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波大学为例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
【摘要】社会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专业结构调整则是高校培优汰劣的过程。针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宁波大学秉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在有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增强了大学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优化机制
专业结构是高等学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国家政策法规进行专业设置的内部组合方式、门类和比例关系。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也“影响到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模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程度”。从理论上讲,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专业设置应该满足社会不同领域和岗位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生活方式变化,高校专业结构将相应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其间没有最完美而静态平衡的专业结构,只能通过不断的调整优化,追求更合理并与时俱进的专业结构。专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培优汰劣的过程,如何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自我调节机制是高等学校面临的普遍难题。近年来,宁波大学在既有的“大类培养”、“自主选择”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探索建立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一、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淘汰机制
为了克服专业结构调整困难,宁波大学立足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动态优化机制。在建立专业退出机制方面,宁波大学坚持“以生为本”和“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理念,以“专业分流”为契机形成专业良性竞争,淘汰劣势专业。
1.基于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机自主选择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志愿+考核”原则,可以自主选择学科大类、专业、专业方向模块,也可以选择课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决定学习进程。在“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理念指导下,宁波大学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政策,大类划分以学科相近、基础融通为原则,将现有70多个专业划分为经济与管理类、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类、法政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建筑规划类、海洋生物工程类等13大类;同时,成立阳明学院,负责全校按学科大类招收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根据“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新生在阳明学院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的学习,同时开展素质拓展、科研训练营、成才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指导等专项活动。大类培养从制度和技术上保障了学生能够在综合考虑学习兴趣、发展意愿、课程成绩以及学校专业资源的基础上,在学科大类中进行自主专业选择。第一学期末允许学生变更学科大类,第一学年末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进入相关学科性学院,开始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模块学习。
2.专业分流之下的专业退出机制
根据学校专业分流管理办法,学生在完成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后,可以在学科大类内,根据“志愿+考核”原则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对大类内所有专业进行志愿排序,并实现网上专业分流。通过专业分流系统平台确保专业分流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为了平衡学生的志愿,实行专业级差的志愿录取方式。同时,为了均衡现有的教学资源,学校根据专业现有条件适当放宽各专业分流名额,一般大类内专业分流计划不超过实有人数的130%。此外,在专业分流之前和之后,有条件地允许部分学生跨大类选择或调整专业选择。
实行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分流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出于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学资源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虑,学校规定了专业开设的最低人数,少于10人的专业将暂定开设;且根据省教育厅要求,连续4年不招生的专业将予以撤销。从最近3年的分流情况来看,分别有2个、6个和6个专业停止开设,目前,一个动态化专业退出机制基本形成。总之,专业分流是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供需矛盾的重要契机,通过学生个体选择在整体上促使学院和专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逐渐淘汰就业困难、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有效而平稳地化解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应的整体性危机。
3.主动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专业分流基础上的专业退出机制使学院和学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形成专业问的竞争态势,专业竞争既有学科大类内部的专业竞争,也有跨学科跨学院的专业竞争。为提高专业吸引力,各学院纷纷制定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例如基础性学科的专业,本科毕业直接就业没有优势,学生选择意向较低,学院就有针对性地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让学生跟专家、教授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可以有条件地跨学科选择专业,一方面造成学院之间的“生源”竞争,另一方面也为专业兴趣转向的学生提供了发展机会,曾有一名法学专业学生欲申请转入机械专业,院长获知消息后,马上询问学生情况,亲自帮学生跑学院和教务处办理转专业手续,这种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专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有效促进了院系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了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更新知识的自觉性,更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热情。各学院一方面派出教学能力最强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新生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积极开展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推出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项目,吸引新生参与。总之,教师齐心协力在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工夫,热情服务学生,用教学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和学生选择。
二、基于专业方向模块的培优机制
专业结构调整有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被动适应社会需求之分,主动适应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动性,既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又要根据科学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设置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准备”。宁波大学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主动适应原则,专业分流进入学院的学生在接受一年半的专业教育之后,在第三学年下学期需要进行第三次选择,那就是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专业方向模块是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准专业,是跨学科课程平台,也是新专业的孵化器。
1.专业方向模块具有主动对接的适应性
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指导性意见,并参照相关专业的评估与认证指标体系,学校组织设计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对于有行业准入要求的专业,还应结合社会与行业需要适当设置与行业要求相关的课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急速转型时期,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经常不能满足各行业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本科专业设置标准很难回到以学科为主的传统模式中去,本科教育在不同层次高校中的分化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对就业市场变化的主动适应,对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选修课为主,4年制本科专业学分数一般控制在40学分之内,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做调整,从第5学期开始开设。原则上每个专业设置3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各专业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适时对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做出必要调整。专业方向模块具有跨学科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行业,“跨学科性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学校要求各学院联合设计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通过对宁波市人才需求的调研,针对本地区的经管经贸、金融保险、机电模具、IT产业、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10大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跨学科组织课程,开设了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方向模块。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地方政府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型重点专业群”两个建设项目,积极引导高校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专业方向模块具有实时调整的灵活性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准则,社会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的意愿、选择,也即生源对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的影响;二是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两种需要都会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但是两种具有横向的同一性,却不能保证纵向的同一,如果高校仅仅考虑当下的人才需求和考生意愿,随着社会热点设置专业,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的需求滞后问题。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设置新专业需要定期报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专业方向模块具有调整的灵活性,其优势就体现在把反馈就业市场需求的周期从4年、5年缩短为1年、2年,在宽口径适应基础上,错开就业高峰,快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紧缺专门人才。同时,专业方向模块可以有效避免专业设置重复和热门专业毕业生拥挤现象,高校可以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模块的选修课程组合,再辅之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深受企业欢迎,可提高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反之,如果所设置的个别专业方向模块与社会需求出现不同步,学校也能及时预警调整,使受影响的学生人数尽量减少。
3.专业方向模块作为培育新专业的孵化器
学科研究构成课程知识和教学内容的源头,高校专业设置需要以学科研究为基础,而高校学科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那些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新兴行业,短时间内难以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以设置专业方向模块的形式培养专业人才,既可有针对性地改造原有专业,又可积极探索新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既是新专业设置条件不成熟的权宜之计,也是完善专业内涵建设的渐进之策。在组合模块课程过程中,需要处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和所依托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的关系,必然存在跨学科组织课程资源的院系合作问题,以及相关的师资培养、师资转型、师资引进等问题,因此,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能促进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方向模块使优势专业培育处于自适应环境中,结合劣势专业退出机制,整体形成了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如果就业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专业方向模块学生选择人数会逐渐增加,随着学科发展和跨学科交融等条件相应成熟,专业模块可以适时发展为目录外新专业。虽然目录外专业设置可能存在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导致的专业口径过窄问题,但这一类新专业可以较为灵活和快捷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的基础。宁波大学近年申报设置的新专业预先都经过以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形式培养人才的探索阶段,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前提下,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成熟为条件,以就业市场检验为标准,从机制上保障优化专业结构目标的实现。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淘汰和新专业设置是专业结构调整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高校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为导向,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目标。专业结构调整更是一项关系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建立高校内部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是一个探索和坚持的过程,还将面临许多困难。就宁波大学目前探索中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专业淘汰机制而言,我们在看到它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正视它给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如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的能力问题、基础学科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大类培养与专业教育的矛盾等。克服前进中困难,不断完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需要高校领导具备改革意识和创新魄力,还需要通过设立校内外专家委员会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观测和科学评价,保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郑孟状 宁波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