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孙崇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地方高校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0-06-28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人民网2010-06-02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孙崇正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随着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校“金字塔”中的“塔身”部分。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683所,除去110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其他部委属高校外,其余均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共1573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93.5%(数据来源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8日第4版《地方高校:你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自强》)。地方高校数量大、分布面广,其每年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及毕业生数均占全国高校总招生数、在校生数及毕业生数的绝对多数。而且作为高校力量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地方高校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容忽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面临两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一是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和谐、共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不断改善地方高校自身的生存、竞争环境,保持地方高校自身的协调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方高校微观发展策略选择要因校而异

高等学校的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向社会提供人才、服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是指每一所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选择依赖于高校对如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高校在探索自身的发展理念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下主要的原则:其一是“分类定位原则”。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应该根据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要求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都可以在一定的类型中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分类定位”的原则要求,就是允许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其二是“服务面向原则”。即高校应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来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从事课程开发,这是高校统筹各种办学资源的基础。

北京工业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确立了“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思想,坚持“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使学校在近10年的时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进一步认识到,定位是有宏观、微观层次之分的。在宏观层次,主要是要确定学校的基本发展目标,在微观层次,则主要是确定发展的具体策略。宏观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微观定位体现学校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手段或方式;宏观定位主要确定学校的层次,微观定位则主要确定学校的类型或特色;宏观定位应相对稳定,微观定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经常进行调整。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宏观定位,但是对微观定位的研究、思考和系统实施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趋同。一方面认同地方高校应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办出特色;另一方面在发展策略上仍沿袭以往求高、求全、求大上。地方高校要真正办出特色,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应将此理念指导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上,形成符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作为北京市的一所重点高校,我们非常关注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首都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与城市建设这五大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了信息、计算机、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激光加工、交通运输工程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了经管、外贸、法律、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广告学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

因此,立足地方经济,对于北京工业大学这样一个处于首都的地方高校而言,我们确立了以下两方面的微观发展策略:首先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立足于建设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立足于培养多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实现高校的三项职能,保证地方高校全面发展

在宏观定位和微观策略都明确后,地方高校要发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全面落实高校的三大职能,需要做到“三个突破”,实现“三个提高”,才能逐步实现与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要有突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职能的全面发挥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上有所创新,这首先要求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或比较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但事实上,我们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仍然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第25期地方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的部分学员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极为密切的只占12.94%,较为密切的占43.53%,有一定联系的占42.35%,而不太相关的占2.35%(数据来源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23日第4版《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这说明我们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并没有完全转变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上来,这里有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同时,重“学”轻“术”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目标的实现。

因此,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思想上的突破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坚持“两个中心”。首先坚持将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要扎扎实实地、持续地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建设和校园文化的积淀。从这点出发,北京工业大学围绕树立教学品牌,积极打造精品工程,开展了以“名师、名专业、名教材、名课程” 为主要内容的“四名工程”建设,鼓励交叉学科专业和目录外新专业发展,利用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通过这些方法和渠道,夯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基础,使学校教学品牌的含金量逐渐提升。由此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方高校必须在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加强积累,寻求突破,否则地方高校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其本身的职能难以全面发挥。其次是地方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实践教学不仅是落实培养“多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造就有创新力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要有新的突破;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是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基层组织。学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词是队伍、科研和成果、科技创新水平。队伍是核心、关健,没有良好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水平。由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也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目前地方高校科研团队总体状况不理想,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校的基层组织是根据高校职能的拓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先是教研组,后来有学科部、研究室等。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单兵作战、分散自发小型的科研和教学形式都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发展,必须组成团队,才能真正提高学校持续发展的实力。2005年教育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组织创新团队,经过审核,全国地方高校进入教育部科技团队建设的是零,这说明地方院校科技团队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和教育部重点院校相比。

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应立足于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运作模式。无论是协作团队还是行政团队,一方面成员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等方面必需互补;另一方面要创新科研管理方式,要逐步建立健全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制度,在经费支持、实验室配备等科研条件方面提供保障,探索具有公平性、透明度的分配方式,发挥每人最大的科研潜力。其次要着力培育有利于科研团队成长的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团队成长的高校组织文化是科研团队得以生存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团队成员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彼此对高校组织的确切贡献,才能使科研团队成为优秀人才的粘合剂,真正形成有效的团队合力。

第三,产、学、研结合有所突破;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1991年4月,经国家教委和中国高教学会批准,由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发起并筹建的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在北京工业大学成立。时至今日我们还希望在这方面有突破,这一方面说明产、学、研结合已经不是新问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实践,目前产学研结合的密切程度以及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这不仅体现为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致使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同时也体现为高校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脱离市场,使不少科技成果难以批量生产。最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这无疑对高校产学研结合水平,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方高校要在产学研结合上有突破,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性,尤其是地方高校,就更需要主动走出去,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实施,学校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如奥运超级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奥运交通规划、城市抗震减灾技术与应用、北京水系的规划与治理、北京大气治理规划、北京新材料产业规划等。学校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源头,已经形成了科技研发、中试孵化、成果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发区、孵化园、软件园、产业园“一区三园”的产学研发展构架和运行模式。其次,良好的政策是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保证。学校要“放水养鱼”,使教师真正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学校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津贴确定、职务提升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效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我校到校的科研经费中横向课题经费占总额的近60%,其中80%是直接为北京市服务的项目,这不仅表明了学校服务北京的力度,更得益于学校良好的政策导向和保障。

三、做好四个统筹,促进地方高校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还依赖学校本身的协调、持续发展。

1、统筹外延和内涵发展,做到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办学效益要以办学规模为条件。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益。质量是规模、效益的最终反映。质量是高校的生命,决不能以牺牲质量来追求规模效益。只有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才能提高,进而使学校在社会产生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对地方高校来说今后几年仍然是集中精力抓建设的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太可能再大规模迅速增长,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模尤其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规模上不会再有外延式的发展,应仍立足于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在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方面,北京工业大学采取了两方面的对策:一方面是大力挖掘办学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北京市人民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知行结合,实践教学一条线,提高学生的认知、实践和创新能力,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这两方面对策指导下,其一是学校确实为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上的支持。1997年至2002年,北京几十所高校和100多家科研单位毕业生在京就业总计16.8万人,其中我校为1.3万余人;按本专科毕业生在京就业人数统计,我校约占总数的9.2%。 “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好”,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代表性评价。其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学术声誉显著提高。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众多国内外赛事频频折桂、屡获佳绩;学生制作的《龙之传说》、《Squirrel Attack》两部作品更是蝉联了微软“创新杯”渲染技术专题竞赛04、05两年度的全球总冠军。2003年以来,学校已获得两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内涵式发展策略初见成效。

2、统筹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保持学校均衡发展

科研工作对于高等学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科研工作的水平决定高等学校的类型、层次,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我们讲提高教学质量,不是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前那种纯粹教学型的模式,而是依据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水平提高,在新的层次上的新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时到如今,我们很难想象不依赖科学研究,还怎么能做到教学水平提高?不进行科学研究,很难了解来自学术、社会以及学生的需求,很难把握同行的教学水平,很难接触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而以上这些都是教育教学水平赖以提高的基础。所以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人才培养服务。基于对高校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的深刻认识,近几年来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攀登计划等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科研成果1000余项。2004年度,学校科技经费共计2.66亿元,总额位居北京高校前列;共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专利授权50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4位,国家三大科技奖励3项,在全国高校位居第12位。这些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二是教育教学研究。相对于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更要大力加强。地方高校相对建校历史不够长,在国家多年教育资源配置上也无优势可言,目前面临的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发展策略方面的问题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套路可借鉴。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对国家高等教育形势、学校所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需求以及学校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的清醒、科学的分析和认识,教育教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作出科学选择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和研究来丰富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

3、统筹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抑或是管理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高素质高能力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撑。高校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任务。哪方面工作不到位,都势必影响学校事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学校发展来说,学术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同等重要。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的观点。学校持续实施跨世纪人才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一方面着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包括引进两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0人,学科带头人40人、学术骨干300多人,用引进人才带动了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学者也充实了学校管理队伍,一批年富力强、有学识、有思想的年轻学者走上了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的管理领导岗位。这不仅使管理理念水平、管理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科研、管理三方的协调发展。

4、统筹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环境

相对于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更为艰巨,需要持续、不断努力的工程。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高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高校环境文化由学校的教学研究设施和人文景观等构成。制度文化包括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规则。精神文化主要指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大学人的思维方式及精神风貌等。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大学人”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和创造者。校园文化水平直接决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学校近几年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样得益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转换以往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姿态,改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成长、成才、成功”为主题的“三成”教育,推行生动丰富的体验式、互动式、情境式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为畅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在学生中间建立了约谈和接待日制度,定期和学生约谈或接受学生来访,新颖而务实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通过开学典礼、奖学金颁奖典礼、毕业典礼“三大典礼”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科技活动,各种形式、层次的学术活动,各种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奖的设立,激发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形成了“积极、向上、进取”的校园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调。

发展需要良好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人能够发挥聪明才智的校园和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地方高校要站在人才强校的高度,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形成党员干部思发展、师生员工思成才,想事、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高校的发展,就是要形成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的良好环境,也只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够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