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方网 2011-09-27
每年八九月份,众多大专院校学生走出校门,开始求职生涯。能够获得一份评价颇高的暑期实习报告,尤其是获得知名单位的实习报告,在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最近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学生联合天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学生实习经历注水,或夸大实习业绩或伪造实习经历。
近年来,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总是将缺乏实践能力挂在嘴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市各高校均加强实习实践教育,有的设置实践学分,有的组织假期实践活动,但很多大学生却对此不以为然,开学后交回的实践报告和实习鉴定,或是交给用人单位的应聘简历都已注水。在被访的本市4所大中专院校近200名学生中,超过九成参加过暑期或工作实习,但大部分都认为只是走走形式,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至于实习报告只能应付应付学校和老师的检查。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我的暑期实习报告是同学家长帮着开的,整个暑期都在家打电脑游戏,一天都没去过。”“刚上学的时候也想好好进入社会体验一下工作,但身边的同学都是利用各种关系拿到的实习报告,我也索性找父母帮忙,省下时间准备考研。”本市某重点大学学生鲁力(化名)也这样认为。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王虹翔教授指出,实习经历造假比个别教授的学术论文造假同样可怕,从表面上看,实习报告造假是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出的“下策”,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为了参与社会竞争“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假期实践是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机会,一段时间真实的工作经历与几页造假的实习报告比起来更为珍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造假可以过关”、“应付糊弄也无大碍”的印象,影响将来走入社会诚实地对待工作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