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云计算热点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3-03-2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云网  2013-01-18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云计算具有更低成本、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基础设施成本、更少的维护问题、更低的软件成本、更即时的软件更新、更强的计算能力、无限的存储容量、增强的数据安全、更容易的群组协作等优点,它改进了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改进了文件格式的兼容性,消除了对特定设备的依赖,它的出现改变了用户使用习惯,改变了软件企业的销售方式,改变了开发者的开发模式,从而改变了整个产业游戏规则。根据IDC分析师会议的预测,云计算将在未来的15-20年内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此外,根据Forrester最近的一项针对 2600 家企业技术决策者的调查显示,云计算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从规模上看,IDC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从2009年底到2013年底的4年间,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

随着云计算厂商在标准、安全性上的努力、服务品质协议的提升以及鼓励厂商接受基于软件使用而非客户数量的价格度量等多方尝试,云计算有望能够成为关键性业务应用的平台。总的来说,未来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以下这五大发展趋势:一是,云计算定价模式简单化;二是,软件授权模式转变获得供应商更广泛的认可;三是,新技术将提升云计算的使用和性能;四是,云计算服务品质协议细化服务质量;五是,云服务性能监控将无处不在。另外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用户对全球云计算的标准的要求也呼声渐高。在将来,天空中不会只有一朵云,而是有多片云,云与云之间的互联要靠标准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计世资讯,2010)。同时,云计算未来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构建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的大规模底层基础设施,使得应用能够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另一个是通过构建新型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在网络上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其中,第一个发展趋势能够从现有的云计算研究状况中体现出来,而在云计算应用的构造上,很多新型的社会服务型网络如facebook等,已经体现了这个发展趋势,而在研究上则开始注重如何通过云计算基础平台将多个业务融合,图2是云计算与当前热点领域的关系图(毛麾民,2011)。此外,云计算产业链分工特征表明:在新的产业价值体系下单一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制造商的产业地位将衰落,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一是现有的行业垄断有可能打破,为新的企业提供进入机会。二是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大使进入企业成本下降,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外包行为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不断增多。三是通过兼并、重组、产业战略联盟等整合产业的各个环节资源的行为将增多,极有可能形成一次规模较大的信息企业的兼并浪潮(陈涵等,2012)。应该说,云计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处理和运算技术上的改进提高,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未来信息和数据产业的结构和商业模式:从技术模式上来说,云计算进一步将互联网的应用和计算处理模式提高到一个实现质的飞跃的层面-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信息传输的渠道,互联网就是计算机,就是整个信息处理,资源采集和数据运算的环境;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云计算真正实现了“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的转变,未来的信息和数据应用不仅仅是处理单一的标准化的任务,而是通过“云”网络实现任务处理和运算的广泛性和个性化,能够在一个广域的范围内通过网络资源能力的高效调配实现高效率的需求满足;从行业结构上来说,云计算打破了以外通信渠道、软件、硬件终端等产品和产业的分割状况,第一次通过“云”网络的概念将软件、硬件和服务融合为一体,通过平台和网络实现对于不同产品和产业服务的高效整合,面向客户提供满足需求服务,使得不同行业在未来的融合竞争成为可行的现实;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云计算模糊了系统和人之间的界限,使得信息应用和数据应用真正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融为一体,实现了社会化数据网络应用的目标(陈扬波,2011)。

对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而言,赫建营(2011)认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大势是,第一,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和全面整合期。第二,应用驱动型发展模式将会逐渐取代政策驱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应用驱动导向发展模式符合云计算的产业初衷和根本出发点,将从战略产业发展角度推进整个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第三,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第四,云计算资源池和应用逐渐在地理空间上脱节,逐渐分离。大型云计算中心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带宽费用和电费。对中国来说那些电费便宜的地方可以兴建大规模云计算中心,所以大型云计算建设项目正向鄂尔多斯这样纬度高、能源便宜的地方转移:云计算应用和服务还是如当前在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而且会加速聚集。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大势跟美国云计算市场相比呈现倒挂,中国当前70%以上市场份额投在了主要是高性能计算机或者是大型云计算建设,美国SaaS服务市场占据了它整个市场的 70%。IDC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基数小,但受政府强力推动进行示范性应用,市场增长达到或略超过亚太市场水平是可能的。赛迪顾问(2011)则认为,未来 3 年,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在中国市场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采用。 此外,国内云计算产业在政策、区域布局、应用创新与合作模式上均呈现新的发展动向。一是国家级应用示范项目将成为未来我国云计算应用的风向标;二是云计算重构我国IT产业区域布局,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将呈现总体向富能源、高纬度地区转移的趋势,从而带动全IT产业链的区域变迁;三是行业与个人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市场机会所在(赛迪顾问IT系统产业研究中心,2012)。

总体来看,业界分别从应用重点、技术模式、商业模式、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区域布局等多角度来认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关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细化,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有很多研究值得借鉴。对主管部门而言,需要正确应对产业发展趋势,建立一套推动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实现产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