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05-06
本报讯(记者王磊)对于中国科大的学子来说,“郭沫若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因奖金数额大、荣誉度高,一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近日,该校对这三项奖学金的评审机制进行了改革:申请者成绩不仅要达到各学院的前5%,还要通过教授们的严格评审,才能将“大奖”揽入怀中。
“评审过程中设置答辩环节,让更多的教授参加评审,对于综合素质优秀的同学来说,有了更多的机会。”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07级本科生刘芳如是说。
据了解,新修订的奖学金评审办法突出体现了“学术优先、教授评价”的理念。根据评审细则规定,各学院均应成立不少于9人的评审组,由本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代表和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其中教授不少于半数,“中科院院长奖”评审组中教授则应占三分之二以上。此外,“郭沫若奖”评选细则还规定,申请该奖者必须要有两名教授的推荐信
中国科大学工部负责人表示,学校鼓励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学识基础,但同时又要避免单纯追求考试分数,忽视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教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评价和推荐,更能体现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提倡的价值观。
记者了解到,“学生参与、公开公正”是本次奖学金评选细则改革的另一个亮点。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没有学生的参与与理解,效果都不会好。”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表示,大学生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此,学校在评审细则修订过程中,组织了各类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并将学生参与落实到奖学金评审的具体过程中。
侯建国认为,现代大学治理中,需要考虑和处理好学术权力、学生权益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与平衡,奖学金评审规则的修订充分体现了对学术和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