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学观念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0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摘 要:文章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种新的教学观念:一是重新思考“教与学”的意义与秩序,变以教师“教”为主导而为学生的“学”为主导;二是改变传统的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为目标;三是创设由过去教师单向灌输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交互探讨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应试教育;教学观念;学习能力;思考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然而,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使高等教育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学生为了得高成绩而考试,而教师和用人单位在很多时候又以成绩的高低评判学生能力,甚至决定是否录用。如何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而持久的学习与探索,而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是当前培养创新开人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再去死记硬背,而是能够进行真正深入的学习?美国研究者认为,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以改变一个学习者所谓“表层”的学习:(1)面对一种情形,让他们的思维模式不起作用(即不会帮助他们解释某种现象或从事某种事情);(2)不介意他们的思维模式阻碍和纠缠所考虑的问题;(3)有能力处理对他们一贯信仰构成挑战所形成的感情创伤。

由此,笔者认为,要想改变学生应试教育中所习得的学习习惯,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重视认知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拓展,建立现代教学观念。

一、以“学”的需要确定“教”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教师“教什么”这一问题上,是一种以教师授课为主导,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下,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忽略了。一个教师应该不断地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和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因为正是这一核心问题决定了教师为学生学习作何种方式的准备。沿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便是教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需要学什么,而不仅仅是我要教什么。在此基础上才是教师要考虑类似“我需要讲哪些内容”以及怎样讲授这些内容。这一观念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再追问。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推理与创造,学会使用新的信息。思考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实现的目标与能力,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他们必须知道什么和理解什么。

始于学生需要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思考教师教什么,看似一个简单的思维顺序颠倒,但这却涉及教学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本性问题。这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构成了对传统学习观念的挑战。有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到一种自己觉得合乎道理的对问题的解释,而不是找到一种能够帮助和鼓励学生去建构自己的解释,去推理、去得出结论、去行动的解释。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或根本不会主动去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接受了多少知识。因此,围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几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尤为重要,即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观念强调对知识的掌握不同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育就变得至关重要。而最佳的学习动机应该来自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与这一理念紧密联系的是教师不再以分数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他们对学生的作业给予非评估性的反馈,强调改进的机会,不断寻找刺激学生进步、取得更好成绩的办法,避免将学生分成好坏优劣,而是强调在竞争中开展协作性学习。另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教师不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对一个人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职业定位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其能力(将知识活化和运用的本领),而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其潜力(对事情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和知识是否及时更新等)。所以,教师需要强调的是学习的路径,并展示最终的学习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的能力。要让学生知道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让学生抓住一个最本源的东西,这应该是一个当代教师一直需要努力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师生交互探讨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所谓理想的学习环境,它应该是开放、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并由此发展自己,包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失败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应视学习与探索过程为关键,而不是将分数与考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与传统的“灌输性”教育情境最大的不同是,这一情境强调:

第一,让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情况作出判断。保罗·特拉维斯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学会判断自己作业的质量,那么他们就没有真正地学习。”然而,由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一个既定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这样一个知识系统。所以,学生常常不会,也很少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常常不由自主地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与一种习惯性的记忆状态。而一旦被动学习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即使学生明白学习本不应该是这样的,也早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欲望。于是,被动学习便贯穿了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就成为—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二,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创设理想学习环境致力的目标。这一环境与传统的记忆型与顺从型的教学情境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把学习活动的重点放在了记忆与知识的再现上,教学虽然说是锻炼思考能力,但问题往往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而非学生自主学习时发现的,所以,“接受问题,然后再解答”这一过程,看似主动,其实依然是被动的,唯一体现出积极主动的行为仅仅表现在学生解答问题过程中。然而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把标准答案找出来就可以了。这样的标准答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教师的意图和学生的意图绝对化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当然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质疑,是理想学习环境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积极营造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观点的氛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北京大学数学系丘维声教授曾做过这样的总结:“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是数学本身的例子来提出问题,然后再启发学生自然而然引出一个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概念是自然而然提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数学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这样就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也不是把知识直接端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鼓励了学生自己去琢磨、思考、研究一些问题。”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异想天开”或“胡思乱想”,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否则,创新能力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