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0年01月28日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宁滨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型大学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并着重把握好三个着力点:
首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特色型大学要在深入挖掘以往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规格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转变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业素质和谋生素质,而是作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不仅发展智力,更要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并重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要实现从传统单一性规格定位向多元化规格定位的转变。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培养各类工程型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要,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本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广阔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奋发成才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茅以升班”、“詹天佑班”、“思源班”等特色班正是北京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学科特色的有益探索。
其次,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关键。特色型大学要将基于研究和探索的创新培养模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三个层面的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式向多项互动式转变,从学生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参与科学研究:
一是把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计划中提升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科研项目促进实验项目水平的提高,形成实践教学特色;注重校内与校外共建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开设实验室“创新天地”,实现时间、空间、内容上向学生的全方面开放,而且要依托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引导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实践。
二是推进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与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中,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实行小班授课,将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应以专题研究、综合设计、综合实验和开放式大作业等为手段,结合科研训练系列项目,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
三是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着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从基础到专业逐渐深入地进行,积极推进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平台、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平台和学科竞赛平台三个层次平台的建设,使学生从研究思维方法到项目实践再到综合应用,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强调从方法、能力到个性特长等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鼓励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申报专利。
再其次,以建设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为基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有创新型的教师和管理者,才会有创新型的学生。如何保证创新性课程的质量、切实贯彻创新性教育目标并创造教育创新的环境,教师和管理者的水平是关键。要以健全相关机制与体制为前提,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并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要以推进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重要途径,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重大工程实践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吸引和聘请业界著名专家、研究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讲学、兼职,将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关键技术问题带进课堂,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此外,要以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为保障,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求真务实、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形成积极健康争鸣和批评、理性质疑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