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吉林大学以实现“四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新时期学生工作信息化战略
发布时间:2012-10-22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2-10-19

面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将信息化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战略来抓,建立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的学生工作体系,积极占领“学生信息阵地”,通过实现“四化”不断拓展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引导功能,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现信息数字化。将学生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一是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地整合了校内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硬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网络覆盖面广,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覆盖到了教育教学,学生公寓等场所,实现了学生在各个场所都可以上网,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二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由离散系统向整体系统转变。建立了以SAIS系统(学生事务综合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多系统平台,并构建了学生工作核心数据库,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完成核心数据库的标准升级与系统重构。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由桌面系统向移动办公转变。推出“吉大通”智能手机应用终端,在满足学生工作队伍移动办公需求的同时,开辟了适应学生需求的服务与引导移动终端应用平台。

——实现工作网络化。以信息技术和手段改造学生工作的传统流程和教育引导方式,建立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通过“学而思”“学生工作”等网站的建设,加大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通过开办“思想·理论·人生:100讲”和魅力名师网络讲堂,加大了对学生思想教育力度;通过网络开展学生思想动态滚动调查,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二是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地实施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通过对学生信息的全过程多角度的动态采集和管理,开展学生网络综合测评,每年度开展的评奖评优工作,都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地征求意见,每年十佳大学生、十佳辅导员的评选,都要进行网上投票,并把投票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三是完善制度流程,实现由人工化向全面数字化转变。建立了一整套涵盖流程规范、系统应用、项目管理、安全监管、理论研究的制度体系,整体化分阶段的推进工作,保证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逐步实现了由人工、半人工为主向全面数字信息化的转变。

——实现办公自动化。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处理学生工作事务。一是通过研发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改变了过去传统工作中那种靠“嘴喊、腿跑、手抄”的体能型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教育管理模式,优化了评奖评优、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档案管理等大量事务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设专业团队,实现由委托开发向自主研发转变。专门成立了学生工作信息化办公室,建立了一支由专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自主研发团队,节省研发经费近百万元,基本实现了“应急开发不过夜、功能完善不逾周、项目工程不超月”的工作目标。三是拓展外部合作,实现由内部发展向合作共赢转变。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保持与中国移动、电信和专业科技公司的稳定合作,走合作共赢道路。

——实现沟通交互化。建立学校、学院、学生、家庭和社会等各主体间的交互性沟通模式,增强沟通的适时性和有效性。一是创新理念方法,实现由管理主导向服务引导转变。加强基于云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以SAIS系统为核心构建面向学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以教育资源共享、能力素质提高和交流沟通畅通为核心建设单元,将大学生综合性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数据挖掘、宣传教育、思想引领、舆情研判和应急快速反应的系统工具。二是深入数据挖掘,实现由简单应用向智能统计分析转变。建立以学生与业务工作为核心的大型数据库,逐步探索升级,由最初的简单数据应用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专家系统转变,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和关联为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每年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信息化工作调研,设立信息化工作研究知识库,以理论研究促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