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新发展格局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4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年01期

摘要: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建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使命担当和发展策略将发生新的变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入新的调试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应抓住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高等教育开放和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等重点,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布局优化;供给侧改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我国,国家重大战略调整始终是驱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力,也是确定高等教育目标任务和策略路径的主要依据。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入新的调试期。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变化,重新聚焦发展目标,对发展策略做出适应性调整,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新发展格局呼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的战略抉择和战略部署,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面临新变化

需求、资源和空间,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这三个方面都将发生新的变化。

需求变化。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上,无论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应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都有赖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持,高效率地引领和创造社会新需求。社会需求变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无论是完善产业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创新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以国内循环为主体,还是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国家整体安全、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大循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不是现有体系和功能的局部调整与改善所能适应的。全面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功能,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课题。

资源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投资与外贸拉动、资源与市场两头在外,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必将意味着公共资源要优先保障事关国家战略全局的关键性领域和事关保障民生的基础性领域,要向中西部地区及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领域倾斜。意味着社会资源将更加体现市场配置理念,流向投入产出比高的产业、技术及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意味着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将更为理性,更加注重教育投入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终身发展的价值。在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完全自给自足或者对自己的生存条件具有完全的控制力”。而走出象牙塔的大学,已经成为高度资源依赖型的社会组织。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资源潜力、流向等可能发生的变化,将对高等教育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学校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学校则可能面对更加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空间变化。截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1.6%,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按照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至少有23个省级单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必将引发高等教育结构、质量、效益以及供给和配置方式的重大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将总体上趋于稳定,但西部等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或省份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将发生新变化,正规的普通高等教育保持基本稳定,社区学院、老年教育、在线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将成为具有活力的领域;传统学科领域将有稳有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发展空间巨大。发展空间的变化,意味着在规模相对稳定的态势下,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与业态重塑将成为主流,高等教育体系将进入新的分化、重构和变革期。

上述三个方面交织一起、相互制约,对新阶段的高等教育策略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其中,外部需求是基础,决定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向,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关乎高校战略选择的价值理性。资源是变量,直接影响需求的可实现程度,关乎高校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空间是关键,深受需求与资源的影响,关乎高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重点。

(二)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面临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高等学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主动适应新需求,着力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战线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必须强化的使命担当。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高等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高等学校在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好培养基地的作用;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高等学校在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切实肩负起历史责任;在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化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为双循环良性互动提供强力支撑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应用研究重要方面军的作用。

为构建新的开放格局提供平台和纽带。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高等学校加快构建与“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相适应的国际化布局;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方面,发挥好平台作用。

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支撑。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深层次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构建与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布局相适应的新格局;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方面,更好地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面临新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始终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的每一次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都是对高等教育体系既有状态的新挑战,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再升华的新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但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挑战机遇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手段要做出适应性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节奏要与新的总体战略保持协调。回应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切,高等教育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全面构建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实现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愿景目标奠定扎实基础;二是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在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呼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也必须追求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策略的必然选择。新发展格局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紧密关联性。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外部动因与内在逻辑的统一,符合高等教育内外部协调发展的规律。

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与现实短板

(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义

在我国,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命题源于经济领域,而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法始于官方。如陈宝生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高等教育抓质量、抓公平、抓改革、抓开放,首要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如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应达到的新水平状态,更是一个置于经济社会大系统与国际大环境的新发展境界。正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之中,所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就如同教育现代化一样,我们很难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一个精确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总体上来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嫁接概念或借用概念。除了价值选择和目标指向不同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点如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等,是可以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的。这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解决的问题,亦即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义。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在过往发展基础上的新超越,是以新理念为统领,以新动力系统为支撑,以新发展效率为标志的,涉及治理方式、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其核心是通过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开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境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具有步调协同性,与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目标追求具有价值一致性。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高级阶段。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7年国务院招生工作会议到党的十八大之前,主要是凝聚共识。虽然明确提出了将高等教育转向以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内涵发展阶段的要求,但由于相关的体制约束与机制引导缺乏,规模发展的惯性仍很强劲。第二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八大到2019年,主要是搭建政策体系。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为标志,完成了有利于推动内涵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的搭建工作。第三个阶段,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方案》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标志,内涵发展进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新阶段,亦即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高质量发展与内涵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既是前期准备与积累的集中升华,也是面对新环境新使命的系统升级。

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体的。首先,两者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有经历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过程,才能建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只有建成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才能走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次,两者在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两者的中期目标都是形成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水平发展状态,在长远目标上都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

与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追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是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履行“四为服务”职责。其时代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

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要地体现在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既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遵循,也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贯穿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是全面实现了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协调为重要着力点、以绿色为重要价值、以开放为重要路径和以共享为根本落脚点的发展。既成为全社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亦为经济社会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引领和支撑。

建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在结构合理性与外在功能有效性的综合体现,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构建起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高度优化的,规模、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创新、协调、开放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效度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既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保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动力变革的路径。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形成有助于显著改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推动教学领域实现革命性变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对社会需求、市场变化、科技发展做出灵敏反应的,政府引导有力、市场调节有效、学校应对迅速,内生逻辑与外部需求相一致、社会责任与资源依赖相协调、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动力系统。

(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

对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短板,突出体现在:

省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同步降位分布。这种状态对于经济或高等教育振兴都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相对于高等教育的经济供给侧,还是相对于经济的高等教育供给侧,都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传统的产业基础与先进的知识传承之间的不和谐,又加剧了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难度。如何将高等教育有效地融入区域经济战略之中,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供给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建成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还面临艰巨的任务。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布局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仍面临艰巨任务。高等教育供给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同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压力仍然很大。高等教育供给效率还不能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社会多元需求,既不能充分满足需求侧的变化,更未能有效发挥创造和引领需求的作用。

高等教育国际化亟待开拓新局面。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话语权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整体的改革、开放、发展、安全等战略布局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领域、层次、深度不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在许多学校尚未对教学、科研、办学水平的提升产生实质性效果。沿海地区院校与内地院校以及中央部委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在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基础条件乃至理念、模式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波及学术领域的逆全球化甚至反全球化潮流,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渠道、模式等构成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系统亟待优化。外部驱动力强大、内生动力不足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校院两级的积极性未能充分激活。政治、市场和学术三种调节力量的协同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均衡,政府主导力强势、市场调节力有限、学校被动适应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改善。评价机制与资源配置方式有待改进,分类发展机制还比较薄弱,趋同发展的惯性仍然强大。

三、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重要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因素和优先领域,紧密结合经济、科技领域的重大部署,以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为重要抓手,做好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工作。要做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工作,切实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要着眼全局、聚焦短板、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塑衔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高等教育布局体系

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是高等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状态的综合反映。面对我国区域发展与资源配置格局的重大变化,在更高层次上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构建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的总体思路,以及“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等战略设计,着力优化由纵向东中西三个主体功能区域,以及横向长江、黄河两条经济带构成的高等教育网络格局。在继续提升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突出优势特色、汇聚办学资源、促进要素流动,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格局。

开创城市、学校、产业协同发展新局面。紧紧结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和天山北坡19个城市群的建设,“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龙头,以中部城市群为战略支撑,以西部城市群为战略腹地的经科教协同发展布局。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以高等教育功能优化为主要目标,以学科集群建设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纽带,着力凝聚中央与地方的合力,协调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促进城市群、产业群与大学群联动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二)打造服务“双循环”的高等教育开放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间经贸交流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

积极构建“3+3”的开放战略格局。即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为龙头,打造具有世界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开放高地;结合东北振兴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开创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三个区域高等教育开放交流新局面。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开放布局,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和包容性水平,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着力开创大变局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局面。密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领域开放的联动关系,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平台和纽带,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好“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攻克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等重大领域,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合作,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变革,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话语权。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开创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扩大发展留学生教育,建设留学教育目的国。坚守教育主权,维护国家整体安全。

(三)建设支撑“双循环”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供给体系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等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抓手,也是高等教育功能提升的重要路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深入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探索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推动“高峰”与“高原”协调发展。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完善东中西部帮扶集中,大力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多元化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积极发展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增强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供给能力。加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力度,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高等教育重心下移,面向社区和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强化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推动新技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形态变革与服务升级,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提高高等教育供给质量。深入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切实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增强高校在战略科技领域的引领力和竞争力。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和一批研究设施,创新国家重点研究室管理模式,提升高校基础研究的水平。打破知识、技术、产业之间的壁垒,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四)建构充分激发高等教育活力的动力体系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新的改革,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的高等教育理念、制度、模式和动力的系统变革。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坚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继续理顺政治、学术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优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巩固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前期成果,推动改革向关键领域拓展、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增强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统筹能力和高等学校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育人理念与育人模式变革。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保障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改革共识,最有效地维护公平和正义。

(作者:刘国瑞,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