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
发布时间:2018-07-06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中国高教研究》   2018年第7期

摘要:高校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关注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理念设计,二是制度设计,三是平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是全过程的、全覆盖的、全链条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设计途径包括纳入学科建设、改革教学管理、重构课程体系、强化激励约束四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打造知识空间、创客空间和孵化空间三个平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既是对科技界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逐渐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现象与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作用不断提高的趋势相吻合。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提了出来。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日渐突出,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理念混乱、制度缺失、平台缺乏等问题。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高校作为三个领军主体之一,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关注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理念设计,二是制度设计,三是平台设计。就三者关系来看,理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平台是支撑。没有科学理念,就不会有科学的制度与完善的平台;没有制度约束,理念就无法落地生根,平台建设也会混乱无序;没有平台支撑,理念和制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设计

高等学校如何更新传统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是大学自身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互动共进的必然结果,是发挥大学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需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等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本理念架构,以创新、创业与时代的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来更新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创新创业教育是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既如一体双翼,又如双轮驱动,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了无根之木;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专业教育就会缺乏活力。实际上,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接触学术前沿、了解社会需求。但是,高校创新创业过去较多停留在“活动”层面上,较少进入到“教育”层面上,只是一种课间操、午间茶,是展品,不是产品,是展台,不是讲台,是打造样品,不是培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讲,创新创业甚至是专业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应该把创新创业上升到教育的层面来认识,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在活动层面的组织。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所言:“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如果专业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培养不出创业人才,就是失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塑造具有浓厚创新创业意识、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具备突出才能的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是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覆盖到全体学生,应该是普惠的,一个都不能少。目前,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局限了其视野,导致他们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的商业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品格塑造的本质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任何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都有机会接受创新创业训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全体学生训练自我发展能力提供舞台和平台,避免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思想火花,养成在实践中创新的热情和习惯,这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重要得多、生动得多。因此,让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够接受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就是要为他们埋下创新创业的思想种子,奠定未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有利于他们继续深造,另一方面有利于储备走向社会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踏入社会的学生,因为有了这方面的种子,只要碰到了合适的土壤、适宜的环境,就能生根发芽,并因此缩短创业历程,提高成功的几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将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的因素提前暴露并消除了。

3. 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大学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是前后连续并且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事情,而应该贯穿高校教育的整个链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直到他们走向社会。目前,很多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本科生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没有必要搞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将创新理念、创新精神融入到创业教育当中。所以,不管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只要存在创业需求或创业可能,都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不是创新本身,更不是创业本身,不能以是否成功论英雄,而是以是否接受了这个过程为目的,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种子”教育。就是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玩”起来,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吸引他们从教室中走出来。这样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过程才是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对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检验。

4.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价值的基础性和未来性。我国经济正从过去的要素推动转型为创新推动型,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努力培养国家未来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当前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七大战略,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目标,均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强化了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发展到引领全球产业。怎么引领?谁来引领?引领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天的教育来回答,需要今天的学生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做出回答。因为他们将是21世纪中叶的国家栋梁和民族中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他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民族复兴的人才储备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设计

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观念上,只有确定为价值机制和价值制度,才能使全体师生员工去贯彻和执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行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和方法选择,是高等教育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现实需要,也是高等学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单纯依靠说服或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的设计来固化理念,通过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行为。

1.纳入学科建设。国务院2015年10月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列为五项建设任务之一,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就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合于促进学科建设的其他要素,如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这一界定突破了以往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表层理解,注重表达学科建设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作用。但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将学术分为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四类,强调“它们还是相互关联的,并且经常重叠的、相互依赖的整体,每一种独特的形式都包含了其他三种学术形式的每一个。”因此,只要教师具有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那么他的教学与科研等各种活动都能够起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的作用。

2. 改革教学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必然会对教学与学籍管理制度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效纳入培养方案,以适应全过程、全覆盖、全链条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式,为有能力、有动力、有潜力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为此,要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有效延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关键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供给侧为主向需求侧为主的转变,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养成。同时,应探索实施弹性学制,制定休学创业标准,规范休学和复学流程,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进行创新创业。

3. 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单独设置创新创业学分的做法,实际上还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剥离开了,而且往往以“活动”形式代替,失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来意义,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孤立化和简单化。只有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各个环节当中,才能使创新创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使每门课程都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大量的创新创业课程供给,保证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同学的选择需要。一是全覆盖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二是全过程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按照创新活动、创业活动的活动方式,开展现实或模拟实践活动。三是全链条整合平台类课程、行业类课程和嵌入式专业课程,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课程体系的制度化设计,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注入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 强化激励约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需要构建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包括课程开设、中期评议、学业考核、学生评教等,既要从源头上控制课程质量,也要全方位对教育成效进行考核。对于专兼职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强化对校内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培养,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校外创业导师队伍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导师带项目育人才。与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紧密相关的,还有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这对于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而从制度上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学科型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整个校园中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则是一个可行且必要的途径。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生,还有可能改造和成就一所大学。在创业教育与孵化计划中,大学应将教育目标从个体培养扩展到组织塑造上,用一种新的形式将大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力结合起来,这种新的形式正是新公司形成的源泉,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设计

与理念设计、制度设计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设计单独依靠高校无法完成,还需要借助政府和产业资源。因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有以下内涵:一是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被动适应社会的求职者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旧规则的建设者;二是强调系列课程体系的开发;三是注重通过模仿等实战形式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性体验;四是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撑;五是能够直接诱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平台支撑,而且这种平台支撑本身既能发挥串联政府、大学、产业关系的特殊作用,又能“真枪实弹”锻炼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1. 搭建知识空间平台。主要任务是将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关的知识传播、知识发展与知识创造融为一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学术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大环境中,一方面提高大学内外部协同育人效率,另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提供资源。当前,国内部分高校依托教务部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以此来整合全校相关资源。这种组织架构对于校内资源的调配与统筹,无疑是便捷高效的。但往往局限于校内资源的整合,有意无意忽视了大学与政府、产业之间关系协调,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往往始于课堂、终于课堂,始于校园、终于校园,甚至多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从时代发展要求来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学自身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鲜活的素材和教学资源,切实增强吸引力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拓展到产业发展中,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活力和不竭动力。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学术发展、人才培养与产业联系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引导产业界和校内学科共同研发的管理机构、依托学校设立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和孵化器等,以此将校园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外产业发展广泛联系起来。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会更好地促进大学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并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重塑产业形态。在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致力于在科学和工程院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将学院各系和当地科技型公司联系起来,在学院周围创造产业氛围;20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半导体技术、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革命性兴起,斯坦福培育了大量技术衍生型公司,在文理、工程、医学三个方面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名校。享誉全球的惠普、谷歌、雅虎等著名企业,就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相信在未来的不长时间内,中国高校的师生也会塑造出一批世界知名企业。

2. 打造创客空间平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创客,但其中确有一部分人千方百计地努力,试图把自己的创意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为鼓励这些行为,地方政府出资设立了大量的创客空间,很多高校也根据自身优势开辟了很多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开展有组织、有效率的创客活动,充分发挥这些场所的作用。只有物理空间还难以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各种主体在这些空间内组织的训练营或俱乐部活动更为重要。根据举办主体不同,这些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的,一类是政府组织的,一类是行业企业组织的。这三类活动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往往依次递减。高校热情高,但资金少;各地政府期望大,但往往缺乏持续性资金投入;而行业企业目前还普遍缺乏组织和投入此类活动的积极性。政府打造创客空间的最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于理念和行动的引导。相信随着大学在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与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关系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因为当公司提高其技术水平时,它会接近于一个学术模式,从事高水平的培训以及知识贡献。着眼未来,要打造成熟的创客空间,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更需要大学的主动作为、超前作为。大学自身定位应从被动转向主动,通过打造对学生、产业富有吸引力的创客空间,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途径方法上,可建立创客大街或创业大街,以虚拟或现实创客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师生搭建讨论设计、转让技术、展销产品、互动交流的平台。师生创客与产业需求在创客空间的涌动,必定使之成为创意的聚集区。这种氛围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所大学最繁荣、最活跃、最有激情、最能洋溢青春的地方。

3. 打造孵化空间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这个快车道任务理应就是孵化器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投资和建设主体的角度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涉及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高校创业孵化器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功能应定位在“双孵化”上——孵化企业的同时孵化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孵化器具有“前孵化器”的特点:一是“前孵化”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或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教授和科研团队,“前孵化器”为这些人员提供充分的商业教育,帮助其成功创业;二是受“前孵化”支持可以不用注册公司,只需具有创业项目(即企业的利润核心)的创意,预孵化的对象可以获得商业经验,而不必实际拥有一家公司。高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方面为师生提供生产研发空间、基础设施、指导服务等来提高创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分摊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以此营造创业者聚集效应。在校内,科技园、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都可以承担孵化器任务;在校外,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来嫁接建设孵化器。仅仅拥有场地是远远不够的,孵化器发挥作用还涉及很多要素,还需要建设相应的配套体系。一是建立“导师+”体系。采取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家相结合的创业导师模式,为创业项目提供指导。二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以争取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学校自筹方式,为潜力项目提供“种子”资金,推动创业产品加快转化为商品。同时,也要考虑扩大融资渠道,吸引风投资金进入孵化器。三是健全商务服务体系。为孵化项目提供空间和管理、咨询、知识产权、项目评价、宣传等服务,推动学校与政府、产业建立多渠道的联系。四是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孵化空间使用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行业共同发力。作为高校来说,既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身份,也要扮演好协调者的身份,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