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社 2010-11-27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李江涛、李多)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已建有近百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还建成文化素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0个。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纪念大会,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在讲话中介绍了十五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贡献。她说,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教战线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人才培养规模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知识结构失衡、人文素质欠缺等弊端,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其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大体分为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
在试点探索阶段,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籍,举办了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在实施推广阶段,进一步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印发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举办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演出活动等;在普及提高阶段,教育部增设了6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由104所高校共同建设,并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到目前为止,建成文化素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0个。
林蕙青指出,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