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掠影
发布时间:2010-07-23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14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重大举措,这一工程以项目为载体,直接面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问题。从2006年到2010年,质量工程走过第一个五年。那么,本科教学质量有没有得到提高?这一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日前走访安徽、浙江、四川等地,看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教学名师建设有声有色,质量工程目标中这些关键词在高校影响力越来越大。

 

西南石油大学:“创新”深入教师学生思想

在西南石油大学学生作品陈列室,记者看到了许多创意新鲜的作品:使用便捷的自动换水鱼缸、五角星形状的椅子,尽管满是锐角,却稳稳当当,几何体、流线形的家具充满时代感。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何沙教授告诉记者:“这只是一小部分”。果然,另外一个展厅,更多学生作品映入眼帘。司钻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将钻探的过程更趋简化;地震应急地标建筑能感应地震发生,当震动来临时,马上撑开变成条件完备的帐篷;遥控智能水面浮油回收机是采集海面漏油的,海面石油一旦泄漏,危害很大,且不宜采集,机器能智能识别采集防止污染。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说:“学校抓住‘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发展机遇,发挥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是其中一个成果。”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第二所石油类本科院校,多年来以“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为立校之本。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学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自己的成绩。

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一台完整的5000米钻机格外显眼。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孟英峰十分自豪的介绍:“这是全国唯一一台用于教学的完整钻井,平时学生尽管可以去钻探企业实习,但由于生产原因,不可能把正在工作中的钻井停下来讲解工作原理。我们的这台钻机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一些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避免到最小。”

下午,记者来到四川大学综合楼,大一学生正在上一节研讨课。同学们围成圆桌,正对当下社会热点进行讨论,老师在一旁记录。课后,吴玉章学院刘黎教授告诉记者,这节被称为“sem-inar”的研讨课旨在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学生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自己发现问题,题目不定,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寻找老师,选择比较相近题目的学生就在一个班级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想问题,鼓励思想的碰撞。

在四川大学,“创新”也是深入每位师生思想的关键词。除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吴玉章学院07级学生闵明伟告诉记者,自大一开始,他们就可以选导师,有很多门科目,考核的标准不仅仅是一份试卷,更多的是老师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出具报告。今年本科毕业的闵明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直读剑桥大学博士的通知,“我并不是最优秀的”,她笑着说,在07级168名学生组成的吴玉章学院,98名学生都得到了保研等机会。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这样总结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科学研究的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才是合格的创新人才。”谢和平最后说。

 

“质量工程”给高校教师更多理由“爱”讲台

   “名师、团队带头人、院长……”面对众多的职务称呼,浙江大学英语教师何莲珍微微一笑,对她来说,最重要的称呼是学生评选出来的“2007年最受学生欢迎的名师”,她得到的奖励是自己被学生们喷绘在食堂门口。

何莲珍在浙江大学教公共英语已经30多年了,2000年以后,她觉得科研压力很大,为了评职称、晋级,很多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上,但她始终觉得高校不是科研院所,教师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学生身上……“质量工程”实施以来给了高校教师“爱”讲台更多的理由。

“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重视本科教学!”这已经成为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公认的真理。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来茂德认为,目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面临的三个问题依次是:教授要“授”;要解决学生功利性学习和压迫性学习的矛盾、以及怎样建设有实践氛围的学习环境。为了让教授要“授”,浙江大学鼓励教师们组成“团队教学岗”,“团队教学岗”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同“团队科研岗”取得科研成果一样,可以在职称评定和经费上得到奖励。此外浙江大学还将设置“高级讲师”的职级,用于评定专心从事教学的教师,“高级讲师”将与“副高”职称享受同等的待遇,并可以继续申报“正高”。这些政策的制定,鼓励了教师投身讲台,特别是让讲授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前景。

“质量工程”将资助建设10000种高质量教材、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000个特色专业点。浙江工业大学为了调动教师在教学上的积极性除了鼓励教师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外,也建立了教学科研的等效评价机制。学校在2009年的岗位聘任中设置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等教学高级岗位97个,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提升教学类项目级别,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面将质量工程项目列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这所学校4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了质量工程项目,许多博士生导师和教授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为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设立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一些省级精品课程、除了教育部要求的课程资源外,课程网站设立了BBS讨论区,学生课堂讨论、教师辅导答疑和师生学术探讨都可以依托网站开展。浙江工商大学的邓少平老师,曾是企业总工程师,他带着在工作中的积累,走进了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学院,并开设了《食品感官科学》一课,并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评上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他的愿望得到了实施,也让校内外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到这一课程。

 

安徽农业大学把论文写在田野山林

在宁静悠远的音乐里,泡一壶好茶,慢慢品味茶香。这是安徽农业大学茶艺社同学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其他高校类似学生社团不同的是,这里对茶的研究“很专业”,产地、品种、级别……

“茶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茶叶生物化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茶叶学科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安徽农业大学,提起茶学专业,几乎每个老师同学都能如数家珍。2006年,安农及时启动“安徽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办学目标确定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目前,该校已经建立起院、校、省、国家四级质量工程管理体系。近些年,安徽农业大学办学规模从在校生5000多人扩张到21000人,人均教学资源非常紧张。“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对学校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令我们受益匪浅。”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良庆说。

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野山林,是安徽农业大学利用质量建设的契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理念。而茶学正是安徽农业大学谱写在江淮大地的一篇优质论文。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介绍,目前安农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项,省级72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既培育出教改成果、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也锻炼教师队伍,推广了教学成果,并且形成蝴蝶效应,加速了开放、交流、竞争与合作,如同一个引擎,驱动提高教学质量的车轮不断向前。

“科学定位,特色办学”。这既是安农的理念,也是安徽省实施质量工程的思路。安徽共有高校近百所,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安徽崛起对高校人才和智力支持需求迫切。省级质量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设置了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建设项目,支持和引导高校准确定位,建立起以服务和支持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高教体系。从2008年起,全省每年新增7000万元专门用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介绍,安徽省属本科院校中,有一半是2000年之后升格的。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推进质量建设是一个突出问题。2008年,合肥学院、铜陵学院等省属13所新晋本科院校组成了旨在推进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的“高校联盟”,联盟院校追求实现学生互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实验室开放、学生修读双专业和双学位、跨校联合科研以及图书文献共享。此外,还有示范校高职院校合作委员会、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等高校联合体,这些联合体的建设打破校际壁垒,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优势,成为创新质量工程建设体制的一大亮点。

安徽高校联盟目前的执行主席单位是合肥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正在使这所年轻的大学展翅腾飞,该校目前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个,省级项目43个。通过这些重点建设,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更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也更强了。2009年大学生挑战杯赛中,该校成绩居全国第28位。合肥学院院长蔡敬民介绍,学院刚刚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目前正在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共建“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引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办学模式,利用德国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我国实际,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