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高教》 2020年第2期
摘要: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行业为依托,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行业特色弱化、学科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困境。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形成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立足于学校声誉的建立、行业引领力的树立、多元资源渠道的形成等方面,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共有2500多所,占所有高校总数的90%以上,而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又是地方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潘懋元先生曾对行业特色型大学下过定义,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 围绕行业需求, 针对行业特点, 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
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 依据普通院校本科办学的基本规律 , 围绕学科建设, 针对行业、岗位与技能需要设置专业, 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有学者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历程总结为:“行业化—去行业化—再行业化”。当代,地方行业型高校又作为一个“主流”的高校群体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行业特色作为地方高校一流发展的重要立足点也成为大家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一、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现如今我国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多是由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涌现出的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专门学院发展而来。专门学院的发展模式是师法苏联,目的是为了满足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当时的教育部对于发生在1952年的调整作出了这样的总结:“经过一九五二年的调整后,私立高等学校已全部改为公立,各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均较前明确,打下了发展专门学院、巩固和加强综合大学的基础,特别是加强和发展了高等工业学校,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十二个工业专门学院,基本上符合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建国初期的调整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专门学院设置的弊端尤为明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专门学院设置“出现了文科与理科、理科与工科分割的现象,有些学校专业过细,专业面过窄”。
现在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不同于之前的专门学院,因为其经历了90年代的“去行业化”过程,也就是综合发展过程。因此,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形成了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的行业办学特色和突出学科群优势。可见,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在当今“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此类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且有其特殊的发展立足点和优势,也存在与发展机遇并存的挑战和困境。
(一)“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特色发展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方案》将国内的高校分为: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和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
强化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是多数高校的一流发展路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更是如此,其本身围绕某个行业,拥有一个或若干个高水平优势学科,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江苏有15所高校的43个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据统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排名前10%的学科数共33个,占“双一流”建设学科总数78.5%,16个一流学科属于行业特色型学科,占全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总数的38%。
所有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如果说专门学院是师法苏联的结果,那行业特色型高校则是扎根中国土地,彰显中国特色的。特色发展使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发展途径,通过特色发展突出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树立良好的行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二)“双一流”建设的困境——历史与现实发展的矛盾
1.行业特色一度被弱化。行业特色型高校多是从国内高水平大学分离出来,或是多所大学相同学科、专业合并而来,因此有着扎实良好的发展基础。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体制改革之前,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委,改革后则划归地方政府管辖,成为普通地方高校。解除了行业隶属关系之后,走上了综合化发展道路,合并、升格成为了当时改革的标志性特征。摆脱苏联模式,学习欧美经验,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成为当时的发展潮流。
这一时期,除管理体制改变带来的与原隶属行业部门的关系开始疏离之外,行业特色也逐渐被综合化浪潮淹没,与行业部门签订共建协议成为彰显高校行业特色的主要途径。成为地方普通高校的身份转变同时带来了资源获取渠道的转变,资源获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校的发展。直到2007年,特色发展才重新回归,期间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已受到一定阻滞。
2.学科布局呈现不合理现象。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学科门类较少、专业设置较窄,优势学科单一,大多集中在与某些行业密切相关的几个学科,其他学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学科发展盲目跟风、贪多求全的倾向,这一倾向也使得多年积累的学科特色呈现淡化的局面。
合并、新增等造成的学科“壁垒”现象尤为突出,特色优势学科未能形成引领效应,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弱势学科也未能发挥其补充、融合效应。这成为某些高校特色学科不强,新增学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些学科随着行业发展形势而成为“热门”,众多高校竞相建设,少数高水平大学由于其较高的影响力、强大的资源投入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使得原先某些具有特色学科优势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逐渐失去了优势。
3.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有适应满足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认同度的导向,学校长期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建国初期崇尚培养专门人才,直接为社会需要的对口行业输送人才,同时也因人才培养口径过窄被后人诟病。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一度以通才教育取代专才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同度降低,综合性人才成为培养主流,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生培养特色也在这一时期被弱化。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地方行业型高校如何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为此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二、“双一流”建设中的分类施策发展路径
“双一流”建设中注重分类施策,形成差异化发展的局面,是实现我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1.学科发展方面。“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一流大学又对一流学科的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实现学校的一流发展,学科建设是突破口,尤其是凸显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分类、分层次建设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
首先,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发展优势学科是所有高校的发展基础。例如:哈佛大学就是由生命科学、自然科学、法学、医学、商学、社会科学等多个优势学科组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多个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标配。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多个优势学科在短时间内建成是不现实的,但从行业特色学科出发,夯实学科基础,彰显学科特色,成为该学科领域的“排头兵”,从而发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则是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基础和立足点。当下,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应抓住“双万计划”的契机,从一流专业入手,做强特色优势学科,为创一流学科打下基础。
其次,优化学科布局。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在90年代的综合化进程中,为改变学科结构单一的情况,合并和新增了一些学科和专业,有些不免随大流,片面追求大而全,没有注重学科基础和规划,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学科发展质量也出现问题。
在此情况下,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在增设新工科相关专业的同时,淘汰、改造部分旧的专业,突出优势学科发展。对于学校中相对弱势的学科,应该充分调动并发挥他们与优势学科的融合和补充作用,特别是工科类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基础学科、人文学科,要发挥学科之间的融合作用,同时促进特色学科、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发展。
再次,推动发展优势学科群。由围绕某一行业领域的若干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体,其中带头的学科即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掌握整个学科群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其他学科具有凝聚和辐射效应。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由机械、电子、材料、船舶、海洋组成了具有优势的工科学科群,其中,机械类、海洋工程等学科是发挥引领作用的优势学科。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与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特色优势学科群,从而达到提升综合实力的目的。
2.人才培养方面。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促进学生发展,不是简单地教授行业技能,不是“杂烩”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简单地回应通才、专才之争,而需要根据学校定位和生源特点设定正确的、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凸显行业特色。行业方面的技能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或是学生的专长,而学生发展才是人才需求的根本,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在最近一次的调查中,当问到用人单位希望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哪方面的素质时,大部分企业强调的不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是加强人文教育,比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与别人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和书面沟通;培养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敏感度,让他们学会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种族的人们,并且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合作。”
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其能力、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和专业特色技能得以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融合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实现学生发展,这些方面的分类施策及有效配合是必然选择。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于其他类型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需要在实现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上,凝练自身特色。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虽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此,从而制约学生发展。
分类施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地表现为分类施教,“按照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正确处理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把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培养成为学术型人才;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把其余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宽厚基础、良好素质和较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由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瞬息万变,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必须密切结合国家、区域地方和行业的发展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和提升。人才培养是最能反映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企业、社会的口碑来证明。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效推动学校的一流发展。
3.师资发展方面。师资力量对于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香港科技大学作为后发型大学的典型,建校时,包括校长在内,每个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创办初期的545名教员几乎都是留学生,留学国别主要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
英国华威大学在建校之初并没有整体规划,甚至出现根据师资情况和社会需求来设置学科的现象。东京大学曾经拿出1/3的教育经费向全世界聘请一流的学者赴日任教。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一度超越东京大学位列亚洲第一,其成功和拥有一批诸如李四光、吴有训等“大家”分不开。
师资发展的分类施策,体现在引进和培养两个方面。不可否认,现在高校对于人才的争夺犹如战争一般激烈,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虽然短期投入大,但确实是收益快、见效快的一种做法,而校内的师资培养则是一种长期投资,且效果不可预见。
因此,高校中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并不鲜见,两者并重,实现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才是师资发展的长久之计。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留住人才。由于自身和所在地域发展水平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竞争上存在一定劣势,行业特色突出的优势学科成为吸引人才的侧重和突破口。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才是主要问题。
这时,待遇之外,良好的学校发展氛围成为关键。另一方面,要重视原有师资的培养与提高。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送出去”培养的方式,但这只是师资培养的一种方式,形成稳定向上的团队和氛围,才是培养和发展师资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学校整体的发展势头又会引导教师努力提升和稳定发展。其中,要特别注重一流专业、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师资水平的重点引进、培养与提高。
4.服务能力发展方面。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最为基本的三大职能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立足地方,又与市场、产业、行业有着密切联系。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服务面向较为明确,因此服务能力是其鲜明的特点,也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根据高校的服务面向,我们将服务能力的发展分为三类。
一是瞄准国家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国家对于高校的主导作用,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方向。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国家的发展向来联系紧密。1949年,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基本方针。教育不再封存于“象牙塔”中,而是与国家建设、发展紧密关联起来。随后,1950年的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上更是明确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想要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实现学校发展,掌握国家的发展大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至关重要。
二是立足区域发展。作为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的发展密不可分。地域发展能带动高校发展,例如,苏州大学跻身我国地方高校的前列,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高校在区域服务方面与地方实则是互惠互利的,但有些地方高校对于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美国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发展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以及“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发展模式等,为我国地方高校的区域服务能力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是服务行业。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行业发展是此类高校特色,也是生存的基础。行业型高校不仅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更应该促进,甚至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人才,推动行业发展。
三、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展望
各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努力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和暴露出不少问题,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到实现发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郭秉文在执掌东南大学期间,主张“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这“四个平衡”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针对高等教育暴露的问题提出的,也指明了高校发展的方向。
着力科研发展,注重师资引进等手段,能够短期内推动学校的排名,但高校要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则应注重长期积淀。短期内“急功近利”式的发展理念导致地方行业型高校在“双一流”的竞争中受到地方、行业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影响,面临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发展等诸多问题。
1.社会声誉的建立。高校的社会声誉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声望也成为评价高校的重要维度之一。有美国学者请 “常春藤” 院校的学生列举影响其选择学院的因素,结果发现,“声望和学校名称的认可”列在首位。高校社会声望建立的内核是高校的德行。“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大学德行是大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实现自身使命的必要条件,是大学享有自由及社会声望的基本前提。”
大学德行是长期“修炼”的过程,表现的最主要的群体就是教师。建国后的几次院系调整、高教改革,高等教育除教学、科研的基本功能外,更加突出社会服务功能,而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主体则均离不开教师。不管是哪个时期,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民众将其视为神圣之地,高校教师的形象也是崇高的、纯洁的,师资水平的高低、师德师风的好坏,决定了高校的声望和发展。
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免有人会将高校排名与社会声誉混为一谈,高校排名作为衡量其社会声誉的唯一指标显得太过于狭隘和功利。高校的社会声誉通过学生择校、毕业生评价、科研声誉、资源获取、国际化水平等多个方面彰显,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积累的过程。守住发展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初心,踏实地教书育人、努力创新科研和服务是建立高校良好社会声誉的基本途径。
高校的社会声誉更需要不断的维护,某个教师的不当言行,或是科研剽窃,抑或是一次学生事故都会对学校的社会声誉造成致命打击。因此,完善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对学校声誉的维护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行业引领力的树立。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18世纪后期的英国为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纺织业、冶金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对于相关行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建国初期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带来的对于工业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与行业的联系紧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立足行业更是其基本特征。
从长远发展看,高校的定位不能简单地、过度地迎合企业需求,而要真正发挥对于行业的引领作用,这才是迈进“双一流”,实现内涵发展的保证。对于地方行业型高校而言,面向行业的同时,也要面向地方发展,只有将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学校的经济社会价值。
高校行业引领力的树立凸显其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人才培养上,行业特色型高校培养的不仅是迎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管理人才,同时也应该包括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高校要保持行业敏感性,随时跟踪、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和转型变革,加快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推进学科交叉融和,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上,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组、科研团队的作用,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科研平台,注重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原创开发,主动研究、化解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发挥科研方面的引领力。
3.多元化资源渠道的形成。相比部属高校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年度经费,地方高校的经费则少得多。2018年预算突破百亿的部属高校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更是超过200亿,位列第一,而这些高校都属于我国的一流高校。
从对地方高校的统计数据来看,广东省经费排名前10的地方高校2018年总经费位居调查省份第一,达到173.83亿元,平均每所高校达17亿元,广东省经费最多的前10所地方高校经费是湖北和辽宁省10所经费最多的地方高校的2倍以上,是甘肃省地方高校的5.2倍。经费投入之间的差距,也导致地方高校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学者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政府或者纳税人、家长、学生、捐赠个人或者团体四部分承担。对于地方行业型高校而言,想要实现“双一流”发展,就不能过度依赖地方政府有限的经费投入,必须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
高校的发展不应该只关注短期内学校排名的快速提升,而应该真正回归高等教育发展的本源,回归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入手分类施策,突出学校特色,扎实推进学校发展。要立足于学校声誉的建立、行业引领力的树立、多元资源渠道的形成等方面,注重学校发展的积淀,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南平:江苏科技大学校长; 蔡媛梦: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