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杨宗凯:创新育人理念 培养未来人才
发布时间:2015-04-0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04-06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杨宗凯

以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仍以农业时代的时间表、工业时代的组织方式和流程进行人才培养,标准化的知识输出和同质化的教育教学,与信息社会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新的时代呼唤创新育人理念,培养未来人才。

树立“3生”育人理念

学会生存。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培养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学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指尖上的大学”和数字化校园,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增强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大学要主动调整新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物联网、数字媒体和文化产业等专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生态下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设置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将就业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实验区。

热爱生活。大学生过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活,与他对大学生活是否热爱有密切关系。大学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过有价值的人生。华中师范大学注重营造“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氛围,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并适应学习型生活。学校改造建设星级厕所,倡导垃圾分类,积极培养学生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学校积极开展“桂子山艺术文化节”“桂苑之歌”等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虚拟社交网络,传播华师版《小苹果》、《爱在华师》等视频,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珍爱生命。当前,大学生虐待动物、谋害他人甚至自杀的事例并不鲜见,做好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大学应积极开展励志成才教育,培养学生“逆商”,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生命中的磨难和挫折。注重开展感恩教育。学校利用圣兵爱心社等爱心公益类品牌社团的影响力,实施感恩教育工程。

培养“3C”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学校在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建立了诸如同步课堂、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多元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在网上学习课件、课堂讨论研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在研究解决问题中不设唯一答案,鼓励批判。另一方面,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加大学习过程评价,从注重考试成绩向回答问题、作业检查、论文研讨、实验研究等方面扩展。实现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四个转变”。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Creativity)。学校重构本科教学课程结构,加大通识课程比重,按照公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社群教育四个平台重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文科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含实习、见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学分在内)的20%;理工科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同时,优化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使用效益,加大对学生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培训力度,支撑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特区。完善创业孵化器,开展创业项目路演,积极争取创业项目资金和平台,重点扶持创业团队,积极参与武汉市“青桐计划”。在教学方面,创设社群教育平台,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外聘创业导师。同时鼓励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培育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Cooperation)。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在竞争中求双赢,在合作中共发展”已成为世人共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学会合作也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一方面,学校将信息化深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和协作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创新。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及线上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合作关系,为实现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供前提。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设置团队合作项目,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和创业团队的发展,让学生在社团和创业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合作、学会合作。

实施“3S”自主教育

学会自主学习(self-learning)。新生在入学前就要通过学校的“素质拓展课程网上学习平台”自学完成“大学第一课”,收获大学第一个学分。学校还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数字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校还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专门的教学应用工具,搭建“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积极构建云环境下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并进行自我评价和测试,学生用鼠标轻松一点,就能修读相关课程,获得相应学分。

学会自助服务(self-service)。华中师范大学在学生自助服务方面,推出两大举措:首先,推行“数字化迎新”,新生自助办理报到。新生直接在线注册、选宿舍床位、缴费充值。其次,建立和完善学生事务大厅,学生自助办理学生事务。学生事务大厅内开设各类学生事务服务窗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入驻,所有学生事务柜台集中办理,减少中间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学生事务扁平化管理。

学会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学校鼓励学生及学生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并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与校领导午餐会、教授午餐会以及各种意见征集会、民意调查会,学校还让学生进入学校学术委员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培养公民参与能力。学校建设了“i华大”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学生可在平台中填充和维护个人信息,办理各种缴费等项目,还可以进行素质课程选修、在线学习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