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8-19
上个世纪末,我国某型重要装备研制中,急需某型高性能计算核心元器件,而该类器件西方国家是对我国禁运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承担攻关任务。在李国宽等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他们日夜奋战,在较短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自主研制成功该型器件,为该装备安上了安全可靠的“中国芯”。
短时间内解决重大“瓶颈”难题,堪称科研上的奇迹。这些年来,国防科大始终坚持以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把解决制约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自主创新的根本任务。他们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强军兴国注入了活力。
“强军兴国”的立足点,传承在国防科大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厚重历史里。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付出的巨大牺牲,反映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军事技术装备上的巨大差距。1953年,国防科大的前身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作为解放军第一所工程技术院校奉命成立。从此,这里培养的一批批高素质人才,成为刚刚起步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这所大学的每一次转型,无不与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息息相关。
新世纪之初,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学校和专家教授科学谋划、超前布局。“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先锋力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表达了学校服务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
循着这一目标,高性能计算、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一批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的高新技术,被确定为研究重点;形成了覆盖国防关键技术领域的学科体系,全校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综合实力评估中进入前5名;一批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信息化起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落户该校;为了给自主创新注入源头活水,该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专项经费,支持9个重点领域21个方向的基础研究,使全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在信息领域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强军兴国”的立足点,扎根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
2000年,一封“求援信”摆到了该校新型防护结构技术创新团队曾首义教授的桌上。某部在野战工事的构筑上遇到技术难题,希望他施以援手。
依托洛阳的某研究所,曾首义带领刚刚成立的新型防护结构技术创新团队展开攻关,在长沙到洛阳的近千公里间奔波数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常常晚上赶路;为了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出差时常常选择坐硬座,住最便宜的招待所。
实验进入最后阶段却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原因是一组数据的设定出现误差。如果再次从头开始研究,那就意味着一年多的心血付诸东流。“每一项数据都要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决不能让部队用带有缺陷的技术!”于是,他们决定一切重来。
部队的需求就是科研的落点。正是基于赴大山深处测控站的调研,该校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团队提出了新的全测速定位理论,改进了高山雷达测控体系,创造了“一个数学公式提高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奇迹。
下一线部队、走边海防,这些年,该校教授专家们与部队官兵、科研成果与军事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他们在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的召唤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中国的高技术发展,一直受到国外封锁。上个世纪90年代,刚刚启动辐射不透明度研究的袁教授准备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却怎么也得不到签证。同一时期,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贺汉根教授参加了一场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性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多国共同研制新型无人车,有的专家却坚决反对中国加入。
别人有的,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别人没有的,我们敢不敢去填补空白?在高技术发展的竞争中,谁说中国人不能成为领头兵?国防科大决心向着世界科技高峰攀登。
20世纪90年代,对于大口径、高精度、复杂面形的光学零件,我国没有制造能力,许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受困于此。针对这种情况,该校精密工程创新团队在李圣怡教授、戴一帆教授的带领下展开攻关。
10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精度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装备,形成了超精密光学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制能力,突破了光学零件高效、高精度、无损伤制造的技术瓶颈,制造加工出超高精度光学零件,使我国光学自动化加工装备进入到纳米精度的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又一个掌握离子束、磁流变两种制造加工高精度光学零件技术的国家。这一成果不仅使我国的光学零件加工不再受制于人,而且开拓了现代光学制造技术的新方向。
一个个“中国速度”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科大研制出的无人驾驶轿车,最高时速达到170公里;科大采取另辟蹊径的技术路线,使“天河一号”的软件通信速度比国际同类产品高210%……
一项项“世界一流”当之无愧:袁教授和他的信息物理与高能量密度物理创新团队经过近20年的努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国防科大的科研人员,许多都是企业高薪想挖走的。但是,金钱与优越条件,动摇不了他们扎根军营、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信念。近年来,该校派往国外学习的专家教授学成后全部按期回国。张维明教授的话,可谓代表了他们的共同心声:看到军队发展中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就没有理由离开。是一种危机感,促使我们要当仁不让地为军队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