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11-08-12
武汉大学陶德麟 落实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标帜,是一种“软”实力。然而这种“软”实力同时又是最“硬”的。它渗透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引领和支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要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消解,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只要一个民族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能够不断传承和创新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一切优秀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宝库,这个民族就能够自立于世纪民族之林,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伟大的足迹。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岿然屹立,就因为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全社会的事业,当然并不仅靠高等教育。然而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起着领头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只要有了大学,只要大学办得多,这种作用就会发挥得很好。这里还要端正观念,精心探索,正确引导,与时俱进。
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是通过育人实现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这就是说要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现在不少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不全面之处,往往把它局限于某些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做人。这里说的做人,主要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恪守合理的行为规范。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哲学要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某种人”(即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人才不是工业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个性,各有所长,千姿百态,群星灿烂。有些瑕疵也不必求全责备,有些偏才和怪才也无碍大节。但做人的“大格”是不能不讲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渠道,应加强和改进,务求说理透辟。学生受教育的渠道还有很多。学校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但相对而言它应当成为一座冶炼矿石的熔炉,或者说一块培植嘉禾的园地,这里应该充满着真善美的氛围,洋溢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抵制低俗庸鄙的舆论,让学生在校期间耳濡目染,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这将大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养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以时代的要求为导向,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对古今中外文明大道上的优秀成果都要珍视,有分析地吸纳利用,不可轻率地抛弃。一个不懂得珍视文明成果的人是鄙俗的伧父,一个轻视文明成果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创新是真正的创新,是有所前进,有所发明,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大言空论,耸人听闻的语词翻新。
吉林大学孙正聿 践行“育人为本”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等教育既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形成具有文明史内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又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形成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创造条件。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在这种“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中的核心理念。
文化的传承创新,既是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中的“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因而是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所实现的“专业教育”与“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就是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揭示和展现各门科学的概念系统所提供的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揭示和展现这些阶梯和支撑点所蕴含的科学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从而实现受教育者与历史文化的“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
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使命,必须深刻地认识“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高等教育实现“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必须强化“育人”的双重自觉: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双重自觉。只有强化“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才能切实地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还应切实引导大学生开展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既是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奠定基础,又是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创造条件。教育要以这种双向互动的“认同”与“认可”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就需要强化学生的“交往实践”:其一,强化学生之间的交往实践,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从自我封闭的“网迷”、“网恋”中走出来;其二,强化师生之间的交往实践,要求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使学生从自我认同的“代沟”中走出来;其三,强化社会的交往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等各类社会活动,使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其四,强化学科的交往实践,扩大学生的交往对象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从“领域”走出来;其五,强化国际性的交往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机会扩展学生对世界文明的了解,使学生从“地域”走出来,切实地感受当代的文明形态的变革,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传承和创新文化。
西北大学张岂之 大学的使命
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大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大学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要培养人才。人才的本质是人,仅培养有“才”之人,而不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就失去了大学的真谛。现代化本质上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物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创新进步,必须具有文化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的一个关键点。
第一,从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层面,定位大学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时代,这个结合点需要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持久的有效的依托,大学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第二,从文化核心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把价值观培育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改进提升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落实到价值观培育和人格养成基础上。没有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所谓创新很有可能走向狂妄;没有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可,所谓“创新”很有可能出现扭曲和欺诈;没有健全良好的人格,所谓创新很有可能会被功利偏见所利用。任何技术性学习,都需要以精神的和人格的培育为基础。
第三,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导向,这种导向不是单纯的政治,还需要文化的支撑。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大学的政治教育就可能走偏,有可能出现道德人格与政治理念之间的脱节。大学应坚持并充实政治教育,以文化和政治的互相联结去培育学生,在政治概念中渗透进文化因子,将政治与文化相结合,使它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形成传承创新的正确导向。
第四,从人的全面发展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文化传承创新,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整体。一是把技能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把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三是把价值观培育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使大学教育的内涵有所丰富和提升。
第五,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是会通和融合。文化传承创新不是一门学科、一个方面能够实现的,只有会通和融合才能实现。一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会通融合;二是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会通融合;三是学术与社会的会通融合;四是人类与自然的会通融合。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 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高校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社会文化引领力
一是价值维度,就是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高校首先要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把握主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我们的工作。高校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深入研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使先进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在包容中实现引领,在共存中巩固主导。坚持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出贡献。高校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并通过知识的传授把这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而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是空间维度,就是在文化交融上要注意突出民族文化这个重点。高校要有国际意识、世界眼光,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大力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站在世界高度,参照国际先进标准,改革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世界优秀人才和国外优秀教育科研资源,建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平台。高校要在坚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保持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坚持继承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善于运用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思想方法,把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承担起保存和弘扬民族传统的历史责任,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使世人能够在大学里面可以看到一个民族走过的道路,领略到民族文化的结晶。
三是时间维度,就是在文化发展上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充分借鉴人类历史文明有益成果,继承传统而不保守,视野开阔而不盲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高校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激励创新,鼓励实践,不断成为创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发源地,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社会文化的再创造。高校要建立一种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师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去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并且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于新的时代精神。
清华大学陈来 高校社科的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传承不仅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所应负担的文化使命,也同时是面对现代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当前社会的价值迷失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延续的意义,更具有满足当今社会价值重建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已与古代社会根本有别,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既与古代社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思想文化传承的时候注意创新,以适合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的建立不能割断历史,也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在稳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以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因应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
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作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一方面,大学教育以青年学生为对象,必须始终贯彻文化育人的方针,文化传承要体现在大学的文化育人的实践。大学必须以稳健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较深的体认和认同。价值观的教化责任使得大学成为文化陶养和价值教化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大学的科学研究,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置于重要地位,由于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不是指科学技术而是指思想文化,因此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理论和学术研究的主力军。长久以来,大学文史哲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正是“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注重文化传承,大学的人文学科研究也一贯重视基础研究中的学术创新。为此,今后要大力加强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的思想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的学术研究要向现实贴近,向思想创新发展,既要充分地掌握古人思想理论的旧义,还要在批判地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新知,以推广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实践,满足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韩震 应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既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地位,也对高等教育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提出了新期待。
首先,讲话明确指出了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传承创新”。文化不应该是一个指称固定状态的名词,而应是一个标志着创造性历史活动过程的动词。既然历史是人类不断自我创造和生成的过程,那么文化也就是人类在已有文化基础上不断创造和革新的过程。因此,文化一方面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在创新过程中的传承。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传承。
其次,讲话充分肯定“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还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增强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形成全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大作用。高等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发奋学习,使他们注重锤炼文化品格、提升文化修养、开拓文化视野、投身文化创新,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最后,讲话指明高等教育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第一,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这样我们才有作为文化传承创新可能性的起点。第二,要“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把我们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就必须创造性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第三,“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这就是说,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也包括吸收世界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第四,要“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和伟大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应该对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高等学校有责任为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创造更加丰富、灿烂的当代中国文化而努力奋斗,并且开拓把优秀的文化成果推向世界的渠道,让国际社会逐渐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戴逸 传承创新编好清史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做出了编纂清史的重要决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进行学术创新,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动员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团结合作,以期编写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清史巨著。
编纂清史既是历史的呼唤,又是时代的要求。为了编好清史,我们必须遵循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嘱咐,贯彻执行,落到实处。
清史工程规模浩大,任务艰巨。中国古代留下的“二十四史”可作借鉴。“二十四史”以纪、传、表、志作为全书的结构,为司马迁所始创,有其优长之处,其包容量极为广大,既能叙事,又能记人,还能讲述各种典章制度。但其有历史局限,它没有图画部分,因为古代文字记载在狭长的木简、竹简上,图画画在面积较宽的墙壁、绢帛或刻在石碑上,因此古代的文字、图画分离,古史无图画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发明纸张与印刷、照相之后,记录历史的载体出现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清代存留下大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画、舆图,近代又有大量照片,应予收集,因此我们在设立了通纪、传记、史表、典志四个部分以外,增设了图录部分。这五部分成为新编清史的主体,我们已收集了二十万张图画、照片,备以选用。以图明史、以图补史、以图证史,是新编清史的一个亮点,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传承创新”的重要精神。又如“二十四史”中的本纪是书写帝王的历史,新修清史中改名通纪,吸收近代章节体史书中的优点,贯穿大势,叙及大事,明其规律而消减帝王色彩。帝王个人事迹另立帝王传记。通纪在全书中提纲挈领,起引领全书的作用。在语言、文字、书写方面,新编清史采用现代语体文,要求简易通顺、流畅雅驯,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为使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不断,为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广大,为使全国人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必须编好新的清史,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求真崇实,与时俱进;扬弃旧说,创立新见,写成一部高质量、高品位的清史,写成一部优秀、真实、可信的清史,不辜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