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24年第9期
摘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地方高校在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过程中要突破学科定势、对接产业需求,推进学科“群”式或“集群”式发展;以专业为龙头、学科为支撑,构建区域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赋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融合发展为途径,深化校地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校地融合共生,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融合发展有效途径。
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地方高校职责所在
地方所属高校习惯称为地方高校,是相对部属高校而言。本文所提的地方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提供资金,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9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调整节奏加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无法快速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转型成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内生动力驱动和政府有效指导下,众多地方高校开启了一场全面服务社会的“新大学运动”,走出了一条从转型到定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外延式被动转型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一大批地方高校通过专科升格、师专升格、高校改制、行业下放、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等形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高校数量迅速壮大。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高校的发展,在系列政策的规范引导下,地方高校纷纷行动。一方面,新建本科高校在办学条件不断达到本科教育教学合格标准,办学模式学习借鉴老本科的成功经验,并开始注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开始了不同起点向本科教育的外延式被动转型。被动式转型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趋同化等问题,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地方老本科高校面临招生难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意识到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校需求,开始调整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结构,协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围绕学校资源办学”到“围绕学生办学”的转变。
2.内涵式主动转型
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新建本科高校自发探索、抱团取暖,从内涵建设入手,系统构建应用型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始了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的主动转型,并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应用型高校明晰了自身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属性,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地方老本科高校坚持服务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
3.特色化自主转型
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国家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紧紧围绕强国目标,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发展为着力点,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和社会服务模式,走向特色化自主转型的道路。特色化自主转型由政府主导,主要引导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发展模式向内涵建设转变、人才培养向创新创业型转变、教师队伍向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实现特色化、灵活性、内涵式发展。通过特色化自主转型,地方高校扎根中国大地,推进全面社会服务,在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办出学校特色,在服务产业和学生发展中凝练专业特色,以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双特色”特征更加显著,学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迅速提升。
对接产业需求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地方高校要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深度融入区域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
1.突破学科定势,对接产业需求,建设学科专业集群
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知识体系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基础学科到基础应用学科,再到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并存的过程,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少数学术精英到培养少部分复合型人才,再转变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由此产生了两种人才培养逻辑,一是学科逻辑,主要围绕知识体系的传承和创新培养人才,较少考虑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二是服务逻辑,即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群”式或“集群”式发展,培养立足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以专业为龙头,以学科为支撑,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按照服务逻辑的人才培养思路,就必须聚焦区域需求,以专业为龙头、学科为支撑,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落实OBE等先进理念,以能力为导向,鼓励地方头部高校强化成果转化,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服务产业”体系,应用型高校强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构建“企业出题—学校答题—市场检验”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全栈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深入推进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将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调整为专业导向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打通高校与区域、教育与产业等各个环节,与企业共建企业课程和双师型课程,促进课程体系的跨界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适应职场和创新创业能力。安徽大学作为安徽省属龙头高校,以安徽重点发展战新产业亟需人才培养为己任,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对接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构建“产业—专业—学业—创新创业就业”四业联动育人新机制,与380多家企业定向培养“高精尖缺”卓越工程师。建设49个国家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专业数量占比达80%,毕业生留肥率、留皖率、留长率,保持在近五成、超六成、超八成。
3.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赋能区域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的作用,聚焦区域战略需求,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高效能创新驱动力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服务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是坚持区域发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汇集多学科优势力量,面向区域高质量发展有组织开展集中攻关和合作攻关。二是建设区域高水平引领性创新平台,为区域发展吸引高层次人才,从而汇聚科研资源,集中创新力量,提升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源泉。
融合发展是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校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必须与区域发展需要同频共振,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凝练学科建设特色,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满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服务区域的重点产业人才培养,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水平研发平台。
1.以产教融合促进特色发展,提升学科专业动态适应能力
地方高校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战略体系,是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质量的基本战略和重要路径。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关注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协调性和匹配度;微观层面的产教融合强调高校教学活动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活动的有效融合。对地方高校来说,产教融合是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科学处理校内新老专业迭代发展的动力来源,同时还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活动衔接的问题。一是强化整体性顶层设计。突破地方高校按学科逻辑建设专业的传统,强化专业特色建设,避免工科专业理科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链发展要求,改造老专业,设立新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安徽大学利用所处的区域优势,加强与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合作建立了捷芯科技等18个本科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全栈式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提供真实的生产场景。二是面向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创新要素对接,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布局建设一批新兴产教融合特色产业学院和基地,推动学校融入地方高质量发展。安徽大学借鉴法国“卓越工程师”、德国“现场工程师”等国际先进产教融合育人理念,创新合作育人模式,前瞻布局建设新兴产业学院、国际园区、现代产业学院,与长鑫存储等共建“集成电路”本科英才班,共同参与市场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现课程链、专业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贯通融合。三是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大平台。统筹各方资源,打造“贯通—嵌入—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区域头部企业不仅有着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庞大的创新团队。以安徽为例,如长鑫存储就建立了一支拥有自主研发实力、工作经验丰富的成建制国际化团队,涵盖设计、产品工程、制程整合、器件工程、工艺工程扩建等核心工艺模块。奇瑞汽车研发团队超过8000名专业研发人员,包括AI、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与这些头部企业合作,不仅仅是产教融合,还有大量的科技创新合作空间。因此,安徽大学充分利用产业头部企业技术与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4吋半导体制造实训线和8吋半导体制造关键工艺研发设施,探索“产出导向理念下分段递进、末端自适应”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以科教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重塑“基础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型关系
科教融合有利于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和统筹校内外学科资源,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医工融合,实现科学资源与教育资源、研究资源与教学资源的跨界纵横协同,打造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开放式、跨学科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探索了地方高校的转型之路,推动国家级领军人才为核心的跨学科创新团队反哺教学,高校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等世界一流平台,新增一批理工科专业,培养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产业急需应用人才。同时联合中科院院所揭榜国家“全创改”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
3.以校地融合强化共建共享,保障与地方同频共振可持续发展
校地融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是“刚性”需求,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抢抓机遇,打造“校地共同体”,深化合作交流,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共享、人才交流培养等领域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生态系统。一是建立校地定期会商机制和多元主体耦合协同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参与到高校办学中,完善高校治理结构,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二是健全学校和地方共建共享机制。一方面,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区域共享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多主体共建共享联盟,以政府政策引导为支撑,以行业企业为主体,以高等教育受益者为中心,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形成高效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安徽大学与省内16个地市开展全方位合作,与合肥市共建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滁州市合作共建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与淮北市共建“安徽大学(淮北)技术转移中心”,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和创新支撑。
(作者:蔡敬民,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蔺跟荣,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