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08-29
编者按当下,各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多已“班师回朝”,面临林林总总的社会实践成果,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诸多问题再次被社会各界反思、讨论。以往我们总是请专家学者、学校的团委书记来剖析这个问题,让我们受益良多。但是,我们是否了解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们的想法?今天我们请来三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他们都是活跃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请他们结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实践”的话题,直抒胸臆,坦诚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陆非凡: 成书不如成熟
“策划尚缺,先找媒体;活动未出,报道已至”等怪现象频出。甚至按照媒体的要求去设计或更改活动方案。
近日,远赴四川的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结束实践活动顺利返回北京,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全程参与其中,从前期的论证、策划,到具体活动的设计、审核,再到实地参与社会实践,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对社会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投身社会实践的确对我们的成长帮助很大,但目前的社会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比如,在现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常常有调研类的活动,对比较体系化地掌握了理论知识的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调研题目的设计、调研范围的确定等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此次我们在审核学校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题目时,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有同学上报的题目是《阿坝藏传佛教寺院的保存现状调查》、《四川革命老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情况研究》等,类似这样的选题,范围太广,需要的资料很多,切入点也不好把握,且不谈我们的同学是否具备这样的研究水平,但只有短短数十天的社会实践时间,想要去完成这个需要建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的课题研究是难以想象的。这容易导致同学们在实践结束后,为了完成调研报告,再到网络、图书馆去凑资料、拼数据,这样就丧失了实践的意义。
再有,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实践的内容,过于追求“社会效应”,这种所谓的“社会效应”常常被实践主办者曲解为媒体报道。每到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启动的时候,各校的实践团队大多会到处联络媒体。比如在上个月,一个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的同学向我大倒苦水,说他正在为联系媒体报道实践活动而到处奔波,更让他烦恼的是,为了配合媒体报道,如何调整预先设置好的活动方案成了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举这样的例子并不是说追求媒体报道本身有什么错,只是脱离实践内容,“为报道而实践”,甚至按照媒体报道的要求去设计或更改活动方案,却是完全背离了社会实践的初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目的性不明确,很多同学,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为何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很多人提到社会实践,往往用“以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这样的文字去表述社会实践的目的,实际上这个目标有点理想化了。对此,浙江青年学院王曙光教授直言:“大学生搞社会实践,不要光想着去解决问题。社会实践首先是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然后是尽可能地去了解社会,只有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才能最终服务社会。”王教授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我国现今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研究生一大部分也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首先瞄准锻炼自身能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果这个基础工作都没有做到,谈何服务社会?谈何以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多主体、全方位地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势在必行。社会实践不只是高校学生自己的事,也不单是学校的事,它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推动。面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总体性的社会实践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下,推动社会实践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以高校为龙头,学生为主体,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体系。
此外,评价机制要逐步完善。长期以来,派出社会实践团队的高校或者学生组织把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媒体报道等作为评价一个社会实践团队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就造成了“策划尚缺,先找媒体;活动未出,报道已至”等怪现象频出。事实上,数十天的社会实践是很难解决多少实际问题的,评价一个实践团队的好坏得失,更多的要看同学们在实践中学到了什么,适应社会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而这些东西往往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报告、几篇报道所能表现的。所谓“成书不如成熟”,就是这个道理。
合肥工业大学2009级本科生张瀛元:太功利的应走开
很多高校的加分制度一定程度上促使同学们以一种功利性的态度对待社会实践。
我非常热爱参与社会实践,在进入大学的两年以来,曾在安徽、江西、四川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两年以来的实践经历让我不断反思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实践?
依然记得我进入大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景,我们在基层感受新农村政策落实的情况,由于听不懂当地方言,我们与村民的交谈显得格外困难,除了迷茫与困惑,我们没有更多的收获,在匆匆采集了几张活动照片后,结束了此次活动。当时的我不断思考着:难道这就是曾经让我们充满激情与幻想的社会实践吗?我在实践中学到了什么?
在日后的实践中,我渐渐感受到,活动过程的弱化、活动内容的空洞是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时我们为了让实践方案通过审批,在设计时重点强调并夸大所谓的亮点,而忽视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安排;有时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限制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致使活动无法到达预期效果;有时我们为了完成最终的那份实践报告,思想始终停留在为完成而完成的形式主义状态,活动意义可想而知。
从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来说,周边许多同学对社会实践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很多高校的加分制度一定程度上促使同学们以一种功利性的态度对待社会实践,这也就使得有些同学不去思考在实践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收获什么,而是关心自己能不能成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员。记得有一次,我在了解一项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过程中发现,除了该项目的策划人之外,其他成员对此项活动一无所知。项目的策划人也表示,并不是自己不愿与队友交流,而是他们根本不关心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我个人认为,我们不需要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不需要功利主义的团队成员。
除了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外,游玩主义是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现象。多次的实践经历让我明显能感觉到,很多同学的兴趣点专注于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能玩到什么而不是学到什么、付出什么。审视我们现今的实践活动,无论从活动的策划、实施还是效果评价,似乎始终逃脱不掉游玩主义的标签。今年暑期“三下乡”的归途中,周边的乘客在听到我们讨论社会实践活动时突然回应说:“真羡慕你们大学生啊,利用实践的机会,出来玩玩多好啊!”霎时间,我们这几日的艰辛汗水、高昂激情像冰一样凝住了,我们沉默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尽管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没有任何的游玩成分,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作为大学生群体,如果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已被外界整体看作是一种游玩,是极其可悲的,也是我们亟待改变的。
对于我们来说,社会实践是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的重要桥梁,也是磨砺自身、挖掘个人潜能、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要改变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作为大学生来说,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现今社会实践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自身做起,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参与动机。在投身社会实践时明确社会实践的本质与目的,彻底清除功利主义思想,以真正提升自身、服务社会作为参与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次,在社会实践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严格要求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基本国情、培养专业经验和工作精神、开拓视野、找准服务社会的定位,切实杜绝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和游玩主义现象,不断充实并深化活动内容,让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际性和时效性。
此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我们曾多次面临调查问卷回收率少、宣传对象参与度不高、普及资料不受关注、实践活动不被理解等状况,这些都直接制约了社会实践的最终效果与参与激情,因而我们期待社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南京大学2009级本科生高洋:成果别停留在报告上
所有的实践团队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实践只有短期效应,建议高校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
今年暑假,作为“绿色青奥,对话南京”环保青年营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的我,全程参与了社会实践的策划、选题、组队、活动开展以及资料的后期整理。这让我对社会实践有了最真实的视角、最真切的体悟。在看到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的同时,使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身边很多社会实践的同学跟我抱怨有的指导老师只是个空架子,基本上不管他们的队伍,一切都得靠自己。指导老师的一句话使我醍醐灌顶:“你们在实践中遇到困难了可以来找我,但是不能在一开始就帮助你们,这样对你们一点锻炼意义都没有。”不知道抱怨的同学有没有想过,社会实践如果全由老师操办,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那实践对我们还有什么锻炼意义呢?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真正的主人,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新性,亲手去策划,不拘泥于传统,切身去实践,不惧怕困难,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
在我们组织的“玄武湖暴走2014”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的同时,也有很多市民质疑我们的宣传仅仅是形式主义。有一位市民问我们,这样的活动究竟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她觉得只是一时的号召力,没有持久的、能让人们改变的动力。还有一位大叔在做完问卷后对我说:“你们能不能在每道题的后面对题目解释一下,要不我们填完问卷了,还是不知道哪些行为是低碳的,对我们没有意义啊。”
与市民的交流使我意识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有些形式化,有些脱离实际。很多实践团队只是去参观参观,与领导交谈交谈,走个过场。实践中最常用的宣传手段——横幅、签名,不环保不说,意义也不大。另外,所有的实践团队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实践只有短期效应,没有学校的长久支持。比如我们的团队,短短十几天的实践活动对于环保事业的宣传是微不足道的,正如有关人士所说,环保事业不仅仅需要宣传,更主要的是深入到社区中,让市民切身感受到环保对自身生活的改善。
社会实践虽然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但其意义绝对不会定格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刹那。于是我萌生了把暑期社会实践延续下去的想法,这也算是实践成果多元化的一种选择。我想将我们的团队发展成为一个组织,继续延续“环保、低碳、青奥”的课题,作为连结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纽带,将社会、环保组织等反映的问题提供给老师,以此建立课题,利用学校优质的科研资源去解决社会环境问题,最终再将成果反馈给社会,造福社会。
有些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要比实践本身对社会更有意义。在我看来,现在社会实践成果绝大多数只停留在汇报到学校这个层次上,这无疑使社会实践的意义大打折扣。如何将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反馈给社会是高校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因为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士认为,短短几天的实践,利用不成熟的专业知识所调研出的东西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可实施性不强,采用的风险太大。但是,我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虽然缺乏专业性,但是反映了社会上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拥有优质的科研设备、优秀的人力资源,但是没有一个广阔的面向社会的视角。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和高校的科研资源不正是呈现出一种互补互利的状态吗?所以,我建议高校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将学生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和老师的科研课题联系起来,将社会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同时也可以让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课题,带动同学们的科研热情。
我们要利用自己的热情、专业知识去发现社会问题,然后代表民众将问题反馈给政府,或者回到学校,利用学校优质的科研资源去解决所发现的社会问题,从而产生社会效益甚至是经济效益,这才是社会最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