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4日
编者按
在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教育的定位颇为尴尬:它指向更为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但又不是完全的升学教育;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但又难以与社会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特别是普及化阶段,由这种模糊定位带来的困扰日渐增多,围绕应当注重学术性还是应用性抑或职业性、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话题,更是聚讼纷纭。本科教育定位之困的原因,究其根本,既有规模扩张后高校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结构相对稳定与学生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内在矛盾,更有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素质结构要求不断变化带来的压力。这种内外交困,为这一最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层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以当前传统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回溯来龙去脉,审视它面临的众多难点和问题,对于我们预判其未来发展路径与改革取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学科与专业是本科教育的核心概念
概括而言,学科不仅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而且表现为特定知识领域的人才规训制度,本科专业的建设则离不开指向社会特定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通常而言,学科与专业间的关系体现为:专业一般有其明确的目标指向,对人才素养与能力结构提出具体要求,学科则是作为专业的知识与智力源头,以课程的供给、组织和实施来达成要求。因此,学科与专业并非对应关系,更不存在概念上的上下位关系。就历史角度而言,尽管传统注重学术训练、以培养学术接班人为指向的某些本科专业——在此不妨称之为学科化专业,与特定学科之间存在更强的关联性,但即使如此,专业较之于学科往往仍是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至于近代以来大量涌现的带有应用取向的本科专业,譬如农科与工科类专业,虽然其演化过程也体现了一种学科化轨迹,但它们所涉及的知识远远超出了特定学科边界,更多体现了多学科与跨学科特征。
总之,由于本科专业体现了学科知识内部生长与社会职业流变的双重逻辑,因此,不仅它的内涵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且,其存续或式微、扩张或缩减、去旧或换新,都取决于内部知识与外部职业市场的变化。故而,无论是学科还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都必须有较强的弹性与灵活性。本科专业从来就不是一个面面俱到、包罗万象的封闭体系,它不仅需要不断注入外源之水,更需要兼顾学生多样性的潜质、偏好与职业规划。因而,无论是学科专业目录还是机构内部培养方案,都不宜过于强化其刚性的管理、规范与约束作用,而是应始终保持开源与可变的状态。
“通”与“专”是本科教育永恒的话题
自中世纪大学创设以来,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大致存在三种形态:中世纪到近代的通才教育,现代的专业教育,当代正在兴起的偏重职业和创业的教育取向。三种形态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更不是互斥关系,后者往往是对前者的批判性选择和继承。
在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相对稀缺的时代,无论是通专结合还是以专为主的培养模式,都较少关注就业与创业议题。然而,劳动力市场中传统岗位资源的有限性与本科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张,撼动了大学原有的精英取向、相对封闭的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这也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大学对本科毕业生可雇佣能力予以特别关注的主要背景。即便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如今也越来越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状态以及对雇主反馈信息的采集,并据此进行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一向偏重学术训练与专门教育的欧洲综合性大学,如今对可雇佣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青睐有加。
然而,如何理解可雇佣能力?尽管至今还不存在一个确切的界定,但人们对其基本框架有大致的共识,如通用(可迁移)能力/专门性能力、软技艺/硬技艺、学术性/技术性/职业性技艺,如此等等。不难理解,以上结构框架可谓对所有能力的全覆盖,它既涉及与“通”相关的宽广视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伦理判断、价值关怀、审美情趣、独立人格、跨文化理解以及跨学科沟通能力等等,也涉及与“专”关联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还涉及很难将其定位于“通”或“专”范畴的素质与能力,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柔性的品质,如个性品格、人际交往与相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领导能力、个人意志力、时间管理能力、抱负与事业心等等;二是应对各种不同岗位需求的特定技术和技能,此类能力具有高度情境关联性与时效性。
本科教育一般只是短短四年,充其量可以为学生的人生提供必要的“装备”,而不可能为其提供一生无虞的保障。这种“装备”的功能,显然不在于学生在校期间熟记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因为它必将被不断更新和替代;也不在于掌握即时可售的技术,因为技术随时都会被淘汰。真正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装备”,是以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为媒介的能力和素质,它具有外延的可拓展性和内涵的可持续开发性。譬如,经由通识教育所形成的广博视野、跨领域学习能力、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基础理科训练所形成的数理思维与分析能力,经由专业教育而形成的关于特定领域的专业学识和专业能力等。这些素养与能力的养成,固然也可以服务于毕业生一时生计之需,但其主要指向是长远生涯发展。故而,随着时代发展、环境变化,本科教育的“通”不可或缺,而“专”的口径则需要更宽。至于偏重职业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取向,严格而言,当属于应对学生多样化发展路径选择的一大策略,并非方向转变与范式转型。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刚性与弹性
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各国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但尊重学生选择是本科教育变革的总体趋势。相较而言,欧洲与我国传统上更偏重专业教育、制定结构化的培养方案,而美国的本科教育培养体制则在专业转换、项目类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选择、跨学科课程和学位的自由组合等方面给予学生灵活选择权,虽然有些凌乱无序,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职业市场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根据市场反馈对培养项目、方案、课程体系乃至课程内容做动态调整,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开掘与潜能的发挥。
相对而言,欧洲以及我国的传统专业化模式,在培养规模有限、职业市场相对稳定、竞争性趋弱的环境中,其人才供给与需求对接会呈现一定的优势。然而,一旦就业环境发生激烈变动,规模扩张导致就业竞争性加剧,这种刚性模式的应对能力便显得相对局限。应对上述难题的变革路径是:在全面充实和丰富项目类型、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压缩本科课程要求的学分总量,调整通识与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尊重学生自主性,强化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转换机会,为其课程选修、跨学科或跨专业选课、辅修和双学位项目选择等留出更大余地。与此同时,通过推动职业与学业咨询事务的制度化、咨询队伍的专业化,最大限度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帮助其降低试错成本。
高校本科教与学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难题
近年来,围绕教学学术、“以学习者为中心”等理念进行的理论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高校教学形式和方法,促进了各种技术和工具尤其是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其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保持必要的警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我们对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必须有所警惕。譬如,信息多且杂引起的观念混乱;虚拟空间“替代”真实世界导致的是非难辨;知识呈现越来越便利,使得学习过程流于肤浅,缺乏试错性的思维训练与经验求证;教学中的材料使用与传播存在知识产权风险;教学过程中的个人行踪捕捉、信息采集等有侵犯师生隐私之嫌,如此等等。因此,对于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应更多地加以审视和反思,从呵护人的尊严、尊重个体权利、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等方面,审慎合理地利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认知科学取得的进展,这一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颇受青睐。然而,任何理论都不能简单移植,作为指导实践的通则。学生个体经历、兴趣、偏好和潜质千差万别,不同学科知识属性殊异,加之班级规模的大小,教师个人风格的多样化,时间、精力与经济成本的有限性……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如何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行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需要切实探索。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带着各种新异的标签,而是能否将各种方法恰如其分地组合运用,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投入。
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在体制机制改革层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为根本。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激励学生根据其所好、所长与志向而主动求学。
现实之中,学生消极应对乃至抗拒的首要原因往往是所学专业及其课程,其次才是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与手段等,两者不能本末倒置。
本科教育迫切需要的改革路向和路径
回到当今本科教育的定位话题。固然,如今本科教育的“精英光环”已经黯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人才培养的功能有所弱化。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本科教育所特有的功能与地位仍然不可替代。然而,普通本科高校普遍面临如下困境:一方面,必须固守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秉持注重人格教化和学术训练的传统;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应对学生就业与谋生之所需。如何以改革突破困局?笔者尝试做几点简要概括:
第一,通专结合,在综合素质养成基础上加强宽口径专业教育。这是为每一个体的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装备”,也是本科教育保持其独特性并得以存续的根基,不能动摇;
第二,适当弱化对学科与专业目录规制的刚性,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行业与专业组织力量,给予高校更大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更好地解决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
第三,推动本科学分要求适度变革,减轻课业负担,增加学生在专业转换、课程选择、跨专业学习、自主学习方面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按其个性、潜质、兴趣和志向健康发展;
第四,扩展双学位、辅修、跨学科学位等项目类型,根据专业方向增设更多的模块化课程,为本科生开展探索性、选择性学习提供条件支撑;
第五,完善专业化学业与职业咨询指导制度,增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弹性化,以保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自我发展同时,最大限度上降低试错成本,提高“人—职”匹配水平;
第六,探索本科专业教育多通道培养路径,为具有不同志向的学生自主选择创造条件,如学业深造(学术训练)、毕业就业(职业资格训练)与创业等,增强人才培养的指向性与针对性;
第七,赋予通识课程以现实生活内涵、赋予专业课程以职业内容,打通抽象理论与日常生活、职业实践之间的隔阂,在课程教学中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关注学生可雇佣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以制度支持和环境营造,激励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开展多种方法与形式灵活组合、工具与技术正当有效运用的教学改革探索,全面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