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变革院校评审方案的动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03-1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3-1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人们对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关注,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都在探讨的如何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办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管理制度,尝试通过绩效评估的手段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困惑

对绩效( Performance )的理解存在两种典型观点,其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以伯纳丁( H. J . Bernardin) [1]为代表的“结果论”,他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所创造的产出的记录或工作的结果”。纵观国内外的经验,教育结果绩效一般可以从教育产出的数量、质量和效果三个方面加以衡量。美国佛罗里达州2004年10月制定的“佛罗里达州高等教育绩效基金体系(草案)”[2]提出衡量高等教育院校绩效的七大指标:学位点、考试通过证书获得率、学术能力稳固程度、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和毕业状况、学生毕业率、教工队伍和国际化,体现了典型的结果取向特征。与之相对,1993年鲍尔曼(W. C. Borman) [3]等提出 “行为绩效”,将绩效区分为任务绩效( Task 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两大类。行为绩效主要关注对象是组织员工的个体绩效。例如,当前大学教学管理中普遍采用的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和教师考核制度等主要管理方式,其对象都聚焦于教师个体绩效。相关研究表明[9],组织员工自身能够控制的错误在15 %以内,而85 %的错误出自管理系统。教育组织是否也可以从整体行为的角度评估其绩效,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比较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未来学校计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校教育改进计划》、新西兰的绩效优异学习奖、新加坡的优质学校奖和我国香港杰出学校奖励计划等[10],其中美国的《Education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以其全面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及灵活评价机制受到各方的好评。

我国教育评估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发展很快,研究专著、译文及论文层出不穷。然而,就从组织这一角度进行的教育绩效评估研究,我国尚处在探索阶段。影响较大的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其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和1项特色项目;19项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教学评估在全国的展开对提升高校的整体绩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在评估标准、评估机制、评估结果、评估效果等方面不尽人意,受到多方的责难。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依据“投入产出理论”,用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进行高校绩效评估尝试,以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综合绩效。这是转变评价观念,引入绩效评价,关注高校发展效益的一次尝试。不过,该组织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引来众多质疑:无非是对于评价准则、数据采集、官方背景、排行榜名次等等的指责。

不论何种形式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都必须遵循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价值观体系。纵观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和实践,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套科学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指导。价值观,亦称价值观念,通常指人们对各种价值现象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深层的观点或看法。价值观是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处理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如果把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看成一个注射器的话,则其所承载的这些价值观便是治病救人、强身壮体的“灵丹妙药”。不理解这些价值观,不接受这些价值观,单纯地强调或重视评价指标,就如同是在注射一个未装药甚至是装错药也的注射器一样,其效果或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校绩效评价核心价值观

高校绩效评价价值观应是一套相互关联的价值观体系。包括:(1)以人为本;(2)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3)关注教职工与合作伙伴;(4)重视过程、关注结果;(5)履行社会责任;(6) 基于事实的管理;(7)科学的系统管理。其核心层是“以人为本”,包括组织内部管理中的“以教职工为本”与高校服务“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第二层次的“关注教职工与合作伙伴”、“关注结果、重视过程”、“ 履行社会责任”三项价值观构成高校对外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过程中应遵从的价值观;第三层次“基于事实的管理”、“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两项价值观构成高校内部管理的价值观;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绩效管理和评价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野和框架,应体现 “科学的系统管理”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作用于所有价值观;各层次价值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高校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过程中的三项价值观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卓越,而高校内部管理的卓越又是为服务对象提供卓越服务的基础。

(一)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一价值观包括面向服务对象与面向高校内部教职工两个层面。

面向服务对象的“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教育组织中学生角色的定位是服务对象而不是顾客,是由学生在教育服务实现过程中独特的主体地位确定的。 “以学生为本”就是高校的教育服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利益,或者说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是高校首要关注的价值追求。因此,高校应在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核心价值导向下,从学生发展的要求出发,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需要,构建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办学工作体系。致力于学生的道德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培养和造就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实践能力突出、文化素质优良的应用型复合性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和自由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核心,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办学体系,构建文化气息浓厚、人际关系和谐、氛围良好、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环境。

面向高校内部的“以人为本”—“以教职工为本”

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取决于教职工的知识、技能、创造力和积极性,所以应当以教职工为出发点和中心,视人力资源为资源主体,激发和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合作、学习,致力于教师的进步与发展,尊重教职工,保障教职员的权益,促进教职员的满意,使教职工与学校的战略导向相一致,共同为学生和社会创造价值,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

(二) 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当今社会,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人们的对高校的期望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及世界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都要求高校不断改进,提供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必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对此,高校必须识别自身优势不足,顺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实现自我超越,建立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拥有系统思考能力的“学习型高校”,以提高整个学校的知识创新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所谓学习型高校,是指教职工与学校的整体目标有机地、持续地结合,以教职工为主体,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以保障、满足各级各类教职工学习需求,并获得学校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高校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教职工改变原有的学习观念、学习体制和学习方法,将学习与教育工作融合,激发每个成员的潜能,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最终提升整个组织的应变能力。学习型高校崇尚自主管理与适当组织相结合的原则,以人性化管理整合组织的共同目标与个人目标,使个人价值在追求组织的共同目标中得到实现,形成高校的向心力。学习型高校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组织,它时刻同外界保持信息交流,根据新的信息和环境的变化,对高校的学术、知识结构和组织文化等进行重新调整。

(三)关注教职工与合作伙伴

组织的成功依赖于其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的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创造力和积极性[6]。

高校应加强教职工(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此外,还需要立足各自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培养力度,构建优秀人才持续培养和支持体系。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立足校情,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高校应重视校内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保证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等,不断更新和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既要重视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致力于培养学术大师和教学大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业务素质的提高,更包含师德修养的提高。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师德宣传%强化师德教育和加强师德建设的领导、引导和督促教师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师德;要严格考核管理,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使师德建设见到实效,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

高校合作伙伴的概念是与学校有直接学术交流关系的组织(或个人),高校合作伙伴可归为三类:(1)合作企事业单位:包括友好学校、科研合作企(事)业单位等;(2)学术学会/协会:包括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行业协会等;(3)供应商:主要是出版社、教学仪器供应商等。把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期望考虑进学校的战略目标设计对学校具有重大意义。

(四)重视过程、关注结果

高校的绩效源于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科研创造的过程,最终表现于教育服务结果和科研成果。因此,高校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要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基于结果的评价、分析驱动过程的改进和创新。

高校教育服务过程包括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执行、教育过程控制和教育评价和监督,究其根本是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教育过程实现卓越必须要系统地识别和管理学校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称之为“过程方法”。根据“过程方法”原则,学校应进行下列活动: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系统地识别所有的过程;明确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分析和测量关键过程的能力;识别教学职能部门之间与职能部门内部活动的接口;注重监控教学的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诸如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7]。

重视教育服务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教育服务的结果导向。高校的绩效测量应注重与关键结果,如学生学习结果、社会服务结果和知识创新结果等。

(五)履行社会责任

现代大学应具有的三大功能:一是创新知识,二是传授知识,三是应用知识(服务社会)。决定了现代高校应具有四大责任:一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专门人才,二是科学研究、知识创造,三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四是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5]。对具体某一高校而言,在生存发展的同时,应当对社会包括相关利益方承担相应责任,就是在内部要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和持续发展,保障师生员工的权利尊严和福利待遇;对外要发挥高校在社会环境中良好作用,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和持续发展。因此,高校社会责任的履行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高校领导者应当带领教职工主动、积极地履行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倡导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人师表,特别是教师言行一致、讲诚信的人格魅力。第二个层面,通过教育、示范充分发挥学校引导、协调和监督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巩固。高等学校中大力宣传、倡导诚信观念,加强诚信教育,普及诚信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价值,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把诚信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六)基于事实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基于事实的管理要求高校应做到:建立规范的信息/数据收集渠道;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精确和可靠;让数据/信息需要者能得到数据/信息;使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数据;基于事实分析,做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七)科学的系统管理

组织的管理要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每一项工作,高校都应当致力于建立系统、有效的方法,并付诸实施、不断完善;高校应当推行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建立与关键战略及过程协调一致的关键绩效指标测量系统,监测学校运作,并进行绩效分析、评审,推动改进和创新。

科学的系统管理应能够提供一个系统的视野和框架,明晰高校内部的组织使命、愿景、战略规划、工作组织、教育(科研)过程和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如何测评和改进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教职工、合作伙伴、社会和供应商)之间交互关系。高校的绩效管理和评价应当致力于综合、一致和整合,即:视学校为整体建立全局性战略并进行部署;应用规范要求的密切联系以确保计划、过程、测量指标与行动之间的协调一致;绩效管理系统运行时各构成部分充分互联、融合互补。

三、结语

价值观是指导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基本原则。在高校绩效管理和评价中,其核心价值观体系为高校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也明确了高校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基本方法,高校绩效评价应是对高校内外活动的系统评价,应是对这些活动和结果的实际状况的评价。因此,不论采取何种类型评价体系,高校组织层面的绩效评价应在以上七个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关注高校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