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探析
发布时间:2013-09-18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04-25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必由之路。

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已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也必须是优质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足够空间,质量就成了决定性的因子。离开质量去谈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样离开质量去讲高校的四大功能也无从谈起。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各项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而不能偏离这一中心,不断提高高校各项工作在人才培养上的贡献度,形成系统联动的人才培养大格局。

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要善于向内挖潜、优化结构、练好内功,探索和培育内生型发展模式,把内生发展作为内涵式发展的源泉。内生型发展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着眼长远,以我为主,固本强基,增强内力,厚积薄发。坚持内生发展、苦练内功,高校就不能求一时之功、贪一时之利、图一时之名,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真抓实干的态度,树立“我辈栽树,后人乘凉”的科学政绩观,能够沉下身子甘做铺路搭桥的基础工作。

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需要凝练和培育办学特色,克服同质化办学倾向,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高校办学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倡导和鼓励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切忌千篇一律,不能动辄都要办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或不断开设新的专业、申办新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长期多面出击,结果就会导致无法集中“优势兵力”,“面面俱到”最终成了“面面不到”。有特色,才能显优势;有优势,才能树品牌;有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校一旦明确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就应该守好“本分”,瞄准方向不折腾,强化特色优势学科,避免“朝秦暮楚”、“翻来覆去”,努力形成“百花齐放、各安其位”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

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稳定发展规模,规避贪大求全、盲目铺摊子,走集约发展的路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4%,高等教育经费实现了明显增长,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也都有了明显的改观。经费增加了,条件变好了,关键就是如何用好的问题,能否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集约发展,就是在资源一定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提高使用效率实现高等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借鉴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算好发展的“经济账”,避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集约发展的实质就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优化管理模式,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把人、财、物管好用好,不该用的不用,该少用的不要多用,该用在此处的就不用在彼处,不推诿、不扯皮、不懈怠,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实现最大效益。

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而是要“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内国外两大平台,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开放办学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立体化的,强调的是合作协同、优势互补、“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应该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国家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实质上就是促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以及国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探索开放合作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不少高校都已确立了国际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之选。不断推进办学理念的国际化、空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的国际化等,都应是高校开放办学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需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求得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出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全面启动,无论试点项目立项与否,不同层面和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针对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理顺自身发展路子和机制,同时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积累经验。与此同时,高校内部实现创新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学校科学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模式和手段,坚持管理重心下移等,从而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