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月
张岂之 西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4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提出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并详细阐述了大学开展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同年12月在北京大学报告厅举办了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报告会,季羡林先生、杨叔子校长、袁行霈教授等做了内容深刻的讲演,我也发了言。大家都赞同条件具备的大学准备开出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15年来我在大学的工作,除自己专业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以外,一直与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结伴而行,为她兴旺而高兴,为她低沉而担心,并在这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因此,我今天的
发言题目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15年》,仅谈两点体会。
一、应十分珍惜我们自己的基本教育理念
我国的基本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事实证明这个实施并不理想,应试教育长期占上风,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则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 1999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此项工作才全面展开。此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都与对“素质教育”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密切相关。质直地说,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对此基本理念的发掘和阐释远远不够,而且不时有被淡化的趋势。这里,我们不能不说:我国高教界应十分珍惜自己的基本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什么?简洁地归纳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不止一个。其中有我国百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实践经验(正面与反面)、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某些教训,同时借鉴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全人类(主要是西方)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最主要的一个来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这在他们的主要著作中都有所论述。
马克思、思格斯所说的“自由”是有严格界定的,根据我国一些专家的研究,认为它有三种含义:1.法律上的自由观念,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个人的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2.哲学上的自由观念,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得越充分,获得的自由就越大;3.社会制度上的自由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面对的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束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希望在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有一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由于“自由”一词界定的复杂性,我们在教育理念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论点,直接用“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更加简洁,而且和中外教育思想中的精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上述论述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也仍然是准确无误的。
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除此还有道德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等,它们互相渗透、促进。大学的职责在于培养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学人研究美国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特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这对我国大学实施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不过,也要看到二者间的区别。我们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关于教育基本理念的阐释包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这应是题中之义,它和美国的通识教育并不相同,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美国的通识教育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之中,这是大家的共识。这里我想补充一句:中国的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根植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还有,我国素质教育是将人格养成的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融为一体,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而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则是这种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通识教育,是必要的,但是不宜将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而用通识教育来代替。
近些年来,从媒体上可以看到,介绍西方人文教育哲学,出现了许多名词术语,如自由教育、自由人教育、普通教育、公民教育、宏通教育、博雅教育等。作为教育学方面的专门研究,对众多名词术语加以厘清,以便进一步研究,很有必要。但是在教育的基本理念上,我们不可以丢失自我,应坚持素质教育。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一些大学的文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华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至于艺术类课程,有的大学将它归属于人文学科,有的单独列为一项。每一类别的文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有相应的选课目录,并附学分数。关于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我已写有专文,这里从略。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专门属于大学生,而是包含大学的整体,其中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以至校园的文化品味。将一所大学建设成为有高文化品味的大学,不只是从景观上着手,而且要从大学精神层面加以塑造,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
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仅从学科关系角度考察,无疑依赖于不同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
大学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如果只是关于几条行为准则的阐述,那就很难有感染力。当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现象、艺术表现、审美情趣相联系的时候,它就具有了生动活泼的内容,大学生们才乐于接受,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德育应当和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结合。从哲学意义上说,所谓“结合”必须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以及矛盾统一体内不同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如果认为只有单一性,那实际上就取消了“结合”。
相互渗透并不是以德育代替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用文化素质教育去排斥德育。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这种偏执的情况。今天要强调的是:德育课吸取文化(人文)方面的某些生动活泼的素材,以充实道德教育的人文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另一方面,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也要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或者发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否可以这样表述:保持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各自特点,同时进一步探索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途径,以及二者的结合点。具体讲,在德育中要有中外优秀文化作为道德教化的大背景,使德育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效性;在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中以德育作为引导,使它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影响力,从而使素质教育都能围绕一个中心(即“人的全面发展”)而转动。
文化素质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相互渗透也是必要的。大学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育点是关于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质,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知识传授和形象感染,着重于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教育。这二者的相互渗透,是指用先进文化指导文化素质教育,使它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同,同时,以文化素质教育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先进文化的兴趣。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与吸引力,如果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就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提高其学习历史和现实中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可见这二者不但可以而且应当相互渗透。当我们在介绍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优秀成果时,总是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来加以阐释,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政治的价值取向,文化完全离开社会政治的价值尺度,那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专业课的相互渗透问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义遒先生有不少文章谈到这个问题。我个人对此没有深入研究,只有一点实践体会。1995年我按照清华大学教务长吴宜生同志的安排,给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开了一门“中国哲学精神”的讲座课程(这大约应属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之列),讲授10个小时,记学分。所谓“基础科学班”,是选择理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过培养,希望他们将来成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优秀人才。我为这门课指定的必读文章中,有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还有杨振宁先生的文章:《美与物理学》、《邓稼先》和《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课程结束,学生写了“学习收获”,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科学中蕴含着美。简单的方程与简单的定理支撑起了科学的高楼大厦。……《老子》书中,一个‘道’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其中却包含了宇宙的本原、宇宙的生成、人生的哲理。复杂的世间万象,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道’。这个‘道’与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认为不仅科学结果是美妙无比的,科研工作者对真理的探知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美;成功是美,失败也是美;一帆风顺是美,百折不回也是美;喜悦是美,悲哀也是美。……作为大学生,作为一名将来要搞基础研究的学生,我应当‘单纯’,能面对周围种种诱惑;同时我又要‘复杂’,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文化内容,才能有助于我达到科学的高峰。”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以为,发现美,感受
美,固然重要,而挖掘美的源泉不是更加重要吗?物理学家说,物理学是美的;数学家说,数学是美的。我不知道生物学家是否说过美的话,但只要看看DNA分子那奇妙的双螺旋结构,你能说它不美吗?然而,这美究竟源于何方?……如果你想想美的源泉,你很快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抽象的公式比其他东西能包含更多的更深层的美?我应当有勇气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美’!”班上同学们的这些感受虽然多是朴素的,但它们都是宝贵的起点,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感情与风格之于自然科学研究,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需要有文化(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与专业研究是相通的,前者是精神支柱、追求真理的动力,后者则是对自然奥秘的探索,这二者相得益彰。
我还要提到由我负责的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1994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本科生)开出选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后来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又不断改进,于2003年被列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此课程后来分为“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宗教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4门选修课。15年来,凡是到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做教师的博士,都必须面向全校大学本科生开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以此提高教学能力,扩展知识面,接受教师职业的基本训练,没有哪一位是不做教学工作而只做科研的。同时,我主编的通俗性文化普及刊物《华夏文化》,是经国家出版总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17年来给师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园地。
教学离不开教材。20多年来我将许多时间用在编写教材上,开始并不是教育部布置的任务,而是我自觉地认识到编写教材的重要性,主动与其他专家合作编写了《中国思想史》(1989年)、《中国传统文化》(1994年)教材。后来有人邀请,又编写了《中国历史十五讲》(2002年)等。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教师编写教材,以后再讲课,就会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我还有一点体会,如果不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出发,而从大学生面对的具体问题着眼,教师与他们谈心,解答疑难,鼓励上进,这也是一种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在20世纪末,我和青岛大学、湖北大学、西北大学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们有过不少的通讯往来。他们的来信我至今保存,而我为了回答他们的问题而写的信,可惜没有留底。今年元旦我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做完学术讲演,一位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前来对我说:“张先生,还记得我吗?我读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时,心中有些困惑,写信给您,请您指点,您详细地给我回了信。我十分感谢您。”这使我感动。我越加觉得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门包含多种内容的课程,其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这使我想起清代诗人张维屏的一首春草诗: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千古愁。多情惟有此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
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仿佛春草一样,虽不显眼,也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它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用“春草”一词来表达很恰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