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2-27
作为大学的中心与灵魂,教学通常具体体现在课程上。因此,课程也就承载了大学的核心价值。作为大学教师,上好课既是任务,更是使命。上课离不开备课,根据教学经验与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教师备课存在着备自己、备学生、备哲学三重境界。
“备自己”就是教师用课程知识武装自己,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它平常似乎不值一提。但作为大学高深学问的传递者,教师在“备自己”的过程中不但要搞清楚课程内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大学知识不同于中学之处在于高深,而不在于数量的庞杂。因此,对课程中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备课的重中之重,非此不足以体现大学课程的特点。事实上,目前很多课程平庸化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抽去了大学知识的高深特性,从而失去了高深学问的吸引力。
其次是对于课程以外知识的了解。课程知识都是以体系的方式呈现的,一门课程既有内在的体系性,也构成更大体系的子系统。因此,教师不但要掌握课程内部的知识,还要花精力了解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不然就很难说清楚所讲课程所处的大背景,最终使课程孤立起来,从而难以应用。
“备学生”指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认识。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备自己”上。但是,学生既是课程的主体,更是课程的归宿,因此备学生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细节,如已有知识结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不同群体的差异等,才能知道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才能更高效率地授课,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此所谓“知己知彼,上课不殆”。
备学生作为第二重备课境界的背景是,这方面的严重缺失。现实情况是,教师连备自己都有些力不能及,更说不上备学生了。
“备哲学”指教师应该学习一些哲学知识,因为哲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但是,笔者所说的哲学不一定是纯粹的哲学理论,凡是超越课程知识的理论、方法,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都属于笔者所说的哲学知识范畴。这样一来,不但唯物论、人本主义、分析哲学、实用主义等哲学理论可以借鉴,系统论、相对论(指它的思想方法)等也是极好的思想武器。
更有甚者,一些原本属于课程知识的理论,由于它们具有跨学科的价值,因此可以升格成为“哲学”知识。例如,数理课程中的变换概念,物理学中由简到繁的认识逻辑,物理化学中的理想化方法,材料学科中结构决定性能的思想,它们都不是限于一隅的知识,都具有跨学科的普遍价值。
对于这类“哲学”知识,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应该认真对待,主动“备课”。应该学会利用“哲学”知识解决高难问题,因为很多学科问题在学科范围内往往很难解决,此时必须有超越学科的能力,而“哲学”知识学习是培养超越能力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