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2-04-2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读书,也是如此吗?
华大基因CEO尹烨曾在分享他的阅读体会和书单时,称自己每年读书200多本,引发了大量讨论。
实际上读得快的人并不少,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称他大学期间读了上千本书,“股神”巴菲特每天能读500页。近日,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推出自己的新书《阅读的方法》,介绍“刷书”心得。
是不是“车马慢”的年代过去了,我们的读书速度也要相应地“水涨船高”?在这个快时代,慢阅读还有价值吗?
从我们采访的专家和整理的资料来看,“站”慢阅读的人也不少。而且细究起来,快慢与读书目的、文本本身等极为相关,并无优劣高下之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谈谈读书速度。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悟读、精读和泛读
俞敏洪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读书速度极快。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大学里,除去教科书,平均每年阅读200本书。大学期间因得肺结核在医院待了整整一年,这段时间几乎每天读一本书。
创办新东方之后,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平均一年泛读200本书、精读六七十本书。
俞敏洪读书为什么那么快?是不是有独特的阅读方法?
大概收到了太多网友提出的类似问题,俞敏洪曾在自己的公众号“老俞闲话”中,特意写文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俞敏洪把读书分为悟读、精读和泛读。
所谓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理解和阅读,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出来。需要这样阅读的是顶级经典著作,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有重大价值的著作,很像古代的学习,要求学子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俞敏洪说,今天我们不一定非要把四书五经都背出来,但像《论语》《中庸》《孟子》这样的书依然值得深度理解,并把其中好的内容背下来。
这样的书,俞敏洪认为一天只要读一段就行,要反复咀嚼、反复朗读,直到有所领悟才罢休。
所谓精读,就是碰到特别喜爱的书,在文笔上、知识上、思想上、高度上都有启示的图书,可以多读几遍。
俞敏洪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四到五遍、阿来的《尘埃落定》读了三遍,岳南的《南渡北归》厚厚三本书、百万字,他读了两遍。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总该有十本左右的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通过深度阅读,提升自己的情感度和智慧度。
所谓泛读,就是泛泛阅读。
俞敏洪认为,大部分的书泛泛阅读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宽度。在出版和信息泛滥的时代,书中的内容很多是重复的,甚至是无效的。
拿到一本新书,他会先随意从中抽取几页阅读,如果读出点感觉,就会从头往后顺序翻阅,凡是觉得啰嗦不值得花时间的地方,就扫一眼过去,需要认真阅读的段落,就放慢速度仔细阅读。读到好的地方用笔做标记,这样读完了可以把重点再读一遍。
俞敏洪的泛读速度大概每分钟一页,一本300页的书4个小时左右读完。但泛泛阅读也不是读过就算,他说,书中如果有给自己灵感和启迪的地方,依然要重点标注出来,或者扫描存档,以备以后学习和引用。
(本报记者李芸根据“老俞闲话”发布的内容整理)
华大基因CEO尹烨:
书越看越薄、越读越快
关注科普达人尹烨的读者,恐怕都对他读书量之大印象深刻。
今年春节前后,尹烨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尹哥聊基因”上分享了他的阅读体会和书单。他说,近十年来自己每年精读的读书量在100本以上,加上泛读一共有200多本。
很多人好奇他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怎么还能读这么多书?尹烨的回答很简单——“我看书快”。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快?尹烨说是因为“看得多”。
尹烨解释说,他读书读得快,不是一两天练就的,而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书越看越薄,因为新知识点越来越少,自然越读越快。他打比方说,当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就会觉得每个东西都是知识点,遇到的每个“物件”都想装进自己的“工具箱”。但当我们手里的“工具”越来越多时,能装进“工具箱”里还不重样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即便出现了新“工具”,我们也能快速识别和收纳。
如果读的书涉及新领域、新知识呢?尹烨说,那他就不奢求第一次就能看明白、学透彻,而是抱着常看常新的态度,不时回顾,以求更进一步。
会的东西多了,不会的东西也不急于求成,这样一来,需要做笔记、背诵和领悟的东西就少了,阅读的速度自然就快了。这是尹烨读书快的“窍门”。
当然,读书快少不了专注的作用。尹烨把专注作为自己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当我们投以专心,不为外物所累,真正做到出现实之世、入书中之世,才能足够迅速和高效。”尹烨习惯在读书时泡上一壶茶,书香、茶香缭绕,沁人心脾、养人心性,更能让人进入状态。
尹烨读书快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选书逻辑。他自言,如果随机给他200本书,他一年是不可能读完的。尹烨在“尹哥聊基因”中分享过他的选书逻辑。
生命科学类的书,穷举,因为这是他“吃饭的本事”。一本生命科学类新书,200~300页,他能1小时读完,其中的新知识不会超过20%。
科技类的书,评分高的他会努力覆盖50%以上。尹烨对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相对熟悉,而在天文、地理、深海等领域可能会遇到新知识,对于这类有新知识的书,他会精读。
针对一年中的热点,如2021年的双碳、农业和种业等,他会在短时间内买来所有的书,集中时间利用遗忘曲线原理(一个知识点记7遍)快速读完(一周内20~30本同类型的书),同步准备幻灯片材料,并选择不同群体及时讲2~3遍。一番操作下来,这部分内容就会以结构化的方式贮存于他的长时记忆脑区。
对于哲学类书籍,尹烨说自己40岁以后越来越喜欢,每年读10本。“读了哲学书你才会明白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的道理,从形而上的角度,你所谓的真知灼见,先贤们早就用不同的阐述方式说过了。”
尹烨读书有自己的习惯和方法。他对读的每一本书,都会进行批注,尤其是生命科学类的书籍。他习惯把阅读的时间记下来、给书打分,会把书中的知识点、金句包括错误简要地写在扉页上,并标上页码。有时,他还会把书中的精华内容背下来。这样一来,书真的越来越薄了。
在尹烨看来,一个人一年读200本书或许需要积累和训练,但一年读50本应该是大部分人“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坚持永远比天赋重要,与其等待,不如行动。
(本报记者张文静根据“尹哥聊基因”发布的内容整理)
作家、《南渡北归》三部曲作者岳南:
真正的阅读要从字里行间读出味道
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国立戏剧学校的专题,学校1935年由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来迁到四川江安成为国立剧专。
这个学校存在了14年,其间经历了抗日烽火的洗礼,培养戏剧人才1000多人。有的卓然成家,如凌子风、石联星、谢晋、项堃、耿震等。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部分转交于中央戏剧学院。
因为要撰写这段历史,3年来我读了大约400多本相关书籍,有人物传记、戏剧故事集、论文等。因为以找材料为主旨,所以我对搜集来的书籍,有的读得细,一本书需要几天、十几天,有的粗略一翻,大约几个小时。
如果是读一般的小说,翻过也就可以了。能否记住,就看书中的情节是否能吸引住你,或者说打动你的心弦。人的心是有弦的,如果打动了,自然就记住了,如果是“毛毛雨”,自然也就在一阵凉爽之后蒸发了,想留也留不住。
但有的是必须精读细读的书籍,像这次我写国立剧专必用的《余上沅文集》《曹禺传》《张骏祥传》《焦菊隐传》,以及《白杨传》《谢晋传》等。这些书,许多线索都在其中,有的人和事写得比较隐晦、含糊,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需要停下来仔细琢磨推敲,且要根据当时的情景予以思考、推理,还要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地位以及环境加以思考、比较。这样才能从中悟到一些文字间看不到的东西,或者从字缝里找到你所要找的东西。
如果不加思考,只是泛泛阅读,稍不留神或稍有疏忽就从眼前滑过去了。
读这类书,我都及时做笔记,而且大多是边读边加旁注。一本书读完,再把旁注按章节一条条输入电脑。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只要提到一本书,打开电脑一查,内容清楚,重要部分和节点甚至主要人物对话等都有记录。
如果不做笔记,就会成为“书到用时方恨多”的反面典型,这对写作是很不利的。
以上我说的都是“功利性”的读书,再说一点非功利性的读书,也就是真正的阅读要达到的境界。
这个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从字里行间读出味道、读出智慧、读出作者真正要表达和传达的一种精神。近的如读陈寅恪的《论再生缘》,远者如读司马迁之《史记》。
像《史记》这类不世出的历史经典,真的是博大精深,够读书人精研一辈子的,即使如此,一代代读书人薪火相传,都没有完全弄明白内中堂奥。远的不说,自清代以来,就有无数考据家围绕《史记》作过研究探赜,发微知著,从流传下来的成果看,确是给我们今天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以上是关于阅读的点滴体会,不一定适合所有阅读者,算是一家之言吧。
(本报记者李芸采访整理)
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
读书着什么急呢,又不是赶路
我读书一直很慢,慢到经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编辑。编辑往往需要读得快,而且我是那种经常能读出声儿的。从这一点来说,编辑工作于我而言,有时还真挺“痛苦”的。
一本中等体量、20万字的长篇小说,我读完一般要花两天时间,而且是较长时间下的沉浸式阅读。这个速度对于文学编辑和职业作家来说,算很慢了。
当然,读书慢也有好处。我每看完一本书,就等于批注了一遍,错别字都能勾出来。写书评,有人会看几遍再动笔,我一般看一遍就可以写了。读得慢,也读得相对透一些。
或许有人会问,读书慢是不是会浪费时间?尤其是还可能读了一些不必要读的书。但其实书读多了,自然会长出些“识书”的本领来。
文学书,我会首先看看它的题材、语言、叙述风格,还有装帧设计。我对书的装帧设计很挑剔,一本好书应该让人一看就被吸引,拿到手里掂一掂、闻闻味儿,就能有所感觉。识书如识人。如果一本好书被做成了地摊货,那真是暴殄天物了。
史料类的学术书,如果一上来都是“最”字,信口开河,下一些没有节制、不负责任的定义,或者一眼看去“稀汤寡水”,就是说信息量不大、力度不够,我也就不读了。
除非一本书特别重要,或者我一直想读,那么即使文字或翻译很差,我也能忍受。除此之外,书拿到手,大概翻翻,心里也就有了判断,而且这个判断基本不会错。几乎没有读到半截儿才发现这本书不值得读的情况。
相比于文学作品,我可能读史料类、传记类书籍更多。现在工作忙,不像过去读书可以漫无目的,所以读书可能也越来越“功利”了,读的书要么是自己一直想读的,要么与我的写作有关。
当然,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我也有很快翻完一本书的时候,但对我来说那不算读书。读书一定是认真读完,并且能品出滋味来的,能实实在在地吸收它的营养。这种精读、慢读的书,我一年会读四五十本。
我读书的一个习惯是无笔不读书。实在没有笔,就折页,把书页折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宽、有的窄,有的一折、有的好几折。书里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就用指甲划一道痕迹,等有笔的时候再重新圈出来。我读的每本书,都会留下很多痕迹。有很多喜欢的书,读完就划得不成样子了,我就再去买一本新的。
我身边也有很多读书读得特别快的人。说实话,读书是一种能力。我30多岁那会儿,甚至想过专门去学习那种快读、快速抓取信息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读书方式。后来想想,一把年纪了,算了。况且读书嘛,自得其乐就挺好,着什么急呢,又不是赶路。
这世上的书,你永远也读不完,还不如扎实地、笃定地、心安地、快乐地读那些想读的书。当然,我很羡慕人家有读书快的能力,但咱没这能力,我这也属于“破罐破摔”吧!
(本报记者张文静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