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
摘 要: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的发展基于自身文化的秉性即文化力,大学要实施文化管理,从深层精神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和表层物质文化入手,培育大学文化的导向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做好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和学校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力;文化管理;文化育人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大学原有三大功能基础上赋予大学新的使命——文化传承创新。可见文化在当代大学中的重量和分量。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从创立起就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英文university来自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是“整体”、“社会”、“世界”、“宇宙”。大学从词原上就已经蕴含了包容万象的特性。这种包容生在大学千年历史巾不断发展丰富,使大学成了一块包容不同学派、观点、人才,能够自由千展各种学术研究和探讨的领地。大学胸怀宽一,包罗万象,求真、求善、求美、求新。对学术而言,有不受约束的天地;对学子而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学校而言,百川汇入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大学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即在于此,多姿多彩,繁荣蓬勃的生命力也在于此。
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教育主要是精神生产劳动,是“人”的生产,完成的是人由生物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改造着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教育要表现的就是一种精神,没有文化战略的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办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氛同,一种环境,人无不受环境的影响,什么样的环境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大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创造新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不断创造优秀的文明成果,以此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服务社会,延续和扩展人类的文化命脉,促进人类不断进步。大学也对社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健康发展。自古以来,大学作为社会的旗帜一直是社会的精神支柱,起着引领和主导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责任。
二、实施文化管理,培育文化力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育既是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自我提高的过程。在管理学中,文化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人具有从众心理,文化一旦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每个人自会以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规范在另一种角度上也是制约,文化不是硬规范而是柔性规范,是靠人的修养、自觉意识和羞耻心、社会良知来无形规范。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无所不包,但人的修养和社会良知等软规范却人人都有,并且伴随人的一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的约束和影响具有无穷的力量。大学是高素质人才汇聚之地,大学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自觉意识,具有实施文化管理的先天优势。
文化是一种力量。大学的发展基于自身的文化秉性,基于大学文化的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这就是文化力。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这既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旨,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
人创造文化,文化改变人,好的文化由人创造出来的。比如,幽雅整洁的教学楼和教学环境,这是人造的文化,在幽雅文明的气息和环境中,人们会自然而然产生严肃、守纪律、规范自己言行的想法,就会觉得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衣着不整等行为不合时宜。大学文化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融会贯通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每一点,每一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大学文化具有系统性特征,大学文化是母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大学文化是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的和谐结合。文化力也由这三个方面来展现。
导向力。大学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大学的价值取向。高校的一切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要体现其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学文化,可以看到一所学校走过的道路,而且大学与时代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时代精神。例如山东政法学院是新建普通高校,由成人教育转向普通教育。该校首先抓的是文化创新,探索形成新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文化,从文化理念人手引领山东政法学院全面转型。作为新建高校,与老牌综合性大学起点不一样,任务也不一样,要尽快提升办学质量,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必须立足于自身特色,而所谓特色在文化上表现为与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在学术上表现为优势卓越的学科和专业。该校确定了“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错位竞争”意在建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突出实践能力为主体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与其他老牌综合性大学错位,根据教学型院校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确定山东政法学院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特色:一是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个性化、复合化、融通化三位一体,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以社会需求特别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分层次发展。在课程体系设计、学科建设、服务面向上打造特色,拓展自己的人才领地;“特色发展”是用一整套特色体系来保证育人模式的实现,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四个方面人手,整体构建该校的特色体系,打造学校品牌。
凝聚力。大学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一是人才,二是进步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技。大学文化可以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等要素,凝聚这些要素,进行优化与配置,离不开和谐的制度文化。没有和谐的制度文化,有可能导致学者相互歧视、学术死水微澜、学风浮躁短视。
制度文化渗透到每一师生员工,渗透到大学的所有角落,所有活动,具有统一思想意志,激发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能够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协调步调。人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学说。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集体这个途径和中介。学校作为一个组织、一个整体,需要统一的意志和行动,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围绕一个目标,朝向一个方向,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全校一盘棋,讲和谐。在整体大和谐的前提下,充分张扬个性,展示各人所长,发挥个人作用,求大同存小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的终极基础,而社会制度则是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如果社会制度是和谐的,它就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大学是育人的地方,是传播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地方,制度设计更应当合法、合理、合情、和谐。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管理制度、后勤制度、人才制度、分配制度等等,不管涉及人、事、财、物,都要与大学的使命相一致,与大学自身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内部分工上,各部门有不同任务和职责,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整体上,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益也是一致的,制度的规范范围和具体表述肯定不一致,但根本目的和基本政策和价值导向肯定一致。管理实践表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从另一种角度看,再健全的制度如果忽略了文化、道德、信仰、理想、道义这些软性约束,同样不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校的制度规范是对师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师生都必须执行,引导师生认识到制度规范的普遍约束,是一种责任,遵守制度规范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是学生的最基本行为准则。尽量避免生硬严厉的制度威慑,淡化约束,强化引导;淡化控制,强化自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那些不能与大局保持一致的职工就会感到格格不入,感到无形的压力,自然会自觉向大局和集体靠拢,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彻底失去地位和市场。
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正是有了制度文化引导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全校一盘棋思想,学校才营造出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同理想与个人愿景,统一意志与个人特长的有机统一的和谐局面。
渗透力。大学文化一旦渗透到师生的内心,就会形成无穷的精神力量,形成集体荣誉感,能够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发展奋发向上,奋力拼搏。在逆境中不会退缩,同舟共济,把个人与学校集体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顺境中则永不停止进取的脚步。
如果说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的话,那么,物质文化就是学校的躯干。学校的环境、建筑、设施等硬件构成的物质美和体现出来的人文意味构成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的要求,精神文化也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表现。
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统一规划,全盘考虑,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花草树木,山水鱼石皆有生命,皆有精神,校园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发掘、利用校园环境,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用优美的校同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重视大学的人文环境建设。按照实用、方便、美观、节约的原则,搞好文化设施设计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字、广场、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写好校志、建好校史展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牢记创业艰难,增强师生进取的豪情。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师生生活在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文化的潜移默化和滋润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得到升华。
三、深化文化育人
大学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大学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归根到底离不开文化。“文化育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
所谓“化”,就是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思想里。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培育人。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说明了人类的文化起源于人类意识的觉醒。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教育的功能在“化”,大学的功能也在“化”。大学不仅仅要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还要让学生“悟道”。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感悟人生、感化心灵的功能。教学是大学最基本的活动,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都在突出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都在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和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文素养,博大的人文精神,对陶冶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等正在形成过程之中。在这个时候,有无文化的介人和渗透,有什么样的文化介入和渗透,结果是大不一样的。高等教育中,文化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必须承担重要任务。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作为思想文化的前沿,最先感受到复杂化的思想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大学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又是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这样一种机构——它自觉地献身于对知识的追求,力争解决难题,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人们的成就,并用真正的高水平去教育人。”这种阐释赋予了大学一种不同凡俗的高层次使命。当前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功利化倾向抬头、大学精神异化的现象不容小视,大学的科学发展与学术繁荣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平等、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界定,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先地位在教育指导思想中得以正式确立。自古以来立品做人为第一。大学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高校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文化。
大学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为载体,赋予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时代使命、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有了这些,青年学生就有了道德底线,就有了实现良好发展的前提和不断升华的基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基础,道德品质是灵魂。引导学生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得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大学文化育人一定要突出育魂扎根,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沃土上,育社会主义这个魂,让青年学生有中华魂、民族根。要让学生学习历史、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心理知识以及哲学知识等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艰难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憧憬美好的未来;让学生了解心灵的发展,懂得生命的可贵,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实现身心和谐,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