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南大学学报》 2009年12月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存在200多年,美国独立后不久,早期经院式学堂很快就转型为现代大学体系,而后发展的速度令世人瞩目。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持续近30年的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维持世界首强的地位,美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掀起新一轮的高 等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有关的法案与地方法规,继续推进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及国际化等方面卓有成效。近期笔者在美国参加了高等教育管理研修和考察,有机会接触美国大学领导层、教育部以及教育协会中层负责人,了解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动态,认为其中的若干举措和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顺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各类人才短缺,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有待改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美国政府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运动,如《高等教育法》、《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许多重要的教育法案相继出台。笔者走访美国教育部时看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甚至演化成为宣传画,成为美国教育部的LOGO (标识)。上述教育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必须把教育提升到直接影响美国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高度来认识;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必须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呼 吁全面审视美国的教育现状,全方位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推进教育改革,为国民提供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遍提高人口的教育年限,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等。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美国高等教育很快步入大众化阶段,并在后来的50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美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潜层次意义还在于,缓解种族冲突,解决社会矛盾,提高人口素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教育大众化的抓手——机会均等
美国实施“教育大众化”的抓手是推进“Equal Opportunity”(机会均等)。“Equal Opportunity”本来就被视为美国的社会理想,是其核心价值之一。对教育而言,也是行动纲领。美国教育部认定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大众,让所有想上大学的人都能进入校园。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付诸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纵观美国教育大众化历程,不难看出,在推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得力举措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1)扩大规模。“应该让所有可能上大学的人进校园”有个大前提,那就是要准备足够的教育资源,才能接受众多要求上学的学子。美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之多,是世界各国无法攀比的。其中社区学院和特色专门培训学校的数量增长更是引人注目。目前美国人口略超过3亿人,据美国教育协会统计,截至2005年,获得法人 资格的高等学校已达6814所,其中颁发学位证书的单位为4242所,其他2572所学校为特种技能培训学校。上述学校总共吸纳了2千万名学生,其中正式高校拥有大学生占7/8。目前美国国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54%,国民素质普遍提高势在必然。
(2)国家立法。美国教育部执行联邦的法令,促进州、县两级政府加快发展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接受联邦拨款的学校杜绝种族、肤色、性别、残疾等方面的歧视;美国平权运动促进了《反歧视法案》的诞生。有关立法为原先被歧视的对象打开了大门。
(3)经济资助。美国教育部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大量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2005-2006学年,仅联邦政府下拨的各类贷助学金就达880亿美元,占66%(其中686亿美元为大学生政府贷款额度,占全美所有贷助学金的51%);州与下级政府拨款与税收反馈占9%,学校自筹占18%, 其余来自社会人士的捐助。目前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学生贷款的受众面分别达到57%和69%。
(4)行政干预。行政法规向弱势群体倾斜,制定特殊政策照顾特殊人群。如,施行“提高少数族裔学生的入学率和保有率”,计划对“911事件”遇难者的子女 实行上大学全免费政策;对于办学过程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学校进行评查,发出黄牌警告,从监控办学质量的角度来体现教育公平等等。
3。来自各界不同的声音
尽管美国的高等教育早已实现了“教育大众化”,社会对其评价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来自美国国内的批评意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尽管采取了举国机制,把各类年轻人都收到大学中学习,一些人群自律性差,辍学率高,不值得花费过多投入去培养他们,美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精英培养。走访美国教育协会时,主管国际事务的副主任格林博士提到,就实施“EqualOpportunity”的具体政策,教育协会与教育部时有矛盾,思想不统一,教育部提出的方案经常遭到教育协会的否定,教育协会主席不签字。
(2)有的认为美国已跨过了“想进大学就能进”的阶段,关键问题是“谁能上好的大学”。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效停留在弱势群体只能在资源差、水准低的学校就学,算不上真正的“机会均等”。
(3)有的则认为社会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应做出更多的贡献,社会捐赠总是投向那些精英学校,政府还应该制定更得力的政策,引导捐赠投向办学水平低的学校,促使其尽快改善条件与环境,提高办学水准。
4。如何考量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尚未结束,其成效也有待仔细研究与评说。在中国,刚刚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成因,了解其实施进程,推敲其经验与不足,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将带来有益的启发和帮助。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得到以下启示。
(1)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高等教育发展才有新一轮的需求。也只有当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才有财力促进高等学校资源增量。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能孤立出现,其发展服从社会进化规律。
(2)高等教育大众化仍然有个度的问题,不可能让100%适龄青年都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应该强求那些自身条件完全不具备的人群都到大学来。社会有责任引导那些未拥有高等学历的人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加强社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能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
(3)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主要在于各级政府,我国国情条件下,不该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依靠社会筹资创办民办学校。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主体为第三级政府即地级市政府,目前试行“省管县”的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社区学院的创办主体改由县级政府负责,恐怕会陷入新一轮的困境。
(4)中国的土地、人力、财力等资源经不起浪费,发展高等教育不允许走弯路。应在吸取他国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慎密规划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二、高等教育多元化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力发展
1。教育多元化的前因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美国独立前后几乎只有少数几所私立大学,贵族子女才能上大学,精英教育阶段,学生来源相对单一。《莫里哀法案》的出台,掀起了政府赠地运动,各州政府先后兴建农业院校和机械工程类院校,这些高校成为州立大学的前身,今天都成为各州的旗舰大学。大学不再局限于研究哲学和科学,不再游离于工业与农业大生产之外。尽管欧洲早已提出大学的职能应包括“科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美国的州立大学和早期建立的私立大学中实现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职能,类似欧洲大学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行动并不明显。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将军用技术转化到民用工业,促进了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美国大学在办学多样化、学科多元化、人才全球化、办学经费多源化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大大促进了科技创新力的提升。
2。高校类别的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后,大学办学形式多样化更加明显,按照美国教育部国际部提供的介绍,美国高等学校依照其使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据说只有200多所算得上研究型)往往规模很大,这类大学的科研经费通常要占办学经费总量的1/3以上,他们是美国科技创新高地, 也被称之为最有影响力的大学(Best Known University)。不是所有培养博士的大学都称得上研究型大学,博士层次的大学在数量上占总量的6%,而培养的3个层次的学生数却占了美国在校生总 量的27%。研究型大学重在基地化建设,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为美国的经济与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2)综合性大学(Comprehensive University)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有一定硕士生培养规模,甚至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的大学。2005年,美国研究生总量中,62%左右为硕士生,他们是科技应用和管理领域的主力军。
(3)本科学校(Baccalaureate College)只占高校总量的13%,接受的学生数甚至仅为学生总数的6%左右。其中有些本科学校属于Liberal ArtsCollege(博雅学院),不细分学科专业,学生按人文或科学大类修学业。更多的本科生愿意到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学习。
(4)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特色,加快社区学院建设,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同时也为上述3种类别的大学提供“专升本”副学士毕业人才。
(5)部落学院(Tribal College),如印地安学院由美国印地安部落教育协会创办并管理。
(6)社会机构甚至个人创办的各种专门针对特殊行业(如美容美发、装修维修等)的培训学校(Special Focus Institute)。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促进了高等人才规格的多样化,这是任何一个社会职责分工明晰的社会必然需求的。
3。学科发展的多元化
由于美国教育部不存在对高校的直接领导功能,也不存在国家层面上规范、统一的学科目录名称,美国大学的学科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总体上看,学科发展受“市场”外动力的驱动,顺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追求创新性成果的涌现。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因办学自主性最强,人才实力雄厚,在学科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如,哈佛大学最早成立政府学院,把政府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萌生出新的学科,往往引起其他高校的效仿。州立大学在学科设置和学术发展方面并非绝对自由,据马里兰大学的第一副校长介绍,州立大学之上仍有州政府、州教育委员会以及州立大学系统3个顶头上司,学科调整必须征求这些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大学内部对学科调整持非常慎重的态度,“学术自由”的原则使得学科设置与发展的过程复杂化,如决定某个博士点是否建立,申报方案须经学院院务委员会→主管学术副校长→学术咨询委员会→研究生院→校务委员会→校长→大学董事会→州教育委员会等层层论证,整个过程可能长达两年左右。但学科发展作为大学的日常工作,始终处于动态调整和内涵发展的态势,直接促进了科技创新力的积蓄。
4。人才队伍的多源化
美国大学的师资队伍按全职和兼职、终身教师系列和非终身教师系列两种分类。高水平的美国大学中,终身教师的主体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他们往往是学术带头人和科技创新主体。最基层的教师只有获得博士学位后,才能申请助理教授职位;助理教授的聘约每3年签约一次,期间可以申请晋升副教授,两轮签约后,非升即走;副教授任职5年至7年左右,经过推荐和晋升委员会的评审,有可能成为教授,同时也可能获得终身教授资格(Tenure);副教授若不能获得晋升,不存在非升即转的硬性规定。教授资格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核,他们须在教学、科研、同行影响度等方面颇有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美国高校教师队伍中42%左右属于终身教师系列,真正取得终身教授资格的为31%;5年之后,终身教师系列只占35%,取得终 身教授资格的仅为26%。兼职与非终身系列教师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美国师资队伍的主体,他们来自国内外企业、服务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被大学聘为兼职助教授、兼职副教授或客座教授。师资队伍的多源化,同样引起了美国教育界的注意,一方面看到此类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带给学生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
另外,师资多源化使得大学人事聘任的灵活性更强,所支付的薪酬成本更低。当然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考察,认为兼职教师在校园工作的时间有限,在辅导学生、教学研究以及参加教师学术活动方面有所欠缺。最近美国的许多大学不实行教授按年龄退休制度,一些大龄的、愿意留在校园的教授可以继续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资深的教授可获得荣誉教授称号。
5。办学经费的多渠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和多数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相似,工业高速发展,宏观控制不够得力,国家进入经济“滞胀期”,财政缺口增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所削减,面临这样的严峻形势,美国及时进行了办学经费板块的战略调整。据美国教育协会对高校经费三大来源的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大约每 隔10年,政府拨款比例下滑3个百分点,学费上涨1个百分点,而吸收社会捐赠则上升2个百分点。据美国教育部国际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联邦政府拨款重点在于 提供贷学金和奖助学金,仅2005-2006学年,就拨款880亿美元。
另外联邦政府还向高校提供了28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其中大多数投向研究型大学。美国大学收取的学费标准不低,但据美国教育协会统计,学费只占了办学总经费的16。5%。在美国,社会捐赠已形成传统,有着较好的基础,每年社会捐赠总量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慈善与宗教事业。投到教育事业并经税务减免核准的就达到256亿美元,其中约半数来自社会个人与校友的捐赠。
名牌私立大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近年来,州立大学吸取常春藤大学募集基金的经验,吸收捐款的力度大大加强,一所大学中,动用百名以上员工为募捐而日夜奔走,已不算罕见之事。美国大学的许多大楼都以个人命名,大学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合理使用善款。捐赠者对基础科学、人文学科、高新技术以及图书馆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力的发展。
6。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势在必行
中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就开始了高校类别多样化的战略部署。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增加了许多新的类别,国家直接投入建设“985”和 “211”大学;各省、直辖市对属地管理的大学更加重视;直接面向职业市场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布局基本就绪;民办学院也已增加至几百所。高等学校类别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与之相比,学科建设与发展仍然受到统一的学科目录的制约,博士点、硕士点的审批仍然受到严格的控制,在推出新的学术领域方面,大学的自主权和主动性皆有待增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艰难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多源化,想方设法四处引进,可以做到纳新,却无法吐故。兼职教师队伍还只是点缀,起不到所期待的作用。多年来,政府拨款强度跟不上学校事业的发展,大学办学经费方面更有较大的缺口,大学校区建设经费由学校贷款,需要多年才能还清;学费必须稳定在既定的标准;社会捐赠还没有形成态势;大学的内涵建设缺少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滞后将影响到创新力的提升和高端人才的储备,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从长计议。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巩固了美国世界强国的地位
1。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国际化教育由来已久。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时代进入终结阶段;联合国成立,新的国际主义时代开始,物质生产和精神沟通趋向国际化是必然结果;二战后,美国科技创新力不断提高,交通设施大为改善,通讯网络立体化,国家生产力的急剧发展,加快了经济国际化进程,也对人才资源的国际化提出了急切的需求。1946年的《福布赖特法案》和1966年《国际教育法》的颁布,激励青年人才跨国寻求高等教育,并逐渐成为一种追求。美国成为世界上接受来美留学生最多,同时也是向国外输送青年学生与学者最多的国家。
2。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20世纪80年代,大学国际化思想逐渐成熟,至世纪之交,美国已经涌现出一批讨论教育国际化的论著,如指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提出了环境、能源、贫困、和平等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寻求解决,教育必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努力等等。这些理论至今还影响着美国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在实施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美国的一些学者还注意到:许多到美国学习的学生是来自本国最具潜能的那部分年轻人,他们留在美国有助于推进科技创新,学成回国则将产生较大影响力甚至执掌大权,他们对美国国家发展和美国与他国政治关系皆有积极意义[1]。
3。大量接受外国留学生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接受外国留学生41万余名[2]。2005-2006学年,美国总共接受了将近80万名各国学生与学者,外国留学生约56万 余名,其中43%接受本科教育,45%接受研究生教育,12%接受其他各种类型的教育。他们集中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域以及加利福尼亚州。2007年,中国留学生在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求学的人数就已达到687人。知名度高、师资力量强、学费相对适中的州立旗舰大学就成了吸收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一类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10名大学拥有全美8。2%的留学生,校均接近4千名。外国留学生中约62%自行解决学费来源,25%相对优秀的学生从所在学校获得一定额度的奖助学金。 联邦政府对外国留学生仅提供不足1%的资助比例,其他少量的经费渠道来自政府其他部门,或诸如福布赖特基金会等按特定的使命而设立的资助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自筹经费赴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每年仅光学费部分就带给美国一笔不菲的财富,约为60亿美元左右。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留在美国创业或就业,带给美国的经济利益难以估量。
4。加快引进科技人才
科研实力强、设施条件现代、学术思想活跃、薪金待遇高、可以申请绿卡等因素,使美国对外国学者具有很大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总共接受了6万余名各国访问学者。据欧盟的有关调查,仅1996年,美国从欧洲引进了1720名高端科技人才,其中大量的是英国人,包括一些牛津大学的教授。“911”事 件发生后,美国对外国人赴美严加审查,但同时针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中美国本土人才短缺的现象,加大力度从亚洲等地域引进科技人才,颁发的H-1签证多达20万份[3],60%以上为亚洲人才,其中又以印度软件人才最为典型。至2005年,美国年均接受的访问学者与各类研究人员稳定在20万人左右。麻省理工学院约1500名科技人员中,本国人才不及50%。外国科技人才在美国工作获得的年薪一般在5-20万美元之间,相当于在本国薪金的10倍以上。外国学者在美国本 土与美国学者合作科研,他们联手攻克一些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他们的智力交汇形成了巨大的创新力。相当一部分博士后人才或学者留在了美国,成为美国人才聚宝盆中源源不断的财富流。
5。教育国际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尽管各国都在强调教育国际化,但实际上对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并未形成一致的共识。2007年,南京大学庆祝105周年校庆之际,召开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 外校长们认为教育国际化的含义有待进一步探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从教育实务出发,“国际化”的重点在于大量招收外国学生来填补课席;一些政 治家注重“教育国际化”旨在培养下一代有话语权的国际友人;有的外国教育家认为中国学生比较勤勉,吸收他们有助于扭转本国学生日渐下滑的学风;俄罗斯近来 积极推动重点大学到原独联体成员国家设立分校。像美国这样积极构筑人才高地,持续形成强大吸力,引入各国优秀学子接受美国价值观和科技人文教育,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置于战略的高度来筹谋,不失为上上策。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对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部门也已将教育国际化纳入中长期规划之中。前几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际合作办学使一些学生有机会在国内学习而获得国外文凭。现在则更加重视引进重量级国际科技人才。今年教育部决定设立专项资金,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培养博士人才,并建立优秀人才学成回国担纲重任的良好机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形成国际人才汇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