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信部网站 2011-01-24
“加强技术创新,开展重大专项,抓好质量信誉工作和电信计费检测工作,推动TD和物联网发展,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2010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产业技术创新
组织编制产业技术指南。按照《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要求,组织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提出需要攻关的重点技术,包括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制约我国产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性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的共性技术等。
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解决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引导和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印发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资金项目指南(2010版)》,明确了今年支持的技术领域和重点。
(二)重大专项实施与TD研发及产业化
完成“十一五”阶段任务的部署。2010年安排96个课题,重点支持TD-LTE研发、4G标准以及无线传感网等研发任务。专项三在总体组的基础上吸收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组,研究编制了“十二五”实施计划。开展了2011年课题立项工作。
推动TD-SCDMA芯片及测试仪表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TD-SCDMA测试仪器仪表基本满足需求,成熟度不断提升,部分企业已成功推出TD-SCDMAHSUPA终端综合测试仪样机。TD-LTE研发与技术试验顺利开展。TD产业链上各企业在完善和发展TD-SCDMA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其后续演进技术发展。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建设了TD-LTE室内和外场试验环境,为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提供了测试平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TD-LTE设备进行了宽带多媒体业务演示,展示了TD-LTE产业化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在ITU-R及3GPP组织中稳步推进TD-LTE及TD-LTE-Advanced标准化工作。
(三)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
在行业标准管理方面,启动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工业、通信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指导意见》的编写工作,开展了行业标准现状分析工作,提出了分行业制定标准及修订管理细则,启动了“与国际标准对标”的研究工作,研究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的措施,提高标准水平。行标标龄控制在5年以内,基本解决标准不适应和老化问题。逐步实现行业标准计划的滚动管理。
(四)工业产品质量管理
策划组织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工作,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检查落实“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项目”五个试点地区的工作;组织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达标备案”,指导河南省开展试点工作,启动“质量兴业”活动试点,确定机械、有色金属等四个行业为试点行业。《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编制完成,《规划》文稿已经研讨三轮;《工业产品质量促进条例》的草案也已经编制完成;《关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指导意见》的宣传贯彻工作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年”活动进展顺利。
(五)知识产权行业管理
研究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组织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配合开展《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和《2010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的拟订、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
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技术创新
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示范企业的引导作用,带动行业和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工作。加快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编制,尽快完成平台建设方案的送审和论证,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各项工作。组织实施好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大专项
继续做好专项三的组织实施工作。完成好“十一五”阶段的验收总结工作;结合技术与产业发展,做好“十二五”阶段的任务部署,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研发;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在专项实施中的作用,结合专项需求和地方优势,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试验验证、共性技术开发、知识产权等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
(三)TD和物联网
组织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工作。认真做好规模技术试验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促进TD-LTE从单设备到系统、从系统到网络、从单企业到多企业的产业链完善。全面验证TD-LTE主要关键技术和网络性能。
进一步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加快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以攻破核心技术、加强标准研究、推广应用示范、培育产业集群、加大专项支持、搭建服务平台等为重点任务,编制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和“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促进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四)质量信誉
完成《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向国务院报送我部关于深化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方案并组织落实有关工作;发布《规范企业自我声明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工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业产品品牌评估模型和评估准则”等指导文件,并以家电和日化行业为试点,开展规范企业自我声明和自主品牌培育成熟度评估试点工作。
研究并启动指导工业产品消费的有关工作,以平板电视、数码相机和日化产品为试点,向社会发布产品技术、质量信息和相关消费警示,起到引导科学消费、打击欺诈行为的目的。加快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备案工作,年内完成首批机构备案。
(五)标准化
继续探索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配合、联手推进”的标准化运行机制。加强规划指导,加快完善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做好“十二五”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发展纲要编制工作,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继续推进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分领域梳理技术标准。进一步深化与国际标准对标分析研究,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准确把握技术标准水平。建立标准复审的常态工作机制,形成标准复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修订,优先制定缺位标准、修订低水平标准、废止落后标准,加快建立完善、合理和协调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重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总体架构研究,在标准计划安排、制定修订经费上等给予优先重点支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制定工作力度,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水平和能力。
(六)知识产权
按照国务院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中我部的三项任务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与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做好重点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重点领域专利态势分析与发布、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创建与推进。推进《关于加强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
(七)防雷检测
按照2010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各通信管理局制定今年的防雷安全检查计划,对本辖区在用防雷系统进行检查和抽查。
(八)电信计费检测
推进《电信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一是继续完善计费检测工作体系,指导各地通信管理局做好相关工作。二是务实推进新一轮的计费检测工作,开展移动话音业务和短消息业务计费性能的检测工作;推动固定网话音业务和ADSL计费性能检测在年内开展。三是加快标准研究,抓紧制定ADSL、移动分组业务流量等计费检测标准,为计费检测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四是加强检测机构建设,为电信计费检测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五是进一步加强对电信计费准确性全过程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