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24年第9期
摘要: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运用。数字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有助于勾勒学生学情“精准画像”,加强教学设计“精准滴灌”,促进教学内容“精准推送”,实施教学反馈“精准评价”,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然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可能会引发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式微,消解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力,冲击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权,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应基于精准思维的方法论,发挥高校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坚守“人”的发展逻辑,搭建精准教学生态系统,完善精准教学保障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有效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持续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数字时代;思政课;精准思维;精准教学;教育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运用。当前,数字时代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场域,数字技术成为驱动教学范式革新的重要“生产函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需要强化精准思维,善用数字技术开展精准教学,着力破解“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不断开创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发挥数字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的精准教学范式,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能。
1.勾勒学生学情“精准画像”,提升教学针对性
学情分析是精准教学的前提。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存在学情分析模糊、情境固化以及时间断层等困境。精准教学首先要求“把准脉”,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尼葛洛庞帝认为,“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亲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学生生活在数字技术建构的信息环境中,产生了一系列留痕数据。数字技术使数据成为“人的第二肉身”,为形成学生学情的“精准画像”提供坚实支撑。首先,通过数字技术,全方位收集和抓取学生的基本信息、日常生活、浏览足迹、网络关系等数据,能够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与行为习惯进行多维度判断,清晰呈现学生的动态情况。其次,对学生的前序学习行为数据等进行历时性对比、共时性分析,可以掌握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态度、学习基础、学习偏好等情况,接近学生的学习“心声”。再次,在准确识别学生基本学情信息后,实时跟踪学生不同阶段的过程性、结果性数据,有助于全面勾勒学生学情“精准画像”,形成学生学习数据谱系。最后,透过数据背后的“社会关系”,精准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动态。“教师可借助学习行为数据,更精准地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开展学生学情的差异化分析,能够为思政课教师因材施教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再到“一人千面”的精准升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获得”,使学生学情这个“最大变量”变成精准教学的“最大增量”。
2.加强教学设计“精准滴灌”,提升教学亲和力
教学设计是精准教学的核心。精准思维要求在“把准脉”的基础上“开准方”。在以往“大水漫灌”的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容易忽视学生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毛泽东指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数字时代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教学设计、工具运用、互动呈现等多重支撑,有助于推动教学设计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升级,实现教师“精准化地教”和学生“个性化地学”。思政课教师可以在学生学情“精准画像”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精准思维之“矢”去射学生发展需求之“的”。通过分析学习大数据,了解学生对思政课教材内容的认知情况和情感态度,汇集学生学习问题的“最大公约数”。注重兼顾学生群体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思政课教师能够整体把握教材的框架结构、章节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联等,实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运用5G、VR、AR、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延展育人场域,构建跨越时空、虚实融合的沉浸式教学情境,为学生建构逼真的“在场”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教学内容,升华学习体验,避免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例如,在天津大学,学生们可以佩戴虚拟现实眼镜设备,“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深入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3.促进教学内容“精准推送”,提升教学吸引力
教学内容是精准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自上而下单向度地“灌输”,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学生学科背景、认知能力、知识基础、行为习惯、兴趣偏好等进行画像建模,精准捕捉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参与和反馈程度,形成“学习写生”,推动教学从“以教导学”到“以学定教”的转变。根据算法推荐生成的结果,结合教学实际,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海量信息资源中进行数据筛选,将“量身定制”的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减少重复性的同质供给,增加精准化的异质供给,在精准“投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有助于革新教学资源供给形态,对思政课教材进行数字化转译,实现教学内容从知识理路、知识源路、知识链路和知识面路的智能创作,为学生提供多重感知的数字学习空间。数字技术能够通过多维度供给、个性化推送和过程性反馈,形成常态化的课后作业供给机制。思政课教师依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机器辅助编制并推送与学生适配的课后练习题,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辅助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还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横向关联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数据,推送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联动、协同育人。
4.实施教学反馈“精准评价”,提升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精准教学的“指挥棒”。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评价属于相对静态的评价系统,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人们的活动信息作为数据被收集起来,经过整合、计算、优化,重新反馈到现实世界,为未来更为有效的决策提供信息基础。”运用数字技术,能够优化教学反馈机制和教学评估方法,构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智慧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评价的高阶性和精准度。一方面,强化“投入端”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数字技术实时捕捉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学习数据,精准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和需求变化,强化实时性监测、动态性评估的教育决策,缩短教学评价的反馈周期,实现评价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在课前,通过学情分析,精准推送学习资源,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在课中,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随学随练、模块测试,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达成状态进行质性评价;在课后,综合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效果。另一方面,优化“产出端”的结果性评价。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指标多元化、方式精准化与结果动态化,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丰富教学评价主体,赋予教师、学生、辅导员与教学督导等不同评价权重。用评价大数据“说话”,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分析不同学期、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同一门思政课的数据,深入把握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规律性特征和群体性问题。
二、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的现实挑战
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潜藏技术依赖、技术沉迷等隐忧,使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1.数字环境引发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式微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解决不同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问题。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思政课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需求和供给内容,对思政课教学的负向作用日益显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相比其他课程,思政课教学更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学过程进行互动交流,容易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数字技术催生的“课堂革命”,突破传统教学空间,促进了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学习空间的融合,使高校教学形态演变为“无边界的教育时空”。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方法,但也打破了“知识壁垒”,消解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传统优势,冲击着思政课传统教育范式。
当前,数字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空间。泛在的数字学习平台和便携的智能终端,使学生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课堂与教师不再是知识获取的权威来源。B站等网络平台开放、有趣的数字化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占据了学生较多闲暇时间,降低了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次上课前的统计,我发现经常去B站看直播、找视频的学生已经占了班级总人数的八成以上。”相比而言,学生容易觉得注重讲道理的思政课“不香”,不重视课堂学习。“泛娱乐化”是数字时代广泛存在的现象,通过感官刺激传递空洞的娱乐价值,侵蚀学生的奋斗精神,冲淡思政课的课程底色。思政课教学内容被娱乐化、解构化的网络信息覆盖,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现实课堂中“失声”。
2.“技术沉迷”消解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思政课是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的关键。数字技术如同“双面雅努斯之门”,一旦在教学中被过度应用,将转向可能触发风险的阴暗面,消解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力。第一,“技术主导”超越“价值引导”。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出现技术依赖、技术崇拜等现象,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阐释与情感沟通。部分思政课教学内容被转化为简单的数字信息传递,难以“入脑入心”。有的思政课教师为了追求线上数据“留痕”,设置多项线上互动,割裂了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系统性、连贯性。第二,“技术成瘾”导致“价值迷失”。数字技术提供的多元化信息载体和表达样态,给学生带来极具刺激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沉溺于数字空间的精致幻象中,产生“圈地自萌”现象。课堂上,学生虽然“身体到场”,实则“身心离场”。“技术成瘾”干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使思政课教学内容在数字场景中“缺位”,不断侵蚀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第三,“技术泛滥”扩大“阈限空间”。数字技术建构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容易导致非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泛滥,促进个体信息“阈限空间”的持续扩容,使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产生不良“免疫力”。学生基于兴趣、需求等在网络空间形成特定的文化圈层。“圈群固化”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给思政课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分化、消解的潜在风险。
3.“智能涌现”冲击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权
思政课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数字技术革新了教育体系、教学关系,弱化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拓展教学的情境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专业知识和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辅助,成为学生的“虚拟教师”。这些新技术新应用形成了对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智能接替”,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和权威。数字技术的“出场”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师生的情感交流,逐渐带来教师的“退场”。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教学的构成要素从实物性的存在变为虚拟性的数据,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但也为教师提供“照本宣科”的“温床”,溶蚀教师对教学的思考。“这种技术提供的自由和控制权,恰恰是通过剥夺我们的自由和控制权得来的。”部分教师简单使用现成的数字化资源教学,无法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数字技术使思政课教学面临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给思政课教师带来新的“本领恐慌”。数字技术推动教学空间由现实场域向虚拟场域延伸,教学模式由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拓展。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是文科类专业出身,不能善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面对眼花缭乱的数字资源与平台,教师容易产生“技术眩晕感”,衍生出技术使用焦虑,无法有效向学生传播思想、传递价值、传承文化。此外,数字技术带来的教学扁平化、去中心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参与权。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学习,而是向知识学习者、传播者和创造者等多重角色发展。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再局限自上而下的单向路径,产生自下而上的“数字反哺”现象。这些都给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挑战。
4.“信息茧房”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字时代,算法推荐技术依据学生的兴趣需求精准推送大量个性化、同质化的信息,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导致学生视野窄化、知识泛化、观念固化和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和价值观塑造。数字技术在增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速度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技术依赖,漂浮于“数据孤岛”,信奉“拿来主义”,陷入“理性牢笼”,局限于数字技术塑造的技术景观,不愿透过技术表象进行深度思考,弱化理性判断、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纠偏的能力。精准推送、个性化定制限制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广度、思想认识的深度,压制了学生发散、反思、批判思维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错误思潮的辨别能力。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催生了社会关系的原子化、编码化发展。身处数字技术场域中的学生,以数字化方式编织自身的学习、生活图景,容易基于“自我偏好”获得偏狭的信息,蜷缩在“数据洞穴”,缺乏探究未知的内生动力。日常学习中,学生习惯用数据表征的思维思考、处理数据,逐渐被“数据思维”驯服,产生快餐式、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不愿意探究信息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逻辑理性、精神文化等意蕴,疏远对现实世界的真理寻求。学生遇到问题就通过网络寻求答案,追求事物的“表面关系”,不再追问深层的“社会关系”,导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弱化,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思政课精准教学,落实好实现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1.以精准思政为原点,坚守“人”的发展逻辑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精准思维是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方法。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这一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是体现在“个人的行动或活动”中的,是现实的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差异性。学生的行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现实的。关注“人”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政课应全面把握“人”的内涵,时刻保持“教中有人”,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价值关怀和发展支持,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获得价值实现。
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万物“数字化”的时代,人关于自身及其存在方式的理解被不断刷新甚至重构。数字技术极大延展人的生存场域,助力实现人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但数字技术如果运用失范、偏离主体,就会陷入异化陷阱,成为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高校思政课应聚焦作为现实个体的学生,以精准思政的价值理性驾驭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发挥数字技术的正向作用,避免数字技术带来“人”的数字化依附、主体性虚化、现代性消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疑点、知识盲点、发展痛点,做到定位上准确、设计上科学、实施中精细,精准赋能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
2.以融合创新为基点,搭建精准教学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从教学辅助性条件转变为教学必备性要素。推进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不是简单拼凑的“浅度结合”,而是内在有机的“高度融合”。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迫切需要在坚持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深化育人理念、教学模式等变革,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对思政课教学的叠加、倍增效应,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坚持以精准应用为目标,打造开放共享的精准教学“中央厨房”。一是建设精品“课程库”。立足思政课教材,基于学生学情“精准画像”,把数字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校内外资源内容等“珍珠”串成“项链”,循序渐进构建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库。二是丰富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学资源精准供给,运用数字技术对思政课教学资源进行汇聚整合、精细归类,建设动态的练习库、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等,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百宝箱”。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该平台以精品资源延展教学内容,助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三是拓展社会“场景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为与社会现实相关的数字化场景,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四是构建教学“师资库”。依托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的思政课教研共同体,推动思政课教师从单打独斗向协同育人的系统转变。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研究,促进思政课教师共教同研、以研促教。
3.以精心协作为支点,完善精准教学保障机制
推进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协同性、关联性的保障机制,从整体上促进教学各要素的良性互动。一是健全政策制度体系。高校应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制度,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不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学生数字化学习水平。二是健全数据收集机制。高校应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汇聚各部门、各院系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深化教学行为数据的伴随式采集,精准建构跨场域、多维度的学生学习数据画像。规范数据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开放、共享与管理,守好技术伦理底线,消除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风险,保护师生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三是提升教学支持服务。高校应结合实际,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适配数字技术的软硬件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教与学的支持服务。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激励力度,在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进修培训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四是优化教学评价方法。高校应创新数字化教学评价手段,利用大数据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和教师教学诊断,构建精准教学评价模式和反馈机制,既注重结果性评价,也关注过程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望闻问切”作用,为教师调整与优化教学行为提供精准参考。
4.以人机协同为落点,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
思政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科技的耦合中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教师的立身之本。高校应将数字素养纳入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建设内容,贯穿教师入职前后各阶段。完善数字化技术设施设备,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营造良好的人机协同条件。加强数字技术培训,分类、分层指导教师提高数字胜任力和创造力,打造数字时代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建立科学的数字素养考核与评价制度,定期对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指标进行评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思政课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理念,不断提升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精准教学的水平。第一,强化数字意识,提升精准教学的时代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思政课教师应深入理解数字时代的职业定位和身份角色,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育人能力的重要意义,“树立人机、人技协同的智能教育观。”学习掌握数字技术的使用方法,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增强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的精准教学模式。第二,强化人机协同,提升精准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人机协同思维,运用数字技术打好精准教学组合拳,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批判鉴别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以参与性、沉浸式的数字手段调动学生内生动力,营造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多元学习场景。
(作者:林明惠,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