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22年第06期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既是对“双一流”建设大学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好扎根中国大地的高水平大学的强大动力。
一、立足新发展格局找准办学定位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未来十五年特别是“十四五”规划这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攻坚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和引领国家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高水平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当前,95%的高校在地方,没有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地方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新发展格局,找准办学定位,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具体来说,就是要扎根中国、体现国家意志,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要深耕区域、体现地方特色,扎根地方、面向应用,在服务区域和地方发展中展现更大的作为。
在新发展格局中,地方大学要明确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不断实现“四为服务”的价值追求。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来,转到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上来,推动学校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上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师资配置上的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上的改革,推动一大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
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各级各类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地方大学同样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激发和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指引;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领导体制的核心坚守;把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育人的独特优势。对于学校的工作,学校领导要在重要时期、关键阶段,从宏观和战略上,提出引领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构想,牢牢把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学校发展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谋划、与党的组织同步设置、与党的工作同步开展。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是做暖人心的工作,而不是做泼凉水的工作。在学校,就是要做好广大教师的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大家一起努力实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形成学校上下同心同德同奋斗的强大发展合力。
三、坚守大学使命培养时代新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作为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培养时代新人要以德为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使命。在学校,立德树人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参与。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地方大学特别是要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努力锻造新时代青年学生有志气、骨气、底气的品格。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模式,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效果。
培养时代新人要融合贯通。树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教育观,坚持全面培养,完善“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促进高质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要充分利用校史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让我们的学生看到革命先烈心怀“国之大者”,为国解难、为国分忧、为国尽责的卓越贡献,要让我们的学生听到革命先烈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英雄壮举,要让我们的学生学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自强不息、勇敢挺起民族脊梁的无私奉献精神。
培养时代新人要遵循规律。我们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等品格,融入每堂课、每个课题、每个项目、每篇文章,甚至每次开会和谈话,引导学生涵养大气品格,追求一流学问,创造精彩事业,践行责任人生。要主动契合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认知逻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话语体系、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切实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四、服务国家需求体现责任担当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强国对高等教育服务能力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服务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一般来讲,应地方发展之需而建立的地方大学,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程中成长壮大,必须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走出一条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具有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方面,要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不论是“双一流”建设大学,还是地方高校,都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紧紧围绕重大战略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切实担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近年来,我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无不与人才和科技相关。我国重大建设、重大工程都要有高校的身影,都要能看到高校的痕迹。高校要办好前沿性、引领性学科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对接,汇聚研究团队,承担科研项目,作出应有贡献,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
另一方面,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当前,我国正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国家深入推进实施中西部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发展战略,成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教育服务区域需要提供了广阔舞台。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既要把握机遇,因时而变,也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搭建合作平台、创新育人载体、建立协同机制与国家战略布局同频共振,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
五、抓好学科和教师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是办好大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两者有机结合,才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学科建设的布局上,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顶天立地,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具体来说,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在具体操作上,要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做实,不断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严把师德底线。师德失守,课上得再好、学术水平再高,也不是合格的教师。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首先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把住师德关。
要集聚高端人才。高水平大学,同样需要有一批具有学科引领力的高端人才。对于享有学术盛誉和极具潜力的青年才俊,要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使他们能够安心、热心、舒心在学校工作。要健全发展机制,科学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给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搭平台、压担子,放手培养,大胆使用,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最大限度地把能力释放出来,把才华展示出来。
(作者: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