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1-29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育入过程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不解决好实践教学问题,就无法真正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无法切实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实际上,实践教学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些只会掉书袋、纸上谈兵的毕业生频遭冷遇,恰恰说明切实推进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紧迫切性。
北方工业大学坚持贯彻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扎扎实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创新性试验、分层分流进行学生培养、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实践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等一系列途径和方法,破解了实践教学的困局。
一、创新性实验
实践教学对于工科生来说尤其不可替代。工科生的课堂教学有海量的公式、 模型、原理,既抽象费解又远离现实。如果没有实验室中亲身体验一遭,那么也仅仅是纸面上的知识而巳。更重要的事,实验不仅仅限于验证,而关键在于创新与发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无疑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北方工业大学克服困难,改进管理,尽可能将学校各专业的实验室向学生广泛开放,收到了良好效果。
机电学院机械系机械创新实验室就秉承为学生实践服务的理念,坚持全天候开放,并设有专职人员值班。该实验室负责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创新等课程的相关实验,并且负责承办全国性、北京市以及学校等各种级别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竞赛。相关专业以及参与相关竞赛的学生都可以使用实验室并得到专业教师指导。近年来,在工程训练中心、建工实验中心、电工电子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实验室的建设中,学校始终坚持倡导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理念,由此,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最佳平台。
二、分层分流
如何改变那种千人一面、僵化划一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发展要求,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难题。
北方工业大学力推的分层分流教学模式,其具体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使约20%的学生能够继续深造,包括上研究生、二学位或出国留学等;约40%的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约40%的学生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
基于培养目标,分层分流教学模式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单独开设了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如“数控加工综合技术及应用”等。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二是实现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学分的有条件互认互换。对于入学成绩低、理论课学习有困难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把部分理论课程的学分用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替代.以达到毕业生的学分要求。三是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认证课程。如数控机床操作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条件。
三、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实践教学的重心在实操。如果课题本身是来自现实科研工作中的真题,那么,成效显然会是倍加的。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大学四年的学习基本奠定一个学生的学术旨趣与研究能力。但目前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是: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训练而不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验科研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北方工业大学的许多科研团队,在实践教学探索中注重吸收本科生加入,让学生在研究中锻炼成长,这一做法让许多学生受益。例如:冷弯成形团队以冷弯成形技术的CAD/CAH一体化技术为研究方向,并在这一领域连续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成员已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形成行业标准1项。在从事的研究工作领域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应该说,该团队是学校最优秀的科研团队之一。
四、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增进人文素养。
北方工业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校不仅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还延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此外,编辑出版《大学生GE阅读》、《思想与文化研究丛书》等通识教育书籍,学校“科学节”、“文化节”等四大节活动也坚持20多年不断线。这样立体、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不仅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其中许多具体育人举措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