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03-17
2019年是高校学风建设年:全面取消清考;学分不达标,本科降为专科甚至退学;论文抄袭开除学籍;教育部抽检了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达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的10%左右……不少学生感慨,“毕业越来越难”。
而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把严格教学管理放在了第一位,指出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业挑战度,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怎样才能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动力?如何激励教师重教学重创新?什么样的教学配套改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深入采访。
如何通过“合理增负”督促学习
强化课外研学,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力度
打游戏、谈恋爱、考试加紧复习、清考……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并不鲜见。经历了玩命的中学,到了大学似乎可以轻松一点儿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进行过一项调查,80%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仅需通过期末前的“加紧复习”就能通过。
“临时抱佛脚是不少学生的学习常态。”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龙永红说,这是因为在不少课程考核中,不太重视平时学习考核,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也不高,只要期末获得一个好成绩,就可以轻松拿到及格甚至优良的总评。而很多时候,期末考试的内容机械呆板、过于强调教条性的知识,不能体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广度的延伸和拓展、灵活的掌握和运用,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平时课堂的轻视,减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分析深层次原因,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王淑珍看来,根子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功利化的学习动机。
“功利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学习内容上,重视实用技能,轻视与就业表面无关的知识的学习,如学生中出现的热衷考取各类各级资格证书,却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公共基础课、发展方向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等,重视面试技巧,轻视与职业长久发展相关的基础学习。”王淑珍说。
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一现象必须扭转!
在龙永红看来,“大学要合理增负”关键在于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环节要求。2019年1月学校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的若干意见》,围绕课程教学的全要素、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特别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不够、挑战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环节要求,一方面强化教师对学生课外研学的设计、布置、督促和指导,一方面提出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力度和考试难度。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黄智杰对如何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突击是很难过关的,考核结果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公平感,有多少付出就有多高成绩”。
“课堂、课后和考核形式都发生了变化。”黄智杰说,课堂上以前背PPT似的讲解消失了,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故事似的、深入浅出的讲述,课堂上自学与辅学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交流相结合;课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了助教和研讨小组,在互助学、结伴学的过程中“学懂、弄通、做实”;最后是考核方式的变化,期末考试题型更偏向于日常研讨中涉及的内容,开放式的设问模式也更加精准地考查我们学生的日常用心程度。
龙永红说,2019年学校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加强学生课外研学环节、内容和考核:理工类课程主要加强习题课、研讨课教学,加强综合实验实践训练,学生参加和开展相关学习研究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相关学习内容作为教学要求纳入期末考试范畴。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主要加强课外延伸阅读和写作训练,保证每学分2本指定书目的阅读量或与之相当学习强度的其他文献资料研读量,阅读和写作情况纳入平时成绩。
“在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力度和考试难度方面,严格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命题,注意考核学生学习的广度、掌握的深度、理解的灵活度,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力度,合理设定平时与期末成绩比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度思考、自主探究。”龙永红说。
如何激励教师重教学重创新
经费支持一线教师,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师资链
课程太难、课堂无聊、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怎样才能把沉闷的课堂,变成有活力、有效率的课堂呢?
“上我的课,几乎没有人玩手机。”谈到课堂氛围,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曹树谦不无自豪。
“曹老师的课堂特别活跃,他不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和你交流。”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刘博达说,“曹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停发问,用问题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我们也随时可以打断他,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曹树谦看来,教学要形式与内容并重。“在授课形式上,要发挥课堂的主场优势,充分利用现场感,利用多媒体设备,连教师的身体动作甚至表情都要充分利用起来。”曹树谦说,而教学内容上,教学实践需要过程,要不断学习,注重积累。专业课教师尤其要把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内容融于教学内容中去,不要完全按照书本,这样才能不断带给学生“干货”“新的东西”。
龙永红分析,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教师教学钻研不够、教学能力不足、提高教学水平缺乏途径等,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怎样破解?中国人民大学实施教师激励和督导政策,双管齐下,以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
“在激励方面,人大将教学奖励项目分为‘团队及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类’和‘个人教学水平、贡献与绩效类’两大类。团队奖项中‘教学成果奖’最多可收获200万元奖金支持。”龙永红说,而在督导方面,学校组建本科教学督导团,院系组建教学督导组,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学环节,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也可以挖掘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促进同行之间研讨交流和师生交流、保障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综合评价、教学改革建设等。
“首先是推动教学创新,构建课堂内的师生共同体。”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川勇说,在课堂上,南开大学积极推动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有效互动为教学动力,加强过程化考核,促进教师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鼓励教师以有效教学模型组织教学,通过“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互动教学、有效面授、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增强有效教学的辐射力,打造本科生“金课”。
在课堂外,李川勇介绍,逐步构建了校、院、班三级学业指导体系,成立了“名师面对面”“导师工作坊”“学习中心”等组成的校级学业指导中心,完善院级学业指导工作体系和帮扶提升体系,全面实施30人班的班导师制,探索全校范围跨学科师生组成的智慧书院的建设,从学业规划、学习指导、职业生涯、人生目标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营造课堂外的师生共同体。
为了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山东大学面向一线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经费支持和奖励。
“2019年全校3400余名教师,700多名申请,批了360个项目,总计1000万元教学研究经费,计划2020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在奖励方面,给予省级教学成果奖5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倍的匹配支持,同时在职称晋升和杰出人才评聘中加强教学元素、教学成果的比重,设置教学型教授、副教授,打通教师通过教学上升的渠道,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说。
在刘传勇看来,教学是学术,与科研是完全一样的。教师要去学习研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由教学型教师逐渐向学术型教师转变;教师有了教学学术背景,再结合学科积淀,教育教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武汉大学着重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师资链,让更多高水平教师扎根教学一线,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武汉大学要求所有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狠抓本科教学质量的一记“重拳”。宁津生院士的83岁生日,就在大一学生的课堂上度过。这门由宁津生、刘经南、陈俊勇等7位院士和几位知名教授共同讲授的“测绘学概论”,被誉为“最奢侈基础课”之一,院士们不仅悉心传授专业知识,更用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传递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赤诚的爱国心,成了课堂上更为独特、最有说服力的思政教育资源。
大三、大四两个寒暑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一学生高晓峰都在无锡钻通实习——液压原理图看懂了,零件装配了然于心,对整机设计更有把握了……这都得益于学校开展的“真刀实枪式的学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文国军介绍,“产学研用”相互结合能够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院推进特色行业+高新行业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与地质工程装备、机器人、自动化、机器视觉、汽车检测、军工检测等特色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合作,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转到生产环节,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被学生称为‘真刀实枪式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能力,影响深远。”文国军说。
高晓峰分析,以前学习往往是书本传输,学生接收,却缺少了应用的环节,而在无锡钻通的实习就补足了这个部分。
“我们从书本理论出发,应用于实际,不但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从实践中引发思考注重细节,对于机械设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也培养了勇于探索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高晓峰说,“这也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使大家更愿意去亲手实践,从实践中找错误改正错误,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及专业比赛,培养了我们学生沉心科研、勇于实践、敢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什么样的教学配套改革最利于学生学习
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要因地制宜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渠宇飞看来,从大二开始的“实地调研”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影响重大。
“农业方面最讲究实践,一定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学校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实地调研,大二和大三各有6学分的实践课程。”渠宇飞说,“我们文科类研究农业经济,必须与农户接触,采集数据,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到村里的实地调研也使我认识了乡村,有了专业报国、为乡村振兴做点儿事的想法。而从大二开始的就业指导课也逐渐明确了自己想走的路。就业指导课包括选课、就业、读研等丰富的内容,想读研的就加强学术训练,想就业的就多选实践课。”
“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农林类专业学生特点,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强化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王文博介绍,学校提出了激发学习动力、筑牢专业思想、深化学业指导、特殊群体帮扶等9项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效。
事实上,学风建设不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教学配套改革,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等都需要跟进。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是重要抓手。《意见》指出要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设置管理体系;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坚决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
“山东大学每年招生量很大,专业数多,但我们的专业结构在2018年调整之前是不太合理的。”刘传勇说,“一方面是新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已经扑面而来,我们符合这种变化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并不多;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老化碎片化严重,亟待更新换代。2018年我们着力进行了专业结构的调整,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专业。同时,撤销、停招一批专业,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由过去的120个降为95个,集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把专业建强建好。”
在课程建设方面,面对传统有余现代化不足的问题,山东大学也开展了系统化建设。“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课程,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改革,大力打造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凝练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新成果,开设新课程;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在传统理科的基础上扩大学科范围,将拔尖计划推进到文、史、哲、基础医学和经济,根据拔尖创新学生需求开设新课程,并将新模式、新课程向普通学生辐射,提高教育质量。”刘传勇说。
天津大学则积极开展金课建设,其国家虚拟仿真技术已入选“国家级金课”。
“该项目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巩金龙介绍,操作者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中,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元器件优势,演示现实中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复杂实验、危险性实验、极端破坏性实验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按照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的要求,2018年下学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次性开除了7名严重违纪学生;在2019年上学期考试季,该校学生作弊率下降到多年来最低,考风考纪得到了根本好转。对于教育部严格推进的取消清考政策,从去年开始对学生开展多方警示和教育,逐步消除学生寄希望于清考的不实幻想,为部分学业困难的学生针对性开班进行学业重修,对已学满六年(规定最长本科学习年限)仍未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采取结业离校。
“随着‘严在地大’学风建设的不断推进,学风得到有效改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工处处长邬海峰介绍,据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的比例达到92.8%,专业满意度高达94.76%,90.19%的学生每天课余学习时长保持在1小时以上,课堂从不迟到从不早退的出勤率较2017年提高26.7%,玩手机学生同比下降11.51%,学生发现身边日常学习中不良学术行为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