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02-25
日前,《2013年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发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通用就业力总排名位居全国第五,居全国财经类高校榜首。
学校党委书记王玲说,好的就业有赖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对外经贸大学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人才作为办学的首要目标,着眼于把每一位学生都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学校着力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学校都会为其找一位负责的指导教师,保证讲台质量不滑坡。从2009年起至今已有150对新老教师结成对子。
带教法 育英才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王明喜的“导师”是刘树林。初上讲台,师傅对他的第一项要求是“站稳讲台”。
王明喜是刘树林教授指导过的博士生之一。刘树林主讲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都深深地印在王明喜的脑海里。而王明喜任教第一门课程就是“数理经济学”,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但导师刘树林却很紧张,把自己多年积累和更新的教辅材料,幻灯片、教学大纲、给学生选择的作业题全部交给了王明喜。
“刘老师说,自己讲授‘数理经济学’已经十几遍,但每次重新讲授这门课时,仍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特别向我强调,教学不能有一丝马虎。”王明喜说,“接过教辅材料,望着一脸严肃的导师,我感到了三尺讲台的庄严。”
从此,师徒二人同教一门课,王明喜经常向刘树林请教,有时甚至会因各持己见而争论,观点在碰撞中擦出许多火花,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更融洽了。
“让我们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学校对我们的信任,是荣誉,更是责任;指导青年教师对我们来说,是义务,也是使命。”刘树林说。
带科研 出成果
2010年,国际商学院的青年教师李瑜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她把取得这一成绩的最大“功劳”归于导师林汉川。她说:“林教授以他事无巨细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事必躬亲的热心品质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激励。”
李瑜申报基金的申报书第一稿只有20页,就在她把初稿发给林汉川的第二天,导师就给她打来电话。从申报书的题目,文献综述的写法,到具体词句的选择,以及申报书的格式,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李瑜的笔记做了四五页。按照林汉川的意见,李瑜逐条地对申报书进行了修改,修改完的版本扩充到了60多页。“从你这份申报书中能看到打动评委的学术良心。”这是林汉川对李瑜的鼓励,也深深触动了她。
此后,林汉川邀请李瑜参加他主持的项目。这段经历让李瑜对学术科研的氛围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李瑜说:“回首4年,我从林汉川老师身上受益良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顺利度过了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为今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树师德 出人才
青年教师拜师活动,目前已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品牌活动,并在2013年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
老教师以其高尚品行影响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进而去影响更多的学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形成了浓郁的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一大批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青年教师也在这项活动中获得成长,多人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参加拜师活动的两位青年教师杨震宁和王吉美还主动要求赴新疆支边,表现出奉献精神。
张新民副校长等20余位校院领导带头,有十余位资深教授更是连续几年参加活动,勇带新人。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拜师结对的24位青年教师中,有8人在本科教学评比中获得前10%;在2010年拜师结对的35位青年教师中,有10人获得教学前10%;在2011年拜师结对的46名青年教师中,有5人获得教学前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香深有感触地说:“拜师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快速成材搭建了平台。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终身受益,指导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承担重任的同时,勇带新人,这是学校事业常青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