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互联网20周年之际,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总感觉无从下手:想写的东西太多,但是认为都没有什么特色。细细想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让我们来思考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否有类似的感觉呢?是的,因为这些发明在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我们就感到习以为常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互联网的诞生、发展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会生活的改变是全方位和革命性的,日常生活的变化,知识的传播、甚至包括知识的创造,经济活动的变革,都是具体例子。对我国而言,发展互联网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缓解我们的自然资源压力,还有利于加快我国健康、民主、文明、幸福社会的建设进程。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有三点思考,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互联网不能做什么。互联网思维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互联网的发展确实有其特殊的地方。比如:很多互联网应用是免费的;互联网的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更强;互联网有利于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甚至是模糊二者的界限。所有这些,都涉及到思维方式的改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也解决不了。
这原本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似乎被忽略了。比如,在讨论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时,似乎传统企业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发展道路好像只有一条了。变革是必要的,但是并非传统企业都要变成互联网企业。事实是:真正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也是少数,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是在为了生存而奋斗。这就告诉我们,即使是互联网企业,有效的战略,扎实的管理,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非常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很多产品和服务都属于“渐进性创新”的范畴,即使小米手机,也是如此。把小米的模式搬到飞机制造领域、制药领域、其它科学和技术密集的领域,局限性就非常明显了。在这些领域,没有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开发出革命性的产品是不可想象的,建立行业领先的企业就更为困难。在这一点上,钱德勒先生的研究值得深思。他发现:上世纪20年代以后,只有两家新建企业进入美国化学行业前50名,没有一家新建企业进入世界制药行业前30名。
第二,互联网与教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以色列、德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对我国而言,教育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希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高端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地方、少数学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分享高端教育资源,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部在重点建设985、211高校的同时,赋予这些学校相应的责任,通过互联网与非重点高校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事情。
互联网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也负有重大的责任。比如争议巨大的网游,有的认为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帮助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则举出大量的例子说明孩子们沉迷于游戏之中导致荒废学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游戏企业能否开发出娱乐性、知识性、创造性兼备的游戏,既实现了经济目的,又负起了社会责任?
第三,互联网与救人。最近一段时间,看到很多政府官员、大型央企管理者落马。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效,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痛心疾首。这些干部、企业家,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从他们走过的路来看,他们也曾经是优秀学生,也曾经是优秀干部,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家人也并非都从他们的腐败中受益,如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宋林的叔叔就还是老实巴交、为生计担忧的普通百姓。除了他们自身需要加强修养、增强法治观念,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外,或许互联网可以做点事情。
比如,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如果各级政府在做决策时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少被一些故意歪曲的信息所蒙蔽。同样的道理,大型央企在做决策时也可以更多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政府部门、大型央企在做决策时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也可以更加谨慎。如果能够主动在制度上坚持公开决策的信息和过程,对自己也是一种制约和保护。这当然需要决策者的自觉,或者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要求有关决策者这样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高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