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第1期
【摘 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从业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构建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
1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进程与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它是一个多要素、多形式、多层面、范围广泛的综合作用体系。
1.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教学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实践教学管理方式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完整有序的工作程序,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制订了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在内的多个管理文件,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法规措施来保障学校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1.2 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建设适合于学校自身发展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利于对实践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检查实践场地的安排使用、实践教师的配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等教学情况,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校制定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专家听课表”等,并对各项指标赋予分值,较客观地评价出实践教学的状态。
1.3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三级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三级监控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和“专家组评教”3个部分。
1.3.1 学生评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具有发言权,且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广泛性,因此,学生评教应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学生评教每学期进行2次,每学期测评原则上在期中和期末进行。评教时以班级和各专业为单位由教务处组织学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监控,引导学生认真、公正、准确地填写“教学信息员反馈意见表”、“教学信息员组长反馈意见表”。教学秘书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得出每一位教师的得分和排名次序。
1.3.2 教研室同行评教
教研室内部教师最熟悉课程的要求和性质,最清楚教师所讲的课程内容和效果,最有权利为教师提出各种建议,所以为了更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各教研室成立教学质量评教小组,负责本室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考核。每学期同行评教次数不应少于1次。评教形式以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法手段、创新意识等为依据,并为每位教师做出听课评价意见与提出建议。
1.3.3 专家组评教
专家组由各单位学术委员会组成,对本部门任课教师分别进行随堂听课,根据听课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水平等打分。专家组成员在对教师进行听课评教时,不应少于2人。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统计测评数据。教学管理部门把专家组、同行与学生信息员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通过教学例会、教学信息通报和专题报告及时反馈,引导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它是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活动及其有关因素做出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实践教学进程做出判断,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各类人员相互监督与促进,一个环节的薄弱,势必导致体系内各因素间的脱节和整个体系漏洞的出现[2]。目前,有关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探讨还处在定性层面上,缺少可行的操作措施,评价内容不统一。为此,亟需建立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突出教育的基本特征[3-4]。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2)科学性。每项评价指标都须经过科学论证,要能直接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特性,各指标名称、概念要科学确切。建立的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对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进行定量评定。
(3)可操作、客观性。指标应尽可能定量化,便于准确描述实践教学环节的客观状态,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评价方法要合理,应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使得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可信度高。
(4)系统性、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须明确评价目标,在此前提下全面系统地设计、确定评价原则和评价要素。整个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要自成体系,各项评价要素应有可比性。
(5)综合性。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指标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状况,各独立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补充完 善,形成指标的最佳组合,综合所有指标能科学反映出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质量。
2.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实践课程体系出发,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监控,并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进行调控。通过构建封闭、系统、高效的监控系统,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3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方法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包括校级评估和各单位评估2个层面,评估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学校层面每学年评估1次。教学单位每学年评估2次。学校评估 的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信息,同时也作为教学部门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学校层面的评估,由教务处聘请专家进行。各单位评估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专进行,并把评估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报教务处。由于各专业所涉及的实践环节的课程各不相同,学校制定了基本适用于各专业及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有特殊要求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专业或某课程的具体评估体系细则。同时为了方便专家进行评估,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对每个评价因素的考评指标的评价方式都采用分值计算法进行打分。
3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比照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结构内容,采用多种监控手段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管理[7-10]。
3.1 监控管理内容的拓展
监控管理的内容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延伸至整个教学过程,从开设课程至考试结束,其中也包括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监控。
3.2 监控管理目的的延伸
过去对教学的监控,目的只是单纯分析一个教师一堂课的好坏,而现在监控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分析评定,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进 行整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3.3 监控管理对象的多元化
过去的监控管理对象是单一的教师,而现在凡是涉及到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个人与部门都是监控管理的对象,它已经不仅仅是监控管理教师,还包括各个管理 部门,因此不仅评教,还要评管。
3.4 监控管理手段的丰富
从单一的“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发展至整个环节的监控与管理。
3.5 监控管理信息的及时反馈
监控管理体系中无论哪种方式,其所获得的信息全部汇总到相关教学单位与教学管理部门,由他们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论向有关部门反馈,责成有关人员或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相关复查。学校将监控管理中所取得的有关重要信息列入年终的考核项目中。
4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
多年来,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实践中,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实践类课程质量检查、评估 为纽带,认真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实践课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其尽早走上实践教学的前台;将实践课程教学与学校整体的教学动融为一体,使各类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管理部门、实践课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及上实践课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实践类课程教学条件、教学师资、学生状况、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实践教学各环节处于良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