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建设当破局
发布时间:2023-03-29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3-03-21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战略人才竞争的语境下,相比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战略人才问题更容易受到忽视。但事实上,在我国关于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中,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力量的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实践证明,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激励作用更显宝贵。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通过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以中国之理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及在解决“卡脑子”“卡嗓子”问题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必须明确,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塔尖力量。其思想水平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养,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建设尚难满足国家需求

从目前来看,国家和社会层面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的认知和关注度还不够充分和健全。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定位依然不够清晰、不够突出,培养目标也不够明确,相关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规划、政策制度供给等难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去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助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高度肯定与支持。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两方面任务中,“人才中心”是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设一支信念坚定、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兼具本土关切和国际视野的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梯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核心和关键。衡量其是否建成的首要基础性指标是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梯队的规模、质量、结构和辐射效应;而评价其能否长期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性指标,则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中心”的建设水平和建设成效。

人才培养应多管齐下

要培养出堪当大任的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第一是要正确处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应有的核心地位,为此类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供根本政策保证。

第二,要高度关切战略人才培养,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始终把“为谁培养人”放在首要地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要求,回答了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何种综合素质的问题,同时也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和战略人才个人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从时代大局出发,认识掌握和用好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胜利。

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的问题意识、前沿意识、战略意识、时代意识以及跨学科意识,要善于融通生成,勇于创新,彰显中国特色,突出中国价值。

第四,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猛将必发于卒伍。战略人才的培育、成长、发现和使用有其自身规律,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现阶段,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涉及意识形态属性相对较强、成长发展和评价机制相对特殊等原因,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从设计到指标分配等支持力度相对不足。

同时,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的人才发展改革进展相对迟缓,机构编制、绩效考核、经费管理等传统瓶颈因素依然还在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现阶段在服务“四个面向”,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长远需求、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问题,这些必须予以正视并积极探求解决之道,不可贪一日之功。

第五,要突出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牢牢把握时机,长远布局,精准施策,努力革新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四个统筹”——

统筹把握“时”与“势”。身先士卒,科学规划,加强交流,不断引领、带动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引育工作战略升级。

统筹铸牢“根”与“魂”。坚持打造政治和品德素质优先、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集“经师”与“人师”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统筹规划“轴”与“翼”。以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梯队构建为主线,不断优化人才管理制度体系,衔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构筑人才可持续发展“雁阵格局”。

统筹探索“破”与“立”。坚持改革创新,根据学科和人才特点探索多元人才选拔、管理、服务和考核体系,持续激发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活力。

(作者:葛珺沂,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教学部副部长;刘涛,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