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24-12-17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不仅是实现科技发明商业化产业化的关键步骤,更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科技成果转化难以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人才是最为关键的资源,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的思维方式和高效的执行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将抽象科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过程,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其作用具体如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够直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社会福祉。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带来新技术、新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的整体福祉。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实际应用的反馈,这些反馈对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市场的实际应用,科研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技术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研究方向,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然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诸多挑战,如转化效率不高、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市场对接不畅等。一些科技成果在实验室中表现优异,一旦进入市场,却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或者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难以实现商业化。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也使得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较大风险,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科技成果难以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助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瓶颈。
准确把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逻辑关系
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延续,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人才培养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一是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技术研发、市场分析、法律咨询、企业管理等,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多样性,以培养出能够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和研究机构需要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涉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增强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适应并发挥作用。可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参与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三是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机构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通过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该建立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四是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性。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人才支持。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持续性,通过终身教育和持续培训,确保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继续教育项目等方式,为在职人员提供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切实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一是创新跨学科培养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探索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可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如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生院通过多种学科的横断结合与重组,形成新的学术领域,培养跨学科硕士研究生。二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清华大学依托五道口金融学院开办国内首个非全日制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方法和策略。高校应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健全课程体系、完善实践平台、做好保障体系着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四是创新实践平台构建模式。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平台的构建也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与学校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五是区域性试点示范。开展国际性和区域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可以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场所。通过跨区域整合成果、人才、资本、平台、服务等创新资源,可以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与模式。
(作者:张再杰、任晓刚,分别系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