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第10期
摘要:“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地方高校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建设。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分析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我国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创新能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十三五”建设发展全局的总纲和主线,其中创新居于首位。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决策,也是在这一形势和背景之下的战略部署。毋庸置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都必须是一流社会服务和贡献的提供者、创造者。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应积极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的洪流,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中彰显一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也因此成为自20世纪后期以来学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国内外学者纷纷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产业集群以及政府、企业和大学构成的“三螺旋”模型等也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建设,随着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库、人才库和思想库的高校,其创新能力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分析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不足,探讨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途径。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斯坦福大学一位校长曾讲过:“斯坦福之于硅谷,正如硅谷之与美国”。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今天世界信息技术的圣地麦加,引领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龙头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之外,正是因为斯坦福大学给予的充分的阳光和养料。
1、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这是伴随“区域创新体系”的出现就存在的既定事实。区域创新体系最早由英国学者Cooke于1992年提出,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其定义,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均包括这一内涵,即区域创新体系由若干创新主体组成,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和创新服务机构,分别对应为体系中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创新活动服务的主体,且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是指那些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将其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播到需要它的技术创新中去,从而启发并产生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领域的过程。知识创新活动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和宽松的研究环境,需要最富于创新的人才群体。而高校,自诞生之日起,便以探索高深学问为己任,其自由松散的组织结构,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信息和人才的聚集地等特征决定了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动摇的知识创新主体地位。
2、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和转移的引领者。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落脚点,知识创新归根结底为技术创新服务,没有技术创新,知识就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技术创新又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没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引领企业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当代大学不可抗拒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使知识在区域内重新组合,引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区,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依托高校的科研条件,促进企业与高校的知识融合,为社会输送高新技术产业和能够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带动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据统计,高校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全国总额的70%以上,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2/5左右,仅从2014年度来分析,国家科技大奖七成花落高校,全国高校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共180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54项的70.9%,上述数据表明,高校作为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优势愈加明显,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储备。
3、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高校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还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承担者,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创造出来的科技知识能够以多快的速度从研究开发机构迅速扩散到尽可能广阔的范围之内,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拥有一个熟练灵活的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基础,从而使一国或地区能够在世界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并使其成果有效地资本化。因此,作为唯一能生产出“能生产和转化知识的人”的组织,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创造了硅谷神话的斯坦福大学,培养了大批杰出创新人才,包括美国总统、世界科技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社会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有的毕业生还创造了世界一流企业,如HP,Google等,为硅谷提供了大量的顶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据统计,硅谷1/4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贡献,另有创造128公路奇迹的麻省理工学院。据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的一个报告:《MIT:冲击创新》(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显示,如果把MIT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1160亿的GDP,比南非稍低,但比泰国要高。
二、我国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不足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
对区域创新体系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方面展开对高校、企业、政府等各个主体的评价,其中,与高校区域创新能力有关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这两项指标体系上。根据美国官方网站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的统计指标显示,美国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划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以及区域创新绩效等三方面。其中,知识创造主要从联邦政府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情况进行评价,知识传播主要从专利许可情况和技术转移收入进行评价,而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则有:①每千元GDP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数量;②每百万元R&D经费投入学术论文产出;③每千个博士学位持有者的专利授予情况。结合上述两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人类知识活动系统理论,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三方面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别对应高校科研、教学和服务三大功能(见表1)。其中知识创造的评价指标选取中国科技战略研究小组对应的知识创造评价指标,从政府研发资金投入和高校科研论文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高校的知识传播主要通过培养人才的教学活动实现,因此,本文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而知识应用,高校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及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来实现。因此,本文整合美国NSF知识传播和区域创新绩效的相关指标作为知识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高校区域能力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对应的功能 |
一级评价指标 |
二级评价指标 |
科研 |
1、知识创造 |
1.1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指标 |
1.2科研论文综合指标 |
教学 |
2、知识传播 |
2.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指标 |
2.2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指标 |
服务 |
3、知识应用 |
3.1科技合作综合指标 |
3.2技术转移综合指标 |
(二)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不足
1、知识创造壁垒。在知识创造能力上,当前通用的衡量指标是政府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综合情况。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研发经费增长迅速,科技论文产出增长迅速,但在国际上,我国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投入均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然而直到2012年,才实现这一目标,当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为4.28%,首次突破4%,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7%,发达国家9%仍有很大的距离。在R&D经费投入上,虽然近十余年来经费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但其投入强度一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直至2012年才首次突破万亿元,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然而,同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投入比重仅为4.8%,2005-2014年,这一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坦言,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较高,国际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指标大多在15%-30%左右,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急需加大力度。从研究论文的产出情况看,仅数量而言,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但论及质量,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以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之总和与哈佛大学一家相比,按InCitesTM 数据库检索(InCites dataset updated 2016年8月19日,Includes Webof ScienceTM content indexed through 2016年5月27日),到目前发表在《自然》和《科学》的论文数,哈佛大学为7242篇,中国4所大学之和为416篇,仅为哈佛的5.74%。另外,中国的高水平论文高度集中于包括上述4所大学在内的少数几所大学里,而美国与哈佛可以齐肩的大学足有几十所。
2、知识传播壁垒。高校的知识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进行,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人才总体质量不高。从比较视角看,我国凭借人口优势,在人力资源总量方面,稳居国际前列,然而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5年在G20国家中排名第18位,人力资本构成指数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0,。不仅如此,当前我国某些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从海洋领域看,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中国专家数量还不到全球总量的1%,只是美国的1/20,从电子信息产业来看,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偏低,仅占技术工人比例的3.2%,而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为 20%-40%之间。二是创新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关于这一点,当下大家熟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中国大学在培养“失业大军”等这些网络用语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这一问题。据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率为9.1%,2013年为8.6%,2014年为7.9%。这些数据是否真的显示我国人力资源过剩呢?非也!与大学生失业同时存在的另一问题是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从专业结构看,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专业研究与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从区域结构看,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创新型人才集中,西部地区偏少。目前我国现有科技工作人员和高等院校在校生中,75%在沿海发达地区,21%在内陆中部地区,只有不足4%的在西部边远民族地区。
3、知识应用壁垒。高校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通过考察高校的技术转移效率及与企业的科技合作情况而略知一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项目的技术转移及与企业的合作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在研究动机方面,高校大环境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教师可以获得考核、职称、奖金、名利等现实利益。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项目功利性明显,为了自身利益,为项目而项目,重数量、轻质量,真正具有实际经济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不多。在研究项目的立项上,我国高校的科技体系与经济建设相脱节,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现象日益严重。许多研究课题简单由研究者自己确定或由上级部门确定,缺乏市场需求论证,单纯考虑学术水平,偏理论价值和意义,缺乏成果的实际使用价值。在研究过程中,科技人员闭门造车现象屡有发生,导致高校科技成果的“供”与企业的“需”不对称。于是,这些项目研究成果也就成了摆设,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导致技术资源转移失败。在思想观念上,我国高校对技术转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许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也没有专业化的业务人员为科研人员提供转移帮助。加之我国关于高校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成为阻碍、制约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知识应用能力的因素。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提出,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应当每年向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年度报告,高校的主管部门及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绩效考评时应当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三、“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突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有赖于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也有赖于政府行为的外部支撑以及高校、政府、企业三大主体关系的建设。从高校自身改革而言,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探索出了一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成功经验,如创造了硅谷神话的斯坦福大学和创造128公路奇迹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一跃跨进英国排名前十的沃里克大学等,均成为成功转型的典范。未来,我国地方高校应把握当前新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努力提升自身的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地方高校要树立创新主体意识,树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巨浪将高校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其社会服务功能不再是简单的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创业”“发展经济”成为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出来的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将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大的创新辐射作用。而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是一种具备强烈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的新型大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刚好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创业型大学崛起于20世纪后期,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学生人数激增和政府教育财政缩减的矛盾中应运而生。创业型大学最典型的特征在于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作为资源的知识只是一种潜能,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特定的需要,才具有市场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形态。树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要内化到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各个过程,实现知识资源的资本化,内化为学校办学目标、办学体制、办学管理乃至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还要内化为这个组织中的所有个体即所有师生的理想和信念,内化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地方高校要突出科技创新。“双一流”建设中,服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地方高校力争在原始知识创造、基础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上有所突破。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投入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尤以基础研究经费偏低而造成原始知识创造不活跃的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政府层面,各级政府应提高研究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研究经费比例,加大对市场风险大、企业不愿投资的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而高校自身,则要紧贴市场需求,加强横向科研合作,这既能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又能走出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困境。针对我国科研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研究论文水平偏低的现象,我国高校应改革研究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等方面均应改变以往重数量、重形式、轻质量、轻实际应用价值的评价机制;鼓励基础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究基地和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鼓励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寻找国际科研合作的契机;充分挖掘高校原始知识创造的潜能,形成厚重的科研积淀。
3、地方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大学知识传播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输出产品”,即它所培养的学生除去专业背景的差别外,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学校的创业精神深深内化于每一个学生。为此,在创业型大学的知识传播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旨在培养具有开拓性素质的人才。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定位于能够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专业人才或普通白领,而是拥有创业能力、能够自我雇用,甚至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创业者。为此,高校不仅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当前的创业环境,了解创业风险、把握创业机会。落实到操作层面,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学分设置上,将“创业基础”纳入必修课程,设置创业课程学分要求;在专业设置上,淘汰“夕阳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融合,设置“朝阳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安排及教学制度的设计等方面,不拘泥于传统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挑战杯”等创业设计类竞赛、以就业指导等为载体和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要有效实施技术转移,提升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知识应用系统的良性运作,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而技术转移是知识应用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技术转移是地方高校知识应用的载体和保障。为打破我国地方高校知识应用的壁垒,提高地方高校技术转移能力和效率,第一,必须在科技评价体系上做出调整,改革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过程上紧跟市场需求。第二,提高对技术转移的重视和认识,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业务培训,使之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市场分析、咨询服务和转移帮助。第三,完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建设,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案,有些法案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借鉴了美国《拜杜法案》(Bayh Dole Act)的核心内容,对我国高校的科技转移工作起到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国情不同,机构设置不同,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某些条文在我国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法律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税收政策、服务机构收费标准、技术转移机构的性质等;另外,这些法案之间,在法律规范、法律责任制度、法律实施等各方面,存在重叠或冲突的显现。政府急需综合这些法案,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高校技术转移法律体系。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和转移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其创新能力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依托学科优势,瞄准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实际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打破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方面的壁垒,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转化自身主体意识,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不断挖掘高校原始知识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不断提高技术转移的能力和效率,提高区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