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英语教学国际班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10-08
周焱斌,2011年通过选拔考试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已经在国际班学习了一年的他自豪地说:“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听到许多非常优秀的国外教授讲课,享受全新的国际化教学模式,我真是太幸运了。”
“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项目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又一次履行主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责任与使命的体现,也是完成学校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三大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
“四个一”模式保障教学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项目2009年9月正式启动。在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基础上,适当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知名石油高校的优秀教师,以及国外知名石油石化企业的外籍专家等来校集中授课和定期举办讲座,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以及使用全英文教材。项目面向新近入校的硕士研究生,招收专业涉及石油石化主干学科相关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培养,2009年、2010年共分为3个班,2011年增加至4个班。各学院在广泛调研国外高校相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单独为国际班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由于外籍专家工作繁忙,来校时间较短,所以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外教课程通常只能集中在一周时间内上完,这样学生预习、复习的时间缩短,学业负担很重,可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学校特别形成了“四个一”的教学模式:第一周由校内教授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第二周由外教授课;第三周由助教对学生大作业进行检查、批改,深入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对部分内容进行串讲、答疑;第四周为学生充分讨论、复习准备考试时间。每门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给出评价,每位学生也会对任课教师作出评价。
学校特别成立国际班项目管理工作组,建立了一套“研究生院—学院—班主任”的三级管理体制。国际班项目管理工作组组长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担任。国际班以院系为单位,按一级学科进行分班管理,由主管院系负责,相关院系配合。
雄厚师资保障教学特色
除了公共课程外,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课程全部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采用全英文教材,课堂交流、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等也都需要用英文完成。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依循循序渐进的思路,课程的设置由浅至深、从易到难,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也注意从较慢语速向正常语速过度。
地球科学学院刘洛夫教授是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教师,他在今年的多媒体教案中为部分生僻专业词汇做了简单的中文注解。他说:“以往这些中文注解是没有的,之所以今年加上了,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不仅没有破坏英语教学氛围,反而更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的关键。学校聘请国外知名高校优秀教授或国外石油公司高级工程师为国际班集中授课和定期举办讲座,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2010年度,三个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共开设了21门专业课程,其中有13门课程为外教授课,8门课程为本校教授授课。2011至2012年度,国际班的外籍专家数量增至17名。
这些外籍教师带来的纯正的语言环境,以及全新的国际化视野,让国际班的学生既求知若渴又兴奋不已。2010级国际班的董琳讲起她印象颇深的一位外教时说:“Kevin是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在国际上很有名气,教我们‘催化化学’。他有一种不一样的学术涵养和魅力。在教学上,他不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而是自有一套逻辑。他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我们积极讨论和提问。”
先进理念保障教学效果
“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拓宽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石油、石化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和经济管理、国际化经营等相关知识的高层次国际化创新人才。因此,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国际化特色,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环境的营造中,更彰显于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里。
在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相关院系借鉴国外高校课程评教体系,结合国内研究生教育实际与特色,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对培养质量进行监控、考核、评价。
而更多的“国际化”是渗透在课堂中、浸润于教学里的。国际班的老师们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011级石油工程学院国际班的何聪鸽说:“相比本科阶段,我们在国际班学习是更交互式和启发式的,除了老师讲授,更多的是课堂讨论、做presentation等。最后课程的成绩,也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分数,还包括对课堂表现、平时小作业及报告完成情况、分组讨论情况等全面、综合的考察。”
不少学生都说,虽然国际班因为要考虑外教的时间问题,课程都安排得相对集中,但因为课堂教学更注意讲授与理解、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所以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完全没有打折扣,反而更牢固、更深刻。
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通过不断探索与改革,教学效果显著,国际班的学生也受到了国外高校和国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青睐。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去国外高校留学,一部分学生被学校录取为硕博连读或直博生,还有一部分学生参与到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联合培养的国际化项目之中。
2009级国际班的翟博已经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炼化与销售事业部签约。他说:“在找工作之前对自身的进步和优势没有直观的感受,直到面试时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做自我介绍,还能用英语做专业的课题展示,并且与面试官对答如流时,深深感到国际班锻造了自信而又踏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