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7-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郑晓静
对于学生自我发展在五个层面上不可替代的帮助和促进,既是青年人之于大学的期许,也是大学存在的根本。
长期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大学本身、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理论界,都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探索。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立足“人”来看大学,或者说透过“人”,特别是透过青年人的角度来反转思考“青年人为什么值得接受大学教育?”也许会对现行大学教育带来全新审视。
助航职业规划
大学教育可以帮助青年人在更广泛的层面作出职业选择。相比基础教育,大学课程更加丰富、系统、深入,与社会特别是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青年人通过广泛涉猎以及充分学习与体验,可以更加理性地确立自身职业理想,在更高平台上获得更多职业选择机会,并在更高起点上开启职业生涯。
大学教育还能帮助青年人在更理性的层面作出职业选择。中学阶段,青年人对职业的认知大多较浅显,对自身认知同样不够清晰,“受制”于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职业规划一般较为感性。而在大学,青年人能相对独立、非功利地思考和实践,更加成熟地选择和规划未来。因此,接受大学教育后的择业相对更理性。
然而,这种帮助和促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学必须给予尽可能多样的机会选择,包括尽可能丰富的课程体系,专业选择的机会,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多视角、多方位地支持“学”“创”结合、实现梦想的实验实践机会等。要善于放手,鼓励学生尝试。
奠基立身之本
大学教育提供的专业训练可以帮青年人获取未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阶段,直至创新创造的平台。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巴伯认为,“专业知识是高度专门化的观念系统,只有在相关领域接受长期训练的专业人员才能得到。而未接受训练的人理解这些观念只能了解某些基本思想,而不是完整的专业综合性”。从信息组织方式来看,专家通常拥有比业余爱好者更加精细的信息网络,信息结点多且相互联结,并有更好的层次结构。大学则同时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
因此,大学教育既可以向青年人传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其综合运用知识。而每一个过程都是帮助青年人改正其持续性和成熟性不足的缺点,养成坚韧不拔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严格专业训练过程。这是大学教育对于青年人在专业层面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帮助和促进。
这里的核心前提是大学首先必须提供足够鲜活的知识体系,不仅不能过时且必须具有前沿性。因此,必须抓住鲜活知识的源头——科学研究,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将坚持立德树人简单理解为回归单一的“以教学为中心”,而应是“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辩证统一、螺旋式上升。其次,教师要能够不断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潜力,激励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而学生则应主动寻求适合的发展道路,不能将自己定位成知识的被动接纳者,这也是成长蜕变的必经阶段。
提升转化能力
大学是帮助青年人学会或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场所。“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然而,知识并不能直接等于智力和力量。按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理论,“智力”就是当一个人离开校园若干年后,沉浸到骨子里的原理或思维习惯;而“力量”则是人在执行某项活动时大脑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只有在被“人”真正地掌握,并能通过一定方式自觉地正确运用后,才能转化为实现“人”自我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从知识到力量,包含了两个转化:一是将书本和他人“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二是将自身“知识”通过正确地运用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转化能力可在大学得到集中提升。这就是大学教育对于青年人在思维层面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帮助和促进。
能够实现此种帮助和促进的必要前提是大学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切身体验,即科研经历,同时能够开展有生命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则须改变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和习惯,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在体验的过程中,切实了解如何进行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创新性思考,从而将书本知识通过成功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内化,建构进自身独特的知识结构中。
涵养精神气质
培育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思想境界是大学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所独具的浓郁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大学教师传授高深知识、从事科学研究所体现出的儒雅气质和严谨作风,都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着人的精神与思想境界的提升。
大学独特的文化气质既滋养着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又外化于他们的言行举止,并跟随其走上社会甚至影响一生。具体而言,大学既有助于青年人养成儒雅习惯,使他们在相对纯净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清朗、明礼、谨慎、淡定的风格;又有助于提升个人品位,包括涵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沉的内省功夫,品味和思考人生的价值,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大学教育对于青年人在精神层面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帮助和促进。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学自身需要具有超越其物质存在的浓郁文化氛围。大学里的一花一草、一言一行,都要能够让人感觉到这里就是大学,是散发着独特的精神气质、体现着平等自由的文化气息、追求真理的学术殿堂。教师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充分尊重学生,时刻注意为人师表;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引路人。学生也应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不断走向成熟并获得精神的成长。
浅尝人生社会
大学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可尝试、可体验的,从依赖家庭到独立走向社会的真实过渡区。青年人常因为缺乏基本社会经验和生活智慧感到迷茫。但大学相较于社会,接触的人员相对简单,但是又比中学复杂些,青年人可以在此体验和积累与复杂社会打交道的初步经验。
不仅如此,在大学里,社会、文化聚合荟萃,科学、人文交相辉映,历史、现实汇集交融。学生不仅能经历“南来北往”、见识“南腔北调”,还可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练就应对各种文化环境的适应力;在参加社团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体验失败成功,学会求同存异;在社会实践和实习中,了解国情和现实。
这是大学教育对青年人在实践层面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帮助和促进。基本前提是大学必须构建人格上平等、互动中民主、相处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开放的环境、课堂内外各种锻炼机会等,才有助于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
更为关键的是,大学应将理性道德融入知识教育中,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育人的各环节中,提供理性的道德实践,使学生真正学会为自我负责、为社会承担责任,从而内在地建立起关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对于学生自我发展在以上五个层面上不可替代的帮助和促进,既是青年人之于大学的期许,也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今天,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正是要改变当前大学教育对此根本目的在不同程度上的偏离。而反观大学之于青年人成长的意义,并借此深思大学教育发展所有问题的答案,正是我们通过改革回归教育本质、坚守大学理想所不懈奋进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