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陈 骏:立足高地攀登高峰 开启新时代高校基础研究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8-04-08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8-04-0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石,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到系统性提升的重要时期。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翻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篇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这既是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需求的深刻把握,也为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

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约占总数的80%,杰青获得者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基金委创新群体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高校共承担了全国60%以上包括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重大科研任务,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约占总数的60%。2005-2015十年间,我国科研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约160万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80%来自高校。2011-2015五年间,国家共颁发自然科学奖219项,其中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263项,其中一等奖7项;科技进步奖800项,其中特等奖7项。在上述一等奖与特等奖中,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了近九成。近年来,在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Nature Index中,我国内地高校表现突出,有一批高校已经进入了国际领先的行列。

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仍存在“短板”,特别是和世界顶尖高校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代表科技最前沿的原始性、变革性成果不突出;引领科学潮流、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家较为缺乏;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较少;基础研究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有待提升;创新文化氛围和生态有待改善等等。

在向科技强国进军的关键时期,高校如何补齐“短板”、抢占原始创新至高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在2017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做了深入分析和解答。他指出,新时代高校科技战线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战略性思维、系统性部署、创造性操作。教育部推行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培育“四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引导高校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力争在更多领域由跟跑转为并跑,争取更多领跑。其中,“珠峰计划”的实施,就是要求高校立足高地、攀登高峰,取得更多引领性、变革性的科研成果。这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百余年来,从“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到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南京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始终保持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首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2000年左右,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将基础研究纳入全球坐标体系,主动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参与国际伙伴的交流与竞争,为当时我国的基础研究走向国际舞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2000年至2015年期间,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学术成果持续累积,在许多领域与科技强国展开并跑。比如,Nature Index中,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10位,超过了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康奈尔等美国老牌“常青藤联盟”大学。现阶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南京大学要以问题为导向,做原创引领的科学研究。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南京大学深刻分析当前科学研究国际形势的变革,认真落实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新要求,通过“卓越研究计划”“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立地行动计划”以及“科教融合、立德树人”等一系列计划的实施,实现科学研究由“大”到“强”的转变,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施科技创新“卓越研究计划”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校的科学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到了从“跟踪”到“走向前沿”的阶段。教育部“珠峰计划”的实施,恰逢其时。重大原始创新根植于基础研究,南京大学正以“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卓越研究计划”为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不断提升学校基础研究的原创科研能力和水平。

“每个科学家心中都有一个科学问题”,是开展原创性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前提。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例如:新型拓扑量子态—Weyl半金属,被认为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并且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强流高亮度超导质子源”项目,提出了“带电轻子味道转化”与“发现第五种力”的科学设想,入选教育部“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原子制造”颠覆了传统思路,可设计和高效制造具备颠覆性性能的全新物质和器件。这些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科学目标的实现,将有望产生世界级的研究成果。

“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的实施,就是要在教师层面形成“千”个科学问题,院系层面形成“百”个重要问题,学校层面凝炼“十”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中,“十”项目可由数个相关领域、问题关联的“百”项目的交叉融合而成,通过对“十”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重点支持,在学校重要科研平台上产生科学高峰。“卓越研究计划”是“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的重要载体,是围绕具有引领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难题而组建的跨学科的研究计划。通过这两项科技计划的实施,将结合科学家研究特色和学校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凝练出国际学术前沿或国家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难题,从而显著提升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产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立地行动计划”

南京大学围绕国家急需、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校地融合”“创新创业”等为抓手,大力推进实施“立地行动计划”。南京大学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工程和建设创新名城提供重要支撑。

2016年,南京大学作为全国四所高校之一入选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学校积极构建校校、校地、校企协同的双创生态,推动高层次、示范性的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近三年来,累计培训双创人才2万人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00多个,其中估值过亿的学生毕业五年内创办的企业十余家。“师生共创”是南京大学“双创”工作的又一成功经验,让科技技术和掌握技术的学生一起转移出去,老师留在校内,以“科研成果”为纽带,将人才培养、创业就业、成果转化等紧密联系起来。在接下来的双创2.0时代,我们会进一步将学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探索具有南大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的双创模式经验,打造“双创升级版”。

聚焦“大科学”,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平台

南京大学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各个层次重要科研平台的布局和建设,各类重要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现阶段,南京大学将聚焦“大科学”前沿重点领域,结合“双一流”建设任务,重点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将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优势。学校将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变革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为目标,筹建“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围绕信息材料、超构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等,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创建“环境和生态科创中心”,建成国际一流、引领环保产业高端发展、产出重大原创理论和行业关键技术的科创中心,助力江苏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基地”,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地方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创建高灵敏、高分辨、高速度和智能智慧的新一代芯片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基于校内强大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从基础原理创新到最终器件制备和测试的全链条;联合国际高水平教育、研究、医疗服务机构,与地方共建国际健康医学中心, 以提升医疗水平为目标,引导各类健康服务资源的集聚,带动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以科教融合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高校应该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把科研优势和科技力量内化到人才培养中,重视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源源不断的将科研成果知识化和学术化,以此丰富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内涵,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校现在已经形成了本科“三三制”,硕士研究生“二三三”,博士研究生“四三三”培养改革方案。学校通过开放研究平台,开展“本科生学术交叉研修计划”等方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机会和条件。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教师领衔的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各类“优质课程计划”。当前,学校将进一步开展对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充分挖掘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宽基础”“重交叉”“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在基础学科领域培养出一批能够攀登科学高峰、摘取世界科学桂冠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成果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有利于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步入新时代,我国基础研究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高校作为开拓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引领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