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专业设置:别做拉低就业率的“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11-02-1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科技日报   2011-01-24

从国家统一设置专业、包分配工作,到今天“冷热专业”走马灯般地迅速转换,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也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当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错位时,作为人才提供方的高校将何去何从?

■ 核心提示

一方面,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要根据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灵活设置、超前设置;另一方面,高校要淘汰大量低价值课程,尽早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岗位对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

转变观念只是就业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大学生就业离不开学业基础,高校的就业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全过程,这已经逐步成为了社会风潮,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和实用性教育相结合,成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不二法门。

为了让专业人才的培养紧贴社会需求,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须与就业率挂钩。严格控制重复设置过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现有基础不实的专业,新增专业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领域,逐步建立对接社会需求、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有很多学生手里拿各种证书,看似很全面,但实际上进入工作中就一片茫然,大多数学生并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针对岗位工作有充分的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上的缺失。

日前,据麦可思最新的一期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越多,就业越差。此项调查选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85所高职院校,对6.3万名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所降低。

分析发现:所办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109元,专业大类在5—10个的高职院校为2035元,而专业大类数量在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下降到1963元;所办专业大类数量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4%,而专业大类数量为5—10个和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分别为53%和52%。

此外,就业质量低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1%,而专业大类在5—10个和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上升到45%和46%。可见,高职院校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越低,或者说初次就业质量较低。

从国家统一设置专业、包分配工作,到今天“冷热专业”走马灯般地迅速转换,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也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当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错位时,作为人才提供方的高校将何去何从?

“校企合作‘育人’是发展趋势”

“企业需要院校真正做到为企业需求‘量体育人’”。几天前,在北京工商大学举行的一场以“合作·发展·就业”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论坛上,这一现象又被摆在了桌面上。

“学校能否改变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观念,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设置专业、培养企业岗位所需的相关人才。”100多家用人单位在该论坛上发出了一致的呼声。

每年10月以后的校园招聘,都很让卓越亚马逊招聘专员乔妍头疼,“对于我们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都无法很好的与岗位对接,虽然应聘的学生非常多,但许的岗位还是无奈的空着。”

“在高校招聘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问,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有发展吗?”乔妍说,“我们在招聘时还是更为讲究实用,需要员工有比较强的职业素养,上手快,能尽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

对此,北京同方鼎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雷朝克也表示认同。“有很多学生手里拿各种证书,看似很全面,但实际上进入工作中就一片茫然,大多数学生并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针对岗位工作有充分的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上的缺失。”雷朝克说。

据雷朝克介绍,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公司目前已经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三时,由企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项的培养。

“这样,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我们企业的岗位需求。”此外,雷朝克还表示,即使是这样定向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还依然要接受一些针对岗位工作细则和企业文化的培训。

“对于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工作,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任何一方都很难单独做得很全面,寻求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才是未来培养人才所需的发展趋势。”他说。

“尽早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需求”

银德是万方视景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同时他也是一个标准的80后,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工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一些专业知识,他开设了现在的这家公司。

“公司主要是在做虚拟现实的业务,在业务上经常与一些学校、部队和科研单位合作。”据银德介绍,目前公司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谈到在学校中所学的专业是否与现在的工作对口时他谈道:“有一些专业知识是可以用上的,但是学校还是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有效引导。”

他同时表示,在他的企业招聘人才时,毕业生工作意识缺乏是共性,“技术上好培养,但是毕业生的工作意识培养起来就困难了,短则1年,多则3、5年,学校还是要在培养毕业生工作意识上多做考虑。”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上的“短板”效应,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庶平认为,一方面,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要根据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灵活设置、超前设置;另一方面,高校要淘汰大量低价值课程,尽早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岗位对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高校,相关试验已相继展开。近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将食品学科和商科两个传统优势学科作为学校专业发展的“主心骨”,不断培育相关领域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实现宽口径培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能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

在此基础上,该校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互利双赢的深度合作关系:企业不仅常年接收学生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教育的不足,还吸纳大批毕业生就业;学校则组织校内学者、专家不断从智力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对企业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就业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就业教育应该从改变学生的观念入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办的工作人员说,该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观念教育,使学生的就业意识从精英层面下移到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层面,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学生下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

转变观念只是就业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大学生就业离不开学业基础,高校的就业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全过程,这已经逐步成为了社会风潮,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和实用性教育相结合,成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不二法门。

日前,上海市教委、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和高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通知要求,各高职学校须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实习;推行“双证书”培训制度,凡是可颁发证书的专业领域,要保证80%以上毕业生拿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许多文科类院校也开始积极将就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衔接。根据新闻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加大实践环节,诸多一线的编辑、记者出现在高校新闻采写课堂。

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具有各自专业的工作经历。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

严控高校专业设置 就业不佳在调整之列

为了让专业人才的培养紧贴社会需求,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须与就业率挂钩。严格控制重复设置过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现有基础不实的专业,新增专业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领域,逐步建立对接社会需求、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近年来,各地教育厅也在严控高校专业设置,重复过多、需求不大、就业不佳均在调整之列。

2005年,上海起规定,高校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将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将减少直至停止招生。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论证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专业平均年招生不足60人的高校,增设新专业需同时撤销长线薄弱专业。三年内(含三年)的新建本科院校,每年申报新增专业不超过6个,且不得增设目录外专业。其他高校每年申报新增专业不超4个。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注意设置了一些宽口径的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按大专业类招生,本科培养阶段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