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陈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2-04-23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04-16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核心提示: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是培养杰出人才基础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经费实施“上不封顶”的政策

●教学作为职称评聘重要依据,评价实现“一视同仁”

人类社会发展史反复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前进更加具有决定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居世界前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相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期待而言,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还有待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全国高校特别是我国一流大学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各种措施,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回归大学之道,努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初步经验。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才

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古今中外人才成长的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杰出人才又是个性发展的人,有时甚至是特立独行的人。只有在广收博览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个人兴趣专长,只有在继承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开发优势潜能,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检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冒”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就是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就是看能不能容纳和促进人人成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按照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先后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逐渐摸索出“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专业选择模式,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能够在学校统一规划下自行设计成才之路,而且达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例如改革开放以来迄今,学校本科毕业生中有8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21人当选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两项指标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这些改革措施及其成果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学生“自主选择”、“独立意识”的头等重要性。经过多次尝试和实验,在条件基本许可和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南京大学在2009年开始实施以个性化培养为特色,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的的“三三制”培养模式改革。

在“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三”是指学校把本科四年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即通识教育、专业化培养和多元化培养这三个阶段。第二个“三”主要针对多元化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需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专业化培养方向,一部分愿意继续沿着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进入到这个方向学习;第二个方向是复合人才培养方向,另外一部分想跨专业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让他去其他院系、其他专业学习;第三个方向是创新就业方向,对于部分想直接走向就业创业岗位的学生,学校将开设一整套课程为他们今后创业、就业作好准备。

“三三制”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搭建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建设多元化新型课程,不断优化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

培养优秀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要改革课程内容,更新课程设计,使之具有时代特点、学科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可以说,一名优秀教师卓越的讲课方式、独特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并受益终身。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才,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哲学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潜质,南京大学动员高水平教师,着力打造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等新型课程,形成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新生研讨课程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由知名教授主讲,旨在帮助新生树立学术旨趣,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完成学习性转换和适应性转换。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促进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学科前沿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术新领域、新发现、新方法,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课程普遍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形式。通识教育课和新生研讨课中95%的课程主讲人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调查显示,这类课程相较传统课程而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的帮助。

着力建设保障机制,将办学事业聚焦到人才培养

成立“教学发展中心”等机构,实现教学的“管、办、评”分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简单图快,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在坚决破除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综合改革、辨证施治。

南京大学充分认识到按教育规律管教学、确立一整套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制度保障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努力在增加教学投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组织机构上用心思、下工夫、谋实效。

增加教学投入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学校在“985工程”中设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培养模式创新计划、高水平课程建设计划、教师教学发展计划、改进育人环境计划和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等5大类计划453项,对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实施“上不封顶”的政策。

教学师资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设置了教学岗教授和副教授,激励积极投身教学一线的教师;增设各项教学奖励,每年由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将教学工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教学工作不达要求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评价教师时,实行四个“一视同仁”,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

健全教学组织机构是教学改革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学校先后成立了“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考试中心”,逐步实现教学的“管、办、评”分离,从而对教师教学提供切实的指导,对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的支持,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对考试考核给予有力的规范,确保了高质量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大力营造良好风气,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既搞好当前学生培养,又积极思考如何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人才培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长期性和人文性。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都需要良好氛围和空气的涵濡浸渍。现在极少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耐性,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训练人而非依据社会长远需要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这一模式的弊端就在于没在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上下工夫,没在科学精神的塑造上下工夫。可以说,拔苗助长式的人才培养,其危害在当下可能并不明显,甚至造成暂时性的虚假繁荣,但由于人才培养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十年后、二十年后其恶果会最终泛滥开来,无法收拾,不仅欲速则不达,而且贻害无穷。

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意营造软环境、提高软实力,既脚踏实地搞好当前的学生培养,又积极思考如何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铺垫性、奠基性的工作。一是倡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用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只有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对学生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才是一名好教师,才能给学生以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南京大学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绝大多数老师都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受到学生真心欢迎。二是倡导坚持真理的学术道德,用严谨的学风塑造学生。高等学校是追求人类真理的殿堂、弘扬学术道德的高地。近年来,南京大学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让学校始终成为绿色的净土,这对学生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倡导服务祖国的学习态度,用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学校把爱国主义贯穿在教学、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纪。我国大学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正本清源,回归大学之本,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