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立德树人:培育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发布时间:2013-08-13    文章录入:    点击:[]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才培养纪实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7-17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有着独特精神气质、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她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凝练出以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为主体服务领域的“三海一核”办学特色,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7名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的“蛟龙”号潜航员中,两位是哈工程学子;在全国27名“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哈工程人占两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哈工程校友占五分之三;据原国防科工部门统计,该校培养的国防工业系统的“总指挥、总工程师”占5.6%,居全国高校第4位;在中国船舶工业系统150余家单位中,1/3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出自这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进程……果树因为果实而得名,累累硕果彰显了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生关系。

精英教育理念:创新推动 打造品牌

这所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她凝聚了一个时代关于国家军事现代化的全部光荣和梦想,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强军兴国的神圣使命,把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作为中心任务,书写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奇迹”,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也为后继者哈尔滨工程大学留下了无尽财富。

学院首任院长陈赓大将提出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切为了学员”等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育人,一切为了学员成才,逐渐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一中、二主、三严”办学传统。60年来,“教书教人”的育人理念、“三严”的教学风范从未改变,哈工程在传承的基础上不辍探索与创新,在人才培养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人们在怀念哈军工的同时更感欣慰。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哈工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基于国家建设强大海军、推进造船大国向强国转变、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发展核能工程等战略需求,学校明确了代表学校品牌的精英人才培养定位,即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有坚定信念与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的可靠顶用之才。校长刘志刚认为:“实施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的必然使命,是国防科技工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工程大学实现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

多年来,学校坚定精英教育理念,着力构建精英教育体系,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用执着与汗水刻录下了自己夯实内功、稳健成长的坚实足迹。2005年,学校启动“创新推动、打造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确定了树立品牌意识,对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的“观念创新”,形成有利于人才品牌建设政策环境的“制度创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体系创新”,倡导研究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创新”的发展思路。2006年,学校把构建精英教育体系纳入支撑研究型大学基本框架的“六大体系”。2008年,设立“陈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学校制定按大类打通基础课程平台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学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在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工程,开启学校工程化破解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实践。学校各部门协同一心、合理分工、多部门联动,让学校的“千军万马”、各部门工作的“千头万绪”都统一到人才培养这个大目标上。

大教育格局:三分天下 分工协作

学校从精英教育理念出发,不断构建完善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将三者作为精英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尊重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推出了人才培养的两个“一二三”:第一个“一二三”即实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优秀学生转专业和个性化学生转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考试、自主选课、选时、选师的“一推二转三自主”制度;第二个“一二三”即本硕博连读,分级教学、分流教学,实验室开放、教材遴选开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与社会实践开放的“一连二分三开放”制度。这些制度创新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分天下之一:课堂理论教学

课堂理论教学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这个环节,学校强调知识传授的全面性,致力于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不少毕业生有这样的体会:“社会更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的‘T’型知识结构的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和基础厚度,开设“既博又专”课程门类,学校以“基础宽厚、专业突出”为原则,重新修订并实施“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厚理宽工,夯实基础”,前三学期按理工、经管、人文、外语四大类打通基础课平台,突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综合素养,实行大类培养,从第四学期起进入专业教育阶段。打通平台的目标要“总学分下降、给学生减负”,但强调:减学分不减基础课时,确保基础知识厚重;专业课减学时不减知识点,确保专业知识系统和完整。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还加大了学生转专业的力度。学生完成一个半学期的基础教育后,成绩在前半数的可凭志趣重新选择专业,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学校把选择的自由和权利重新交给学生。作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大类培养专业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本科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要求,各相关部门严谨、规范地推进工作,切实保障公平、公正、公开,把选择专业的“自由”与管理的“严格”结合起来,真正使具备资格的学生享有权利。

学校还开设了包括文史哲类通识教育课程150门,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主动完善、拓展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宽阔的专业视野,对学科的全面认识,还要有实际应用经验,把课程讲解得深入浅出,学校出台切实政策支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大力推行启发式、研究式授课模式,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思考。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严把教学管理关,对授课教师实行“退出准入制度”和“主讲教师制度”,一名教师要想走上讲台,必须经过教研室、院系层层把关。对学生评价过低的老师,学校会组织专家听课测评,不合格就整改或退出。

谈到对学生要求严格,以考试为例,学校实行“自主考试制度”破除“一试定终身”,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反复多次地参加考试。无论成绩多少,只要学生不满意,就可申请考试,成绩以最高记载,从而解开了作弊的症结。这样,学生不存在“一试定终身”的压力;反复参加考试,巩固知识的掌握程度;计算机同一标准题库出题,避免考试的不公平;调动学生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考试的评定、检测、引导和激励等功能。给学生多次考试的权利,但学校的标杆不会降低,要想顺利毕业,最后必须得跳过标杆,通过考试。如今,全校近30门基础课考试采取这种制度。人性化的考试制度,受到国家教育部门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赏。

三分天下之二:实验教学

从毛主席为“哈军工”校报亲笔题写报名“工学”,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工学”二字演绎“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都体现了学校一脉相承的“工学并举、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追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要任务,着力在明确精英教育理念、打造实验教学平台、营造创新实践氛围、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四方面下功夫,形成了协同化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有了验证和批判的机会,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明确了实验教学“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辅助、服务性角色提升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之一,使实验教学由后台走向前台。实验教师由过去的“教辅人员”转变为“实验教学队伍”,成为学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实验教学重要地位,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投入、机制、队伍上的保障措施。在相关政策激励下,一批高层次人才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引领了教学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

学校本着“统筹资源、开放共享”的原则,统筹分散的实验教学资源,打造集约化的实验教学大平台;统筹实验教学中心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打造开放式的学生科技创新大平台;统筹实践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接通源源不断的创新资源。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工作有机融合,使实践教学工作具有了开放式、创新型大平台的特征。在规模上,具有较为充足的实验教学设备和场地,能够开展较大规模的实验课程教学、培训、科技竞赛和“自助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借鉴“自助式”管理模式,无偿向学生开放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在类型上,能够对相同学科或相近学科课程覆盖面大,不同专业但学科相近的学生开展通用性实验教学活动。在功能上,实验教学理念、仪器设备、实验手段先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效果上,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创新的激情和乐趣,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个性化、创造性人才。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拥有24个实验室及千余台各种仪器设备,是学校规模最大的面向全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心有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工程师、讲师、技师组成的“三师型”工程实践创新团队,开展“工程认识、工程实践、工程综合”特色鲜明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大一新生在这里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念,大二后跨专业自由组成团队,自主提出创新项目,在这里经过工程实践做出成品、写出论文。学生可以“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机械、数控等所有工科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能在这里得到锻炼。

目前,学校有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0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全面向学生开放,在数量、质量、种类分布优化上,均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三分天下之三:学生科技创新

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形成了科技竞赛、科研立项、创新课程、创新基地四个体系统筹协调的“四体系一线穿”模式。各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一大批优秀教师,特别是实验室教学人员投身于此,形成了执行有力的链条。学生科技创新与教学工作实现了良好互动。

学校将“以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梦想”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最具特色和实效的“招数”之一。2006年,学校提出“一院一品”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即每个院系面向全校组织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并形成一个具有本院系特色的品牌。一院一品、注重普及,营造创新实践氛围,形成了院系各显神通、校团委强力推进、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格局。如每年举办一场的“五四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启航杯”创新竞赛等活动品牌,吸引了几千名学子带着梦想竞技角逐,很多创意独特的设计应用到实际生活并申请了专利。学校还建立创新奖励、创新学分、科创基金、创新保研等一系列“学生科技创新支持机制”,为学生科技创新搭建一套完备的支撑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创新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创新中受益、在创新中成才。

在人、财、物多方向托举之下,在哈工程的校园里,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打破专业、年级界限搞创新实践。不少寝室对科创有着“集体狂热”,以镰刀割麦子的阵势参与各种科创活动,屡屡丰收,创新活动蔚然成风。有学生自豪地说:“科技创新在我们学校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平常到什么程度呢?去实验室做科创,就好像去教学楼上课、去图书馆自习、去食堂吃饭一样平常。”

近年来,学生获得国际和国家尖端赛事奖励400多项,申请专利达120项,每年学生各类科研立项1000余项,覆盖近万人次,119个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首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首批科普创作与传播试点高校”……种种“国字号”荣誉的背后,是学校把精英教育作为办学核心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流校园环境的结果。

学校的目标是:若干年后,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所有学子在学期间都参加过至少一项科创活动;若干年后,学生科创工作成为学校的品牌,当人们提及学生科技创新时,都知道哈尔滨工程大学;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学校的名片,当人们论及精英人才培养时,哈尔滨工程大学会得到同行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可。

学生工作:服务成长育英才

2011年,学校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探索构建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生工作三支队伍相辅相成的育人工作格局。”学生工作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平台。学校把“以学习为中心、学风建设为主线、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将学生工作有机地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生工作坚持“承载立德树人使命,培育可靠顶用英才”的工作定位,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育人,一切服从科学,一切务求实效”的行动理念,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面向、服务和支撑人才培养为落脚点,科学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注重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突出实际效果。学校逐渐探索建立了调查研究、项目建设和典型引路三者相辅相成的工作方法,并发展为学生工作的“三件法宝”。

调查研究——通过对优秀学生的调研,把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规律,规划学生成长路径。研究报告表明:积极的态度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关键,身边的榜样是成长的目标和原动力,引导和激励是成长的持续动力,学生成长的关键点就是学生工作的着力点,把握成长节奏,明确成长路径,在“点”上用力,事半功倍。

项目建设——对学生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以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项工作,一个项目提升一个品牌”的目标。如将新生入学教育充实为一个完整的方案策划,将时间延长至一年。以“学典型、讲故事、找目标”为线索,以寝室为单位、班级为核心、院系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开展工作,从新生报到时与“名誉寝室长”第一时间的良性信息互动,到以严格、正规闻名于全国高校的哈工程学子的第一课——军训,再到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为毕业离校教育主轴,开展的以“升国旗、传爱心、系丝带、植绿树、游园卡、评金榜、办典礼”为主要内容的毕业离校教育活动,都是学生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直到为学生的在校学习画上圆满优美的句号。

典型引路——学校通过树立“过得硬、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使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个人、寝室、班级、年级四个层面设立奖学金,在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自强自立等方面开展“学习标兵”、“创新标兵”、“优干标兵”、“优秀寝室标兵”等选拔,使学生典型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共鸣。学校不断创新典型引路载体,选择新生入学、优秀学生表彰、毕业离校等关键节点,开展“新语新愿”、“典型引路”、“毕业星语”等校园路牌宣传活动,激励工程学子见证收获、争当典型、超越记录,使学生工作引领思想、导航成长。

学风建设是精英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学校建立和完善了“12345”学风建设目标化管理体系,即“围绕一个核心,落实两项制度,抓好三支队伍,实现四个转变,强化五项指标”。围绕学风建设的核心,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检查督导和学生工作例会制度,抓好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支队伍,实现学生学习动力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目标从模糊到清晰、学习态度从消极到积极、学习角色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四个转变,逐步强化“英语四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创新能力和毕业生还贷率”人才培养的五大指标。

2012年,学校进一步丰富了学风建设的内涵,提出推进学生核心能力拓展“四项工程”。通过“成长路线图工程”探索优秀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企业调研工程”明确企业对学生核心能力判断的识别标志;通过“交流表达能力提升工程”突破学生核心能力构成中表达能力薄弱环节;通过“学生核心能力拓展工程”探索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系统搭建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课外平台,着力促进核心能力培养途径不断向课内平台转化,探索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

正如不同用途的产品,工艺水平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也不同一样,不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所对应的培养制度也不同。学校充分利用各个学生工作环节,不断丰富和完善细节并加以固化,坚持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全程育人”为目标,着力加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把每年4月定为“诚信教育月”、5月为“心理健康月”、6月为“校园文明月”、9月为“国防教育月”、10月为“军工文化月”,并组织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教育举措从零散到系统,教育载体从无形到有形,效果检验从定性到定量。

问君两鬓成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各个环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流的校园环境,怎么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就怎么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校园文化:在传承中向上生长

漫步校园,承载了朴素的爱国情感与报国忠诚的教学楼飞檐碧瓦、中西合璧,这些珍贵的建筑用自己刚毅的曲线书写着这所大学的自传,散发着大气磅礴的精神气质和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校园内大气疏朗,一步一景,所到之处,都有故事。这是一座看一眼就会被吸引、充满勃勃生机与阳刚之气的校园。

学校经过长期积淀和建设,将文化资源整合建设成“哈军工文化园”,初步形成了军工历史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三区一馆”的格局,打造了一张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的文化名片,是首批入选的22个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之一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0年来,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和每一次战略选择中,学校从未忘记继承自身传统,形成特色,并在文化传承中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从新生入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的谆谆教诲,到军训中弥漫着从容而坚定的军营气息的校园,“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价值观是校园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也是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所在。学校以哈军工“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为主旨,深化沉淀出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

对此,学校党委书记谷焕民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在历史传统和时代环境中经由历届师生共同沉淀、建构、创新而形成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学校使哈军工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把‘三个第一’的精神境界内化为激发师生员工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向心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力、引导青年学生争做‘可靠顶用’之才的牵引力,有精神,才会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毅力,才会有御海凌风的勇气和力量,才能承担起报国的重任,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

以忠诚为核心的“红色”军工文化,以服务船舶工业、海洋开发、海军装备为核心的“蓝色”船海文化,以纯粹的科学精神、纯净的学术环境、纯朴的学术道德为追求目标的“白色”学术文化,构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鲜明的文化色彩。它们是这所大学文化的最具特征的表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品位,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方向和宗旨,是哈工程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滚滚松花江水东去,滔滔工程学子摩肩。在忠诚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在学校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很多毕业生树立了服务国防、献身海防的理想信念,积极主动选择到国防工业系统就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2006年以来,到国防系统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超过40%和45%。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被称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可靠顶用之才”。在这样的大学文化滋养下,青年学子们的思想都在和这所大学的文化一同成长,而这所大学的文化正是在这成长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重立德,为国育英才。哈尔滨工程大学培养的“可靠顶用”之才,就是既有承担报国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之德,又有完成国家赋予使命之能的精英人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思潮如何多元,那份流淌在哈工程人血脉中的精神品格,根植于工程学子心中的报国情怀,始终是哈工程人前行的力量。哈军工人身上闪烁的终生不渝的报国精神,志存高远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支撑着哈工程人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奋力开拓,“工程制造”的烙印实实在在地打在每位学子的身上,这种“生命之真”不因生活经历而扭曲,也不因时光流逝而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