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11-09-2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老话。
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高校来说,这句话也很适用。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界定。其一是数量的增加,其二是质量的提高——这两者的实现,是“发展”得以实现并可以统计的两个环节。就中国高校而言,大学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教师的增加、大学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增加,这都是发展的铁证。另一个方面,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学在数量指标“发展”到如今境况的时候,质量,已经成为“发展”的新的诉求。
是的。我们已经听得太多这样的评语:中国大学生人数、研究生人数、博士生人数、SCI论文发表数等等一系列“数量”指标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一骑绝尘、少人可匹。这个成就曾让国人着实高兴和骄傲。
所以,在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尺度来考核的时候,当说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说到我们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学教师普遍的学术科研能力、发表论文的引用率和刊物等级等“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难免汗颜。
这种骄傲和汗颜的并存,已经是中国高校一段时间里众人尽知的心病。不过,这也正说明,我们的高校还是清醒的,我们的大学还并没有被数量的胜利冲昏头脑,我们的大学仍然在懂得世界教育规则、具有国际高等教育视野、敢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任的一群人手中。
我们知道不足。
知不足而补救之。大学就必然有希望。何况,由数量发展而提升质量发展,也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众多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时候,质量,也必然是质量,应该得到最大的重视,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发展而设立完整的、国际化的、适用并实用的系统化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这是为中国大学发展订立标准的大事。而立足中国大学的特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然是覆盖到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人才、课程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教育部门已经启动这项工程,中国高校中也已经有先声而动者,这就是大学整体正规化、国际化、一流化的希望所在。
自然,这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