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马陆亭
一、创新人才贫乏的深层次原因是高等学校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
1.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点学校建设模式的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由重点建设开始,逐步形成了目前的分层办学格局。如在教育部门所流行的“环形图”理论,即中心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高校、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院校对应。但是,这种模式未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问题,高校升级冲动屡禁不止。
第一,重点学校建设模式适用面的局限性。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缺乏管理高等学校的经验,对有限的资源利用更是十分的珍惜。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的思想。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及学科,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并使高等教育主动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设置的优点,比较适合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水平较低、高等教育规模较小、但又需要高等教育适当超前发展的情况。这种思想包含着重点建设学校对其他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即在财力和经验都不够的条件下,先集中有限经费发展一批学校,积累一些办学经验,之后其他学校照此模式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及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开始显现不足。因为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异,非重点建设学校无法照学;并且由于由此形成的好的办学模式的标准单一,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难以得到全面满足。
第二,分层办学无力解决的问题。在强大的行政主导资源配置方式的参与下,分层办学无助于以下问题的解决:首先,不能解决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拔高问题。其次,专门学院的办学特色难以保持。
第三,不利于高校毕业生下基层。
(2)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膨胀造成的隐患
毛入学率是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09年已达到24.2%,2020年将达到40%,。在原有体系和发展思路下规模的迅速膨胀,将加剧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国内情况看,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即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徘徊在。70%左右,当然这里有社会需求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的原因,但不管怎样,既使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该数据仍是偏低。因为高等教育的规模总量已经上升,高等学校毕业生在社会新增劳动力岗位中所占的份额比例已经很大,过低的就业率显示着社会就业负担的加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高等学校扩招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增量由地方高校、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低端高等学校承担,他们的办学条件普遍比较薄弱,地方高等学校的平均生均财政投入只有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的一半左右,教育质量问题由此产生。
从国际经验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到—定阶段后,有可能带来—定的社会动荡,此时,高等教育需要稳定一段时期做好自身的调整工作。
2.制度方面呈现的问题
2006年11月20日上午,温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面对六位大学校长、教育专家,温总理直言,“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此后,在多次谈话中温总理均提及这一命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资源型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行政掌握着巨大的资源。从国际看,资源高于一切,华尔街可以“绑架”美国政府;金融危机全球买单;海湾战争的背后是能源。从国内看,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依赖。
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已走出象牙塔,无不受制于资源。高等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积极追求升级,其外延扩展隐含着资源的增加;教师角逐行政位置,—方面说时间被挤占,另一方面却还希望得到行政职位,因为如此可以扩大资源;教授被称为“老板”,经费、课题、招生权均是资源;拥有其他资源的成功人士来学校镀金,扩大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交换能力;各种评审、称号、头衔、名誉等都潜含着资源,因此也成为大家角逐的对象。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并不是不清楚,关键是怎么解决。2009年9月4日温总理在北京35中听课后指出: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其实,中央政府很明白改革的方向,并长期不懈地为之努力。那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也是大学有条件自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述方式。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用法规的形式从八个方面扩大了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权限;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二、高等教育变迁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当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其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我们需要从这些繁杂纷乱的多样化体系中发现本质的东西。
1.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变迁
大学,古老而常新。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全世界1520年之前创办的、名称不变、功能不变的现存机构有75个,其中61个是大学。美国现代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认为: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学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模式,源于巴黎大学模式。但是,现代大学与传统大学又很不一样。
(1)高等学校的发展
先看传统大学模式的演变。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教师按行会模式聚集在一起招收学生。稍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学院制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学生与教师学习、讨论、生活在一起,在教授“烟斗的熏陶下”成为绅士。1810年,德国创立的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初步确立了近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在学习了英国和德国的模式后,催生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创造了现代密集研究型大学。目前,我们所追求的“一流大学”,参照模式就是美国的研究型大学。
再看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在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中,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产生、壮大与完善最具活力。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等学校体系;强调等级的英国则出现了多科技术大学、城市大学以及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及新大学的共同繁荣;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浪漫情怀的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的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
大学;与我们同属东方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出现过一批专门学校,战后被改编为新制大学,废除了专门学校制度,但在上世纪70年代后又重新出现了高级专门学校,说明了社会需求和市场的作用。
(2)高等学校学术本质的不变
大学原意为社团、协会、组合或行会,直至14世纪才成为特指大学的专用词。它确切地显示出欧洲大学在其建立之初的组织形态:仿照职业行会组织起来,从事学术活动的特殊团体集合。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教授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从组织功能看,大学的社会作用是创造和传播知识。因此,学术是大学的根本所在。专业性成为大学工作的基本特征,即在大学里所处理的知识是专业性的知识,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处理的知识。学术发展离不开自由的学术批判,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制度不变的内涵。
(3)高等学校的变化
大学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市场和政府的影响加大。尽管不少大学领导人奢望大学独立于社会和政府,但是高等教育毕竟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并服务于后者。学生规模急速膨胀、社会需求日趋多样、教育成本持续上扬、办学经费出现短缺,外界开始审视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率和社会适应性,高等学校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
大学内涵的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从世界性的大学到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大学首先是世界性的,中世纪时它作为国际化组织而产生。后来,高等教育发展出社会服务的第三功能,高等学校才逐步地方化,地方性高等学校在数量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今高等教育既要为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服务,也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还要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地方发展服务,实质上也是其为国家和为人类服务的组成部允这对于中国这/厶一个地域差异显著的国家尤为重要。
第二,从培养社会精英到培养专业和岗位精英。古老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才有资格从事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实现,社会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要求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此时高等教育已融人整个社会不能再专为原来少数的社会优越部门的“精英”岗位服务,而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不仅是上层建筑,而且是经济基础,需要为迅速发展着的产业经济部门服务。
第三,从单一的大学模式到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模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是旧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教育形式的历史;同时也是办学模式不断趋同的历史,是各模式间不断模仿、学习、借鉴的历史。
第四,从简单组织到复杂组织。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及功能的扩展,大学的管理职能开始分化,大学组织结构从简单组织演变为复杂组织。自主办学实现的一个显著标志即是学校真正地面向市场和社会,这与传统的“象牙塔”取向的学术组织机构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些变化,均要求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去有效适应。
(4)从国家层面看“向体系发展”
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很注重高等学校的体系建设,尽管他们奉行着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原则。体系建设得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匹配性就强,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就更稳定。一些典型国家的历程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与思考。
2.办学模式决定教学模式
虽然教学方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教学、考试的根本问题是太关注知识点,使学习成为知识点的强化和记忆,这时单纯地强调教学方法可能解决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办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上位问题,办学模式决定教学模式。因此,今后需着力解决的是办学模式。
(1)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在办学模式上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即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多”在办学模式上。在这一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两大类高校办学模式:一个重视学科型人才培养;另一个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中,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产生、壮大与完善最具活力。我们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办学模式趋同的问题,促进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2)每种办学模式都贵在做精做好
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贵在不同,贵在都能得到发展。大众化教育阶段和精英教育阶段的本质区别不是培养不培养“精英”的问题,而是培养精英的多样化问题。多样化并不排斥精英,是精英范围、领域、数量的扩展。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人才。
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每种办学模式都要做精做好,使多样性中的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能有质量和特色。在实践上需要充分鼓励各种各样的办学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鼓励探索与创新,当然前提是高等学校有办学自主权。
(3)建设一流的高等学校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将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南一流的学校转向一流的体系,以体系与社会的匹配性及体系内每所学校的卓越发展为标志。
高等学校的分类,按层次分可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学院”,关键是定位有序、提高质量;按类型分可有“学科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是导向明确、办出特色;按使命分可有“世界级大学、国家利益大学、地方性高校”,关键是职能区分、政策促进;按组织和管理模式分可有“自治大学、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创业型大学、服务型大学”,关键是区别调控、提高效率。每所学校要相应地去寻求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在“层次、类型、使命”上的定位和特色。层次、类型、使命不同,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就不同,越是特点鲜明就越能成就卓越。
三、由体系和制度入手解决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完善期,先后完成了学术型大学和专门学院(或专业大学)的办学模式建构工作。而我国对大众化门槛的迈入,是在比发达国家形势更复杂的情况下实现的:专门学院发展得比较完善,而大学模式尚不完善;在探究大学模式及制度的过程中,专门学院的模式特色又有所削弱。同时,现在高等学校的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外界特别是政府贴标签认可,需要争抢资源等,追求外在的东西多了,质量、创新、学问等内在的东西反而停留在表面上。
1.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逻辑关系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育人体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心无旁骛地去从事“教育”这个光辉的事业。因此,我国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后,向普及化迈进的步伐不能太急,要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做好准备,需要制度化地去建设这个体系。
(1)特色是质量和公平的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人才多样化的实现,而多样化是与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有别于精英阶段的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学校教育质量“高”的标志。同时,也只有适龄学生接受的是有不同特色的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市场和个人个性特点的多样性需求,促进民生和公平。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克服同质化现象,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2)制度是创新的保证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温总理多次提到的钱学森之问,“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是一个高度的否定概念,如果该命题成立,那必然是一个体制性问题,即创新人才贫乏的深层次原因在大学制度。因此,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有利于学术创新的制度必然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政策的重点需适时由一流的学校转向一流的体系
加强体系建设就是要加强体系与社会的适应性,保证每所学校的质量,因此高等教育必将进入到一个强调特色的时代。
(1)尽快开展对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设计工作
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对高等学校体系的结构设计要立足于不同高校的“使命”差异,并结合高等教育“两级管理”的体制模式进行。政府要加强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工作,通过合理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即通过规划的手段把发展的内驱力引向重特色、质量的内涵发展上来。在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统筹的基础上,促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提倡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2)关注每所学校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承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与目前水平相比每年将会有上千亿元的增量。我们当然需要并有能力继续支持我们的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培养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但我们还需拓展思路,布局整个体系,支持所有学校的特色发展。结构是客观存在,分类是主观划定,高等学校科学定位是国家意愿和学校传统结合的产物。政府需要考虑进一步转变职能,推进评价和拨款制度改革,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特色水平;各高等学校需要思考自己的使命,在国家分类设计框架内,通过校内外公开的讨论、协商形成共识,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质量和特色。
(3)关注不同学生的能力结构
(4)构建政府与高等学校的新型关系
3.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不是政府机关,不能用行政管理模式管理学校。高等学校应该有办学自主权,但它不能超越社会而独立发展,政府也不可能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探讨如何促进高等学校这么一类有着独特使命的社会机构的有效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创新。
(1)积极探索适合不同高校发展的管理模式
(2)重建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利关系
(3)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