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学生学习模式探索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24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18年第10期  

摘要:牛津大学本科教学以导师制为核心特征。在此教学制度之下,牛津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模式呈现出鲜明特点:以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为学习的核心目标;以高强度的论文写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师生合作基础上的独立探究为基本的学习状态;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为学习质量的基本保障。牛津大学导师制下的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可以为反思我国大学学习文化建设,提升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牛津大学;导师制;学习模式  

牛津大学历经数百年发展,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教学质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学型大学”。导师制作为牛津大学核心教学制度是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牛津大学从事学院制研究的著名学者特德·塔帕和大卫·帕尔菲曼认为,“学院导师制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本科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最好方式”。导师制既是一种成功的教师教学模式,也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模式,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既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主动性。教师教学主导性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导师制的本质内涵,是牛津大学教学质量享誉全球的重要制度保障。牛津大学在2003年的自我评价报告中如此界定导师制的目的:“它发展了学生个人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这种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并使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自信中发挥这种能力”。今天的牛津大学导师制历经数百年的变革挑战,依然保留了其最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往学者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研究多以导师制的制度特点、比较借鉴为研究视角,对这一独特教学制度下形成的学生学习模式的研究十分薄弱。任何一种教学制度的实施效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评价。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学生如何学习?对此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理解,而且可为促进我国大学学习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历史及实施模式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产生和发展  

牛津大学史研究者普遍认为,牛津大学最初的导师制是出现于14世纪由威廉·威克姆(Wykeham W)创建的新学院(New College)之中。在这所新建的学院里,首次实行了付薪的导师制。由于当时学院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因此导师们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行为规范和学业发展进行指导。家长们为此向导师支付薪酬。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牛津大学的学院成为以本科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机构。导师制在各个学院中得以普遍建立。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前,导师这一职业仅仅被视为学院的私人教师,并非正式教师,导师教学也只是学院正规教学的一种补充。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以学业指导为主,导师也不是大学中一个独立的职业。担任导师仅被学院毕业生视为一种能够获得牧师身份的基本条件。进入19世纪,随着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德国新大学理念的影响,牛津大学进行了包括考试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学院导师逐渐专业化,从原先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学者、专家型的教师。“二战”后,牛津大学导师制面临学生人数快速增长、学院经济日益紧张、自然科学兴起的种种挑战,在教学模式方面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牛津大学导师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教学模式、导师职业定位方面几经变革。作为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础,导师制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无数向往牛津大学的学子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  

(二)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实施模式  

牛津大学各学院的本科教学活动是以导师制为基础展开的。每位学生在进入学院之后都要被指定一位导师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道德行为负责。导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享有选择导师和申请调整导师的权利。每周一次的导师课是围绕论文展开的。通常在每次导师上课之前,学生都会得到一个论文题目。到下一次上课前一周的时间里,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查询和整理工作,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观点,撰写导师课论文。在导师课上,传统的做法是导师要求学生现场朗读自己在课前一周撰写的论文,并且就论文的内容提出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在每周一次的导师课上,学生朗读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痛苦和艰难的体验,但同时也是牛津大学对众多本科生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本科生有机会与学科领域中一流的学者进行对话,就其困惑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师生在专业知识领域中不断进行着思想的碰撞,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这种智力活动本身对于优秀学子而言充满了诱惑力。  

“二战”后,牛津大学中本科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对传统的导师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导师教学一对一的生师比难以维系,导师同时给三四名本科生上课的情况更为多见。学生人数的增长使导师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之下,导师课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相应地发生了很多变化。  

虽然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导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理念从未改变。1961年,霍尔委员会对大学教学方法进行调查之后在其备忘录中如此描述牛津大学导师制:“导师教学的本质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与一位有能力在所有学术工作方面为他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导师经常进行会面和对话的机会。不论学生所学何种学科,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从定期参加的导师课或小组讨论中获益”。可见,牛津大学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经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牛津大学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导师制相适应的本科生学习模式。  

(三)学生对导师制的评价  

通过牛津大学本科生对导师制的描述和评价,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项教学制度的核心特征。1999-2000学年末,布鲁奇诺斯学院(Brasenose College)院士詹姆士·克拉克(James Clark)就如何评价导师制的问题对来自6所牛津大学不同学院的4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导师制对于他们的大学生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学生而言,适应导师教学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最初面对作为某个学科领域专家的导师,学生多会感到焦虑不安,在课堂讨论中无法明确导师对他们的要求。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才逐渐认识到,并且确信导师教学对他们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在导师课上,学生能够获得深刻的智慧启迪,会为与导师的深入讨论而激动不已。当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导师制的教学理念之后,学生希望导师课能够成为其验证思想,确定问题,提出质疑的机会。学生从最初对导师教学的焦虑到积极地参与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他们相信,导师课上的讨论越热烈,他们的收获就会越多。  

关于导师教学的质量,学生认为与导师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关系密切。年轻导师、具有超凡魅力的导师更容易受学生欢迎。男性学生在导师课上往往能获得更多参与的机会。一些学生也会因为导师不通过考试判断学业成绩而心生抱怨。学生对导师制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导师教学的质量。在导师制下形成的学生学习模式既是导师制长期实施的结果,也是牛津导师制取得卓越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二、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  

(一)以独立思考为学习核心目标  

牛津大学的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在与导师的平等交流中获得了思想的独立。导师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面前,导师着力去做的是帮助他们进行判断和改正。学生或许会采纳导师提出的建议,也很有可能会拒绝他的观点。从事导师制研究的学者摩尔认为,导师制成为一种学习方法的核心正是在于师生“双方都有权拒绝对方”。在导师制下,学生学习过程的魅力就在于他们在与导师的交流过程中获得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逐渐成长为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人。  

(二)以高强度论文写作为学习主要形式  

在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学生每周都要递交一篇导师课论文。这意味着学生在每周见导师之前必须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学术研究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今天的导师课作业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像以前一样在导师面前完整地朗读自己的论文,更常见的做法是递交一篇读书报告或笔记,在课堂上仅向导师阐明自己的论文观点和主要内容。但是,无论如何,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都对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在一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完成导师在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整理资料大约会用去两天的时间,剩余的几天时间则要用来发现问题、形成观点、构思论文的结构,以使论文更为有力。为了上好一节导师辅导课,学生需要独自钻研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毫无疑问的是,学生在导师课上的学习时间仅仅是他们独立学习时间的极小一部分。论文写作的形式更加符合学术研究活动的特点,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反复体验独立思考的过程,实践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以师生合作基础上的自主学习为基本学习状态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教学目的聚焦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它的主要价值体现于学生在导师上课前后进行的独立学习和准备工作之中。“导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健康的批评精神,并鼓励学生在所选择的学科内部及其相关领域进行有建设性的思考。这种学习方式与其它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学生真正为自己所做的很多。在导师教学中,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深入快捷地扩展他的兴趣点。优秀的导师也会鼓励学生这样做。”导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在此过程之中发展独立学习、思考、工作和批评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导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能够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观点的指导者,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并进行整理分析。每周上课前学生必须完成的导师课论文促使学生必须在学科的某个领域中进行深入探讨,并促使其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导师所做的正如古希腊苏格拉底与学生所进行的交流。他们不会直接给予学生答案,也并不满足于向他们传递可以通过阅读或讲座直接获得的知识。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之后,经过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才有可能完成一篇优秀的导师课论文。  

(四)以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学习质量的基本保障  

牛津大学传统的导师教学是师生一对一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导师在教学中能够有可能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导师以论文为载体,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实现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和个别性指导。随着大学规模扩大,一对一的导师教学在今天的牛津大学已很难见到。更为普遍的上课形式是一名导师同时给两名,或三四名学生上课。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导师对一个小组教学的情况也更为普遍,且规模也更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互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以往的师生一对一交流中,学生能够获得导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但同时,学生面对作为专家的导师,往往感到焦虑、紧张,在导师的提问面前无处躲藏,学习的心理负担也比较重。而当几名学生共同参加导师指导时,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外,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可能,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非正式的教学氛围,能够更为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导师在教学中致力于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仍是牛津大学导师教学的突出特点。学生也会努力争取与导师更为有效的互动过程。  

1966年,弗兰克委员会给予牛津大学导师制很高的评价,认为“导师制的核心在于教会年轻人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学生课前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学习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如何在导师的批评面前能够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学生朗读论文无疑是导师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导师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有所减少。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每名学生的论文内容,导师会要求学生课前递交论文。有的导师会在文末做出评语而不是给出明确的分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从关注分数转而去更多地关注对观点的分析和判断。很多学生对于导师教学的这种变化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取消当面朗读论文的环节,可以使他们更加充满信心地与导师展开讨论。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与导师顺畅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感知一种新的学习观念。师生在频繁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  

三、对我国大学学习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鼓励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积极学习者  

牛津大学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角色,在自我指导的过程中发展独立工作的技能,以及分析和批评的技能”。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只有在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发展。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摄入各种知识信息,而是在整合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的问题分析能力。学生需要成为积极的批判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吸收者。在牛津大学的导师教学中,学生毫无疑问地扮演着积极的学习者角色。学生要独立完成论文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且在大量背景阅读之后,形成新的观点,并为之展开尽可能全面的论证。导师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已有的学术成果。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角色观念,这种批判反思和重新建构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学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必然首先要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要学生完成对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难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远没有达到社会所希望的水平。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对众多的专业知识,仍然习惯于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和理论,学生则往往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在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导师鼓励学生广泛查阅文献,分析彼此迥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积极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二)通过论文写作发展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  

导师课论文是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一周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导师在上节课中布置的问题而展开。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牛津大学,导师课论文不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论证和再现,而是要求学生在其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形成有效的分析框架。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了一种科研态度。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在这样的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论文写作应该实现什么目的?事实上又真正实现了哪些目的?我国大学的本科生对于论文写作更多地将其视为一项要完成的作业,而不是一个严谨的科研任务。这种定位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呈现已有观点,对本领域的学术权威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学生在论文写作中重在追求如何合理科学地表述观点,而这种观点往往是教材或学术专著中已有的结论。在牛津大学导师制中的课程论文强调的核心就是学生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论文定位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是对现有观点的归纳整理,还是对已有结论的批判质疑?对于学生而言,后者的写作方式无疑具有更大的难度。但是在牛津大学,学生们正是在每周一次的论文写作中不断锤炼思想,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严格论文要求,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在牛津大学导师制中,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还要形成完整的逻辑框架,并运用学术语言进行恰当的论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信息的查询搜集到信息的分析整理,从观点的提炼到论文框架的拟定和对论据的运用,都得到了反复的练习。尤其重要的是,在论文中真正要为一个独立的观点来进行分析论述。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论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写作也是保证学生与导师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牛津导师在给本科生上课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讨论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论文。无论学生是否依然有机会当面给导师朗读论文,师生双方仍然会面对面就论文展开讨论。因此,学生在前期论文写作中投入多少,思考是否充分,在与导师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必然一展无遗。学生在导师面前无处躲藏。仅此一项,学生在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之后都必然面临着非常巨大的学习压力。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本科生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压力重要集中在毕业论文上。在毕业论文之前的论文写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很多高校教师会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安排学生完成课程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作业在内容、学术规范上往往要求并不像正规的学术论文那么严格。学生递交论文之后,教师或者只是给出一个分数,或者给予简单的评价。师生间很难有机会就论文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交流。我们更多重视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但是,事实是由于平时缺乏有效的科研论文写作训练,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往往无从下手,糊里糊涂。因此,严格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要求,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是培养本科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鼓励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独特魅力在于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即使是在学生数量增长的情况下,导师教学中仍然采用各种变通方式,尽可能保证学生能获得与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1997年诺斯委员会(North Commission)的报告认为,导师教学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关注,使学生“获得辩论的经验”和“发展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技巧”。在导师课上,传统的做法是学生要朗读论文,导师提问,师生间展开讨论。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导师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递交论文,在课堂上只表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疑难问题,师生进行讨论。在一问一答之间,学生再次反思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推进对论文的思考。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牛津大学导师注重学生口头表述论文的过程,这不仅是对学生论文写作的一种督促,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好的锻炼。学生从其对自我立场的竭力辩护中获益匪浅。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如此描绘他理想中的大学:“当一大批具有青年所特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自由地互相融洽,毫无疑问,即使没有教师教育他们,他们必定能相互学习;所有人的谈话,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系列的讲课,他们日复一日使自己具有全新的观点和看法,吸收新鲜的思想,养成判断失误和采取行动的不同准则”。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科生在进入社会以后的发展水平。牛津大学导师在课上师生之间的讨论无疑给学生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平台。这种与学科一流学者密切交流的机会也是牛津大学吸引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这种交流对于很多牛津大学本科生而言是一个非常痛苦,甚至是可怕的过程,但就是在这样的频繁训练之中,学生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国的大学尚不能达到牛津大学如此优越的师生比,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一一进行交流。但是,教师是否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堂讨论,不论是师生交流,还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在专业领域中的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伴随着导师制数百年的发展变革,牛津大学的学院中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文化。牛津大学通过导师制,让导师和学生形成了关于大学学习目的的一种共识,即发展独立思考,批判、探究的能力。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不仅着眼于改革教学制度,也关注学生学习模式的调整与完善,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学习文化氛围。牛津大学一流本科教学质量的获得,得益于导师制,同样也得益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学习文化,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作者:畅肇沁,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