芯片、放大器等芯片的需求,家庭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将带动无线连接芯片如Wi-Fi、蓝牙、GPS等的需求,3G和4G手机的增值服务将推进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的应用步伐,高清业务应用也将带动高性能视频处理芯片、LED背光显示器件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预见三网融合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但从宏大的规划到企业的具体落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工作需要政府快速推进:首先是政策的可操作细则。虽然目前的政策已为三网融合定调,但这一政策还过于笼统,一些细节有待明确。例如,政策中试点的范围和规模还未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中谈到的“条件”也需细化;对于增值业务和部分基础业务需要进行定义等。其次是明确标准。三网融合要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制式内容之间的互联互通,涉及多个层面的标准。我们可以想象,当人们把高清录影、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应用和服务在家中的电视、手机、电脑以及汽车娱乐或GPS显示终端上转换时,背后需要很多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支撑。如果标准规范不统一,很难谈论三网融合。因此,“三网融合,标准先行”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可喜的是,政府已经着手开展相关工作。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以推动三网融合工作的开展。我们相信,产业界在国家可操作细则的指导下,将抓住三网融合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不仅推进三网融合,还将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