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热点信息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高等学校如何创新科研机制
发布时间:2011-03-14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3-14

在服务中育人才出成果——人大代表热议高校如何创新科研机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高校科研如何参与到我国经济社会领域这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成为教育界代表们深思的问题。

“国家经济转型要依靠人,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和国家经济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代表说,“大学应该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服务中育人才、出成果。”

企业核心技术缺失一直是“短板”——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推动自主创新

2010年5月8日,国内首个由高校牵头的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天津成立。成立近一年来,参加联盟的国内9个汽车和发动机优势企业、7所大学、4个研究所以及行业协会开展了多项合作。

作为牵头单位,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在潍柴动力、玉柴机器、天津雷沃等13个系列、70余款机型中得到应用。采用该项技术,3年可节约燃油约80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小油田的原油产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0万吨。

在中国内燃机行业,核心技术缺失一直是“短板”。商用车发动机虽然国产居多,但核心部件如燃油喷射系统等也基本为跨国企业所垄断。

“由天津大学倡导发起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被业内人士称为内燃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曾任天津大学校长的龚克说,“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参与其中,提高了行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信心,摆脱了柴油机工业重复引进的被动局面,还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也在国家重大需求的平台上得到了锻炼提高。”

同样,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的眼中,农业领域也急需自主创新。他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从过去依靠增加土地面积、向自然生产要素要增产,转变成向依靠科技要素要增产。靠科技就要创新,高校大有可为啊!”

而这些自主创新,也离不开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今年开始,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华中农业大学等几所农林高校,将依托国家已建成的上千个在农产品主产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建立实验实习综合示范基地。

邓秀新说:“基地将成为学生提高实习实践能力的场所,成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场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平台。”

新兴产业关键技术,买不起更买不到——发展集群式新型产学研联盟实现“抱团创新”

近3年,全球范围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围绕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密集地推出新战略和新政策,超前进行战略布局。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挑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8%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说:“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我们不仅买不起,更买不到,而且单靠一两项产学研合作或技术创新,很难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集群式新型产学研联盟,实现‘抱团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合作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疗等产业,采用产业界先期参与、国际合作、交互授权、期权激励、衍生企业等多元化方式,打造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针对创新人才不足这一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上海交大从行业界聘请了135位兼职博士生导师,与宝钢等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在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

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140多所高校2010年增设了25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今年将开始全面招生。各地各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在新兴产业人才、学科设置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推动高校以学科群、技术创新基地、核心共性技术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为培育新兴产业贡献力量。

南开大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将采用课程教学与基地实习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可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中新生态城等单位实地学习。湖北省则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在全省高校中建设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当前,产学研合作面临着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合作各方价值追求存在分歧等问题。”马德秀建议,“国家应加快制定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法,通过立法来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合作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障碍,推动产学研用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升级转型瞄准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与地方合作指导服务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伴随着滨海新区建设成长起来的南开大学所属综合性实体化学院——泰达学院已走过10年历程,累计为滨海新区各行各业培养各层次人才超过2000名。目前泰达学院设立的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都是与滨海新区支柱产业相匹配的前沿性、交叉性、应用性新兴学科。

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中心商务区规划、空客A320、中新生态城……一批滨海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都显示了天津大学的技术力量。近几年来,学校与天津市及滨海新区所属700多家企业和单位签订各类科技合同2000多项,科技经费达到5亿多元。

龚克说:“如今,滨海新区重工业的发展模式遇到了新挑战,产业升级转型如何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可持续,无论是天大还是南开,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探索出有效发展的新模式,大家都会为你叫好。”

目前,全国有各类高校2200多所,普通高校1000多所,主要分布在全国的大中型城市,是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最主要支撑力量。教育部也在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上海三区联动模式、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模式、浙江大学模式、河北太行山模式等。

江南大学2010年7月与无锡新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加快建设学校物联网工程学院,列入了无锡市“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无锡引进的15名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受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目前,江南大学每年33%的本科毕业生、25%的研究生在无锡地区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说:“地方的转型发展需要大学的知识创新和人才支撑,地方也会把大学的发展纳入主体工作,为学校提升实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